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代文献取穴规律分析
2019-01-02袁月智沐君李铁王富春赵树明
袁月,智沐君,李铁,王富春,赵树明
(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高,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并且发病主要以疼痛为主,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1]。中医外治疗法治疗本病疗效好,安全性高,患者普遍容易接受[2]。穴位贴敷疗法可以通过刺激体表的穴位,不经过肝脏的“首过作用”和胃肠道的破坏功能,通过经皮给药的形式促进微小血管的吸收输送,从而激发经络的传导,使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改善机体免疫功能,预防和治疗疾病[3-4]。
1 资料和方法
1.1 文献资料来源
通过计算机检索1986—2017年的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共172篇,符合纳入标准的穴位贴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文献37篇[5-41]。
1.2 纳入标准
穴位贴敷单独或联合其他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临床研究的文献。 文献中包含穴位贴敷的穴位名称和穴位贴敷的药物组成。
1.3 排除标准
排除①综述类文献;②动物实验研究文献;③重复发表的低质量文献;④穴位及药物不详的文献。
1.4 文献检索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以“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脱出”为主题检索词,分别与“穴位敷贴”“穴位贴敷”“穴帖”“帖敷”“敷贴”“腧穴贴敷”“膏药”“冬病夏治”“夏病冬治”“伏九灸”“三伏贴”“三九贴”组合排列,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F)和维普数据库(VIP)中相关文献。
1.5 数据的规范化及数据库的建立
将纳入文献的腧穴名称、所在部位、所属经脉和特定穴情况等进行规范化的处理。参考《腧穴名称与定位》[42]的规定进行规范化录入。将纳入文献的相关数据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建立穴位贴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穴位处方数据库。
1.6 分析数据
根据“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结果,制作相关数据的三线表。
2 结果
2.1 选穴及应用频次分析
本研究共纳入37篇文献,共选用45个腧穴,其中25个经穴,7个经外奇穴,13个阿是穴。穴位贴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选用的腧穴总应用频次为197次,平均4.38穴次。具体信息见表1。
2.2 选穴所在部位分析
本研究把人体分为5个部分,即头颈部、上肢部、下肢部、胸腹部和背腰部。对选用的45个腧穴进行部位分析,可见位于下肢部的腧穴应用最多。所选用腧穴的归属部位、频次和选穴个数。具体信息见表2。
2.3 选穴所属经脉分析
本研究中,穴位贴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选用的25个经穴涉及到6条经脉,对所选用的经穴分别按照用穴个数和频次统计其在十二经脉的分布情况,可见归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的腧穴选用最多,具体信息见表3。
表1 选穴及应用频次分析统计表
表2 选穴所在部位分析统计表
表3 选穴所属经脉分析统计表
2.4 选穴中特定穴应用分析
本研究检索出的25个经穴,其中特定穴13个,占52%;特定穴应用总频次为174次(本研究中如果同一个腧穴既是五输穴,又是原穴,则将其出现的频次记为2次。)特定穴类别选用情况具体信息见表4。
3 讨论
3.1 局部取穴配合远端取穴规律
本研究结果显示,穴位贴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取穴所在部位主要位于下肢部和背腰部,这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机和症状表现相关。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常见症状是腰背痛和下肢放射痛。尤其是压迫坐骨神经时,下肢症状更为明显。严重时甚至出现大小便失控和双下肢的不完全性瘫痪。按“近部取穴”原则,可选用局部腧穴,如肾俞、大肠俞和腰阳关。肾俞具有调补肾气、强腰利水的作用。大肠俞常配合肾俞、腰阳关治疗腰脊痛。腰阳关是督脉要穴,督脉贯脊属肾,此穴常用于治疗腰骶部病变,局部取此三穴能够起到舒筋通络,活血止痛的功效。研究结果可见,位于下肢部的腧穴个数百分比为59.89%,频次所占百分比为53.57%,其中,环跳、阳陵泉和委中三穴是选用最多的腧穴。环跳在臀外下部,分布着丰富的神经。阳陵泉是八会穴之筋会,《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有:“……筋急,阳陵泉主之。”此穴是治疗下肢筋病的要穴。委中是足太阳膀胱经合穴,位于腘横纹中点,是治疗下肢疾病的要穴。综上可知,根据本病病因病机和症状。现代医家运用穴位贴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通过药物刺激局部和远部穴位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局部取穴配合远端取穴治疗本病是其临床选穴规律的重要特点。
表4 特定穴类别选用分析统计表
3.2 循经取穴规律
本研究结果显示,穴位贴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取穴以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和督脉上的腧穴为主。足太阳膀胱经病候“是动则病……脊痛,腰似折,脾不可以曲,腘加结,踹如裂……”足少阳胆经“是动则病……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及诸节皆痛,小指次指不用。”“督脉者,起于下极之输,并与脊里。”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等。本病病位正是上述三条经脉循行所过。穴位贴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选取上述三条经脉上的腧穴为主治疗本病,体现了“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治疗规律。
3.3 特定穴取穴规律
本研究结果显示临床治疗本病重用特定穴,特定穴中以背俞穴应用最多;其次为五输穴和下合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位主要在背腰部,选取背腰部肾俞、大肠俞等腧穴有助于疾病的恢复。肾俞是肾的背俞穴,腰为肾之府。五输穴是临床常用特定穴,从分析结果可见,五输穴中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和足太阳膀胱经的委中应用频次最多,分别为19和14频次。合穴是脉气从四肢末端至此,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多位于肘膝关节附近,是经气由此深入,进而会合于脏腑的部位。即《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入为合”。委中和阳陵泉又是所属经脉的下合穴。下合穴是指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腧穴,是六腑之气输注出入的部位。穴位贴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选取合穴和下合穴能够使局部经气充盛,疏通所过部位气血而减轻疼痛。上述情况说明穴位贴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着以重用特定穴,且以所在病变部位为主的选穴规律特点。
4 小结
综上所述,现代医家运用穴位贴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选穴规律是以局部取穴配合远端取穴为主,循经取穴为辅,重用特定穴,且多在病变部位选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风险大,不良反应多,穴位敷贴疗法是在中医整体观念和经络学说的指导下,通过治疗能够在短期内控制患者的疼痛感,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43-46]。本文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穴位贴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常用选穴进行归纳分析,选取合理的腧穴配伍,有利于增强腧穴的协同作用,提高穴位贴敷治疗本病的疗效,为临床医生提供治疗思路。穴位贴敷疗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治疗的理想方法,操作简单,药物安全,效果明显,价格低廉。目前国内没有统一的选穴和用药的统一标准,因此临床推广合理的穴位贴敷疗法势在必行。通过文献分析发现,穴位贴敷治疗本病的贴敷药物一般选取活血止痛药与祛风散寒药,如乳香、没药、细辛和独活等。药物归经多归肝经和肾经。具体用药规律需要进一步分析。临床上还应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从而筛选出穴位贴敷治疗本病最为科学和规范选穴用药处方,使穴位贴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更具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