APP下载

小学科学课堂引入微课的可行性与实践策略研究

2019-01-02曹汐

教育界·上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应用方式意义

曹汐

【摘要】与传统的教育形式相比,微课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很多科学知识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文章针对小学科学课堂引入微课的可行性与相应的实践策略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微课;意义;问题;应用方式

一、前言

科学技术的快发展为社会的整体发展进步带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我国整体建设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教育的体制和形式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科学课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教育课程,在学生的成长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将微课应用于小学科学教学中,能够有效地带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升学习效率。微课的应用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目前正处于起步的阶段,在很多方面还很不成熟。因此,为了促进教育的快速发展,对有关微课的应用实践还需要不断地进行深入研究。

二、微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增强课程趣味性,提升学习效率

在小学教学中,最为困扰教师的一项难题就是学生的兴趣问题。小学生年纪较小,对于很多事都充满强烈的好奇心,但是大多数好奇心都不能长久保持。因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小学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难题。微课的出现可以有效地缓解这个难题,通过视频、动画等形式,将科学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将一些动物的讲解制作成动画,在动画片中对动物的外貌、习性、生存地域等多方面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娱乐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学习。小学生的思维和理解能力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对于很多事物和知识都缺少深入理解和学习的能力。采用微课的教学形式,提升了科学教学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探究适宜条件,促进微课的发展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通常情况下教师会将冗长且枯燥的科学教学内容制作成一些简短、精炼的形式,将这些内容的学习形式进行改变,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利用自身的空闲时间,有效提升学习效率[1]。从整体形式来看,微课的教育形式对于小学科学教育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改变。科学教学具有很强的变化性,在传统教学中,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很强的想象力,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思维引导能力。实际上,科学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并不理想,而且由于教学枯燥,很多学生都缺乏兴致,对教学质量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微课是建立在当前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一种新型教学形式,对学生的吸引力是极大的。微课教学不仅能够改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缓解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情况,让学生能够在极具兴趣的情况下进行学习。

(三)灵活运用,提升学习质量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重要阶段,精力旺盛,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对于很多科学知识的学习经常抓不住重点。这种情况是小学生成长阶段的一种普遍现象,在这个阶段,教师的引导和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极为重要的[2]。在微课的制作中,教师可以将科学教材内容与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思想引导相结合,对科学教学内容进行重点讲解,而且讲解内容要简练易懂,目的明确,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完成科学知识讲解后,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关联一些正能量人生观建设的思想引导内容,例如乐于助人、团队协作等多种正能量思想,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不断地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小学的课程较少,因此学生的空闲时间会很多。微课具有时间短、容量小和方便自主操控等特性,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是极为合适的。小学生可以在闲暇之余,自主学习科学知识,并且可以将一些不理解的内容通过信息设备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通过多种思想的碰撞,提升学习效果。这样,学生能够不断地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學习习惯。

三、当前微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微课的内容设计不合理

微课在我国还属于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在很多方面建设并不完善。在小学教学中,应对科学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简化,让教学内容能够更容易理解,然后采用碎片式的教学形式,不断地增强科学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影响[3]。由于对微课教学的研究不足,很多教师在使用微课时,对于微课内容的设计不合理。在科学教材中,有些教学内容是有主次之分的,对于一些简单易懂的科学内容,教师应尽量减少在微课中的占比,而对于某些晦涩难懂的科学内容应尽量细化,做出详细的讲解,并配置相应的视频,让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更为直观。而当前的微课中,教学内容设计严重缺乏合理性,完全分不清重点和难点。

(二)应用不合理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而当前对于微课的应用存在不合理的方面,具体包括现代化设备建设不合理和教师应用不合理。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很多地区的教育存在严重的硬件设施缺乏的问题,学校不具备微课教学的现代化设施,无法实现微课教学推广。在很多偏远山区的学校中,一部分教师刚从走出校门,虽然具备微课教学的相关技能,但由于实际条件所限,使得微课教学很难实现[4]。

一些发展形势较好的城市小学虽然具有较强的师资力量,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传统教育观念和技术所限,微课教学很难有效推广。在具备微课教学条件的学校中,很多教师对于微课教学只是浅尝辄止,一些教师则对于相关的信息技术不擅长,这些都对微课教学的推广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三)学生使用不科学

微课教学要完全依赖于信息技术设备,而小学生尚处于成长阶段,无法抵挡游戏所带来的诱惑,无法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科学教学的范围较为广泛,而且随着网络教育平台的应用,各类网络教育资源快速发展,为微课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教育资源。小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鉴别能力,这些都是在微课教学中极为重要的。而在微课教学中,小学生无法理性地对微课内容进行选择,大多时候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微课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而且,小学生大多较为活泼,很难长时间进行学习,同样会导致教学质量不断降低[5]。

四、微课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应用方式

(一)能够更好地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

微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使用,是对小学教学方式的一次极为重要的改革。教师应加强微课教学,让学生能够学会自主使用微课,保证学习质量。在使用微课过程中,加强与学生沟通,对微课中的教学内容进行不断提问,引导学生对微课教学内容的理解方向,提升学生对科学内容的正确理解程度。在放学后,教师要为学生布置好微课作业,要求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观看固定课题的微课,并且对课程做出一定程度的理解,根据科学教学内容,做好学习笔记,提升微课教学的有效性。

(二)提升对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微课教学更加全面地提升了网络教学资源的使用率。如今,各类网络教育资源非常常见,但由于课程时间长,讲解枯燥乏味,导致网络教育的推广程度始终难以得到有效提升[6]。通过微课教学,将冗长的教学课程记性碎片化处理,对教学形式进行调整,将枯燥乏味的科学内容进行趣味化处理,使微课教学内容能够始终保持简短、精练、趣味的特性。教师要发挥微课教学的特点,不断地提升各类网络教育资源的使用率,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有效的预习,在课后进行全面的复习。

(三)使科学学习更加立体化,促进学生的理解

科学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科学教学需要具有严谨的思维和较强的立体感。而对于很多小学生来说,他们处于一种精神发散且对外在事物充满好奇心的阶段,极易受到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因此,通过微课将一些科学知识进行立体化的展示,能够让学生进行更加直观的理解,降低科学知识的理解难度,更好地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五、结语

综上所述,微课教学是我国小学教学体制中的一项重要改革,通过对科学教学内容的分割、知识讲解形式的改变,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逐渐收拢发散性思维,对科学知识进行直观深入的理解,逐步提升小学科学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苏志龙.让微课点亮小学科学课堂——以“把固体放到水里”为例[J].亚太教育,2019(04):75.

[2]林丽敏.微课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信息技术,2019(Z1):155-157.

[3]万志永.基于微课的小学科学翻转课堂案例研究——以小学科学《充气玩具里的科学》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24):52-53.

[4]夏业云.小学科学实验微课开发与应用案例[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8,35(12):66-68.

[5]蘭美玲,蔡坚勇,朱小钦,等.微课在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23):122-124,129.

[6]陈花.巧用“泰微课”助力小学科学课堂[J].名师在线,2018(34):89-90.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课应用方式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小学科学课物理环境的建设研究
探讨高专计算机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应用方式
让思维导图在物理教学中插上翅膀
微课助力,让小学语文教学大放光彩
浅谈科学课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综合实践教学中情景体验法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