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视域中的生态文明观—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有机马克思主义的比较分析
2019-01-02左路平
左路平
(安徽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1]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已经成为新时代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必须要立足国内情况,借鉴和学习国外的理论资源和实践经验。作为国外最新的马克思主义流派,菲利普·克莱顿(Philip Clayton)等人致力于探索资本主义的替代方案,其理论批判的焦点集中于资本主义现代性发展带来的严重生态危机,因而其提出了建设共同福祉生态文明社会的替代方案,并围绕建设共同福祉的生态文明社会提出了系列具体方案。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在很多方面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围绕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提出的一系列理论和观点存在着内在融通之处,这也使得二者之间的直接理论对话成为可能,本文试图在对二者之间相似之处和差异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揭示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可供借鉴之处和缺陷所在,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优越性,进而汲取有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资源和理论营养,为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有益启示。
一、理论的相似点和共通之处
由于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在某些方面继承和借鉴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哲学的生态理论资源,因而,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共通和相似之处,这些共通之处为我们借鉴有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益成分,实现二者的沟通与对话奠定了基础。
(一)共有着相似的理论基础
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在理论基础方面有着共通之处,二者都坚持并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资源,吸收和借鉴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智慧。
在克莱顿等人构建的生态文明思想中,继承、创新、发展了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延承了生态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深度挖掘和阐释,同时,还创新性地借鉴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生态智慧。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马克思主义核心理念和原则的坚持,即把整个地球生物圈看做一个有机共同体,秉持着共同体的原则,进行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相关的思考。二是对马克思主义蕴含的生态思想的确证和创新,正如克莱顿等人指出的:“有证据表明,马克思认真地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作为他资本主义批判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我们必须超越马克思对自己哲学的认识而来稍微拓展一下马克思的思想。”[2]193可见,他们认为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在当前仍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并且要根据实践的发展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和补充。同时,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还充分借鉴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生态智慧,克莱顿等人指出中国传统哲学蕴含着丰富的过程思想,这些过程思想深刻诠释了宇宙之间万事万物的相互联系及内在和谐统一,揭示了事物之间的不同联系模式,阐明了人类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存的必要性[2]183-187,因而也成为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理论借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则是坚持和继承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生态发展实践经验总结和现实需要做出精准总结和科学判断的创新性理论成果。它同时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智慧的继承与转化,凸显了生态文明理论建构中的民族特殊性。也正是因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懈坚持以及对民族文化传统的选择性继承,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兼具理论的深刻性与现实的可操作性。
(二)共同强调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
二者在倡导建设生态文明社会过程中,都倡导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因为只有首先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才能转化为切实的行动。克莱顿等人明确指出,要树立正确的生态思维,认识到整个宇宙不只是依据物理法则在盲目地伸展演变;所有事物都有价值,并努力最大化其价值,真正的价值存在于每一个事件、存在于每一个有机的联系中。因而,人类就有责任积极寻求包容性的价值观,不仅要去考虑人类自己的利益,也有责任去考虑其他物种的利益,因为它们也有其固有的价值[2]215-216。总之,人类在面对生态危机时,要想建设生态和谐的社会,就必须转向有机的生态思维,改变传统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价值观,树立共同体的价值观,即为了共同福祉的所有生命共生共荣及公正分配资源和机会的价值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同样倡导改变公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树立生态思维和生态价值观。如我国的政府文件中就明确指出,要“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3]可见,重视推动思想领域的转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重要方面,也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目标。总之,转变发展的传统思维方式,树立生态文明的价值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和现实要求。
(三)共倡相似的实践政策和举措
克莱顿等人为实现建设共同福祉生态文明社会的目标,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改革建议与对策措施,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内在要求相一致,后者也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方案,并已经逐步落实到实践中。
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倡导政府在生态文明社会建设中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政府有责任建立更加长远的规划,……政府的长期规划需要以这种长远视野为基础,制定节约和保护资源的政策。”[2]228在此基础上,克莱顿等人把政策措施的制定推向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首先在经济领域,克莱顿等人“呼吁对全球经济结构进行大调整,从而把‘生物圈的繁荣’发展放在第一位”[2]234。把经济的发展同整个社会的整体状况、同整个地球生物圈的共同福祉联系起来,从而在农业、制造业、管理业和金融业进行彻底有效的改革。其次在政治领域,克莱顿等人倡导变革现有的为富人阶级服务的政治体制,建设共同体的政治生活方式,这是一个人们共同参与、共同建设的有机共同体。再次在文化和教育方面,克莱顿等人倡导发展具有共同体特征的文化,传播生态和正义的价值观,通过有机教育的方式,来促进生态和共同福祉的价值观被人民所接受和传播。可见,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试图从全方位、多角度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现实路径,这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实践诉求相一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也着力从全方位、多领域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现实路径,在我国政府的文件中详细地介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具体做法,包括优化空间布局来实现生态发展的区域精准定位;创新和发展先进技术来优化生产结构和格局以保护生态环境;创新和推进先进技术的落实来实现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双重优化效果;通过生态环境监测网的建立来实现生态系统的联动保护和全覆盖;通过制度的完善和落实来实现以制度规范人们行为的目标;以价值观宣传和社会风尚培育的方式来提高人民的生态文明思想认知和生态意识;同时,还通过加强执政党的统一组织、统筹协调来实现高效的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3]。通过具体政策举措的制定和落实,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总布局和具体思路,在具体对策和路径设计上甚至比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措施更为具体直接,更具现实操作性。
二、理论的差异与根本区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和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在某些方面存在着相似和共通之处,这为二者的直接对话与沟通奠定了基础。但是,二者也存在着根本性质上的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在实现的道路、实现的主体动力以及理论的实践诉求等方面。
(一)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路径不同
克莱顿等人为实现生态文明设计了一条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中间道路,即第三条道路,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始终将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目标建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这也体现了二者根本性质上的不同。
克莱顿等人提出的第三条道路,是一条颠覆“非此即彼”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的道路选择,它试图融合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各自优势,为建设共同福祉的生态文明社会服务。正如克莱顿等人指出的,这条中间道路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提倡混合制的出现或再现;主张超越公私二分法,人们可以拥有这个星球承载力范围内的私有财产所有权;倡导超越“价值中立”的教育,教给学生生态和正义的知识和价值观,这是一种共同体的价值观[2]253-256。可见,这条中间道路是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原则妥协的结果,是一个折中主义的选择,它试图通过调和穷人阶级和富人阶级的矛盾和对立,在双方让步的基础上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其实第三条道路在西方国家20世纪末早已有学者提出,但因种种条件的限制导致无法实施,以致于胎死腹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则致力于在中国道路上探索、建设和实现生态文明社会,中国道路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探索出来的适合中国发展的正确道路,是被历史实践证明了的正确选择,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道路“五位一体”建设的关键一环,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中都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并为生态文明社会建设作出了具体的规划和方案,为在中国道路建设中实现生态文明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实践方案和政策及各方面条件保障。
(二)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主体动力差异
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另一个重要的差异就是实现主体动力的差异,也就是说对于“谁来领导建设生态文明社会,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问题,二者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克莱顿等人把希望寄托于资产阶级,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则强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中的主体地位。
克莱顿等人折中主义的道路选择就决定了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很难拥有实际的领导力量和主体动力,因而无论是富人阶级还是穷人阶级的主体积极性都很难被彻底激发。克莱顿等人指出,一方面,期待着“全球危机有可能使那些当权者展示出更高尚的一面,……他们也会出于压力而积极应对危机。”另一方面,又指望“民众将会看到富人只保护他们自己而抛弃其他人,这样,民众就会行动起来进行反抗”[2]246。这种把希望寄托于生态危机来临时的被动应付,期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自觉行动是不现实的,把资产阶级看做共同福祉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领导者和主体力量似乎也是不切实际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则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它明确了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领导力量是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建设的主体则是新时代社会条件下团结一致的、具有广泛力量的人民群众。一方面,要加强组织领导,党领导一切使得生态文明建设有了主心骨,因而更具现实力量和凝聚力,党的统一组织和协调也使得生态文明建设更具效率和更加有序;另一方面,公民参与使得生态文明建设久久为功、永续有力,可以“凝聚民心、集中民智、汇集民力,实现生活方式绿色化。”[3]可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既有可靠和坚强的中坚领导力量,又有广泛的群众力量,这也确保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可实现性。
(三)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程度不同
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之间的差异还体现在二者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程度方面。有机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其社会思想领域占主导的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这也就使得克莱顿等人的一系列理论设想和政策措施仅仅是社会思潮形式的存在,而难以落实到具体实践中,只能被悬置于理论层面,其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难度可想而知。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来说,它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产生的,源于实践的需要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它本身就与人民群众的发展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理论源于实践又进一步指导实践,形成了生态文明理论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之间的良性循环。正如克莱顿等人指出的:“在地球上所有的国家当中,中国最有可能引领其他国家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2]序7正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如此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才使得中国最有希望建设生态文明社会。
三、比较与启示
正是因为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在众多方面存在共通之处,使得我们可以在批判性审视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基础上,认识并反思其不足之处,吸收和借鉴其有益之处,从而重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优越性,推动其理论体系得以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一)对比较结果的反思与认识
在比较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充分认识和理解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相似之处和差异性,这种相似是形式上的,而这种差异则是本质上的。同时也可以通过比较分析,看到其优势和不足之处,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优势所在。
1.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优点与不足之处
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在多方面展现出了其理论价值,首先,能够在西方主流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主导下,正确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现实有效性,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核心理念,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生态内容,是难能可贵的。其次,克莱顿等人尝试融合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各自优势,走第三条道路来实现生态文明的理论尝试,虽然在实践中可行性几乎为零,但是其对破除二元对立“非此即彼”思维的有益探索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这也符合中国人民传统的“中和”思维方式。再次,有机马克思主义学者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对策,从经济领域的农业、制造业和金融业改革,再到政治体制改革,再到文化价值观以及教育领域的变革等等,都提出了富有启示性意义的理论观点。
但是,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在理论建构中也存在不少缺陷和问题,值得我们反省和深思。如克莱顿等人把实现生态文明的一系列变革建立在生态危机到临时富人阶级和无产阶级的被动选择,把变革的动力置于不可预判的生态危机上,使得理论的可靠性大打折扣。同时,克莱顿等人提出的第三条道路,虽然在理论层面看似融合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优势,弥补了资本主义自由发展的不足,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好的实现路径,但从实践层面看,第三条道路难以实现,无论是富人阶级还是穷人阶级都不会接受这种妥协折中的方案,尤其是对于富人阶级来说,他们不会在共同福祉的口号下主动牺牲自身的既得利益,也不会为了建设生态文明社会让渡私人财富。总之,可以这么说,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一整套理论设计是光鲜亮丽的,但是其理论构想的现实可行性值得怀疑。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优势所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和超越之处。其中最大的优势,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是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通过科学总结经验、借鉴外来理论资源、吸收传统文化营养形成的,强烈的实践性是其最大的特色。这种实践性不仅表现在理论来源的根源在于人民群众鲜活的实践,还在于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独有的国情和实际相符合,能够引领中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为中国建成生态文明社会提供可行的具体对策。当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集中彰显了这一点,“习近平广泛地吸收生态理论成果,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着眼于解决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需求,在多个场合从多个维度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发展理念,形成了生态文明观、生态经济观、生态安全观以及生态民生观等生态思想。”[4]可见,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征。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没有把建设生态文明的希望寄托于同资产阶级妥协的第三条道路,而是把这种动力建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身上,坚持以人为本,积极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主动性,发挥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主体性地位。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无论是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程度,还是从建设的主体动力和现实路径等方面都明显优于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构想和设计。
(二)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启示
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是生成和发展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生态文明理论,其在理论资源借鉴、实践对策思考等方面都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也为新时代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营养。
1.借鉴和吸收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有益成分
学习和借鉴优质思想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要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生态文明理论,也应当善于学习和借鉴,实现自我创新和发展。因而,对于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有益成分要加以借鉴和学习,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补充的重要路径。如有机马克思主义倡导通过教育的方式改变传统的错误发展思维方式,帮助人们形成有机生态的思维方式,树立共同体的公正与生态价值观,这就启示我们在学校教育中,无论是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要贯彻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内容,灌输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因为孩子是社会主义未来事业的接班人,是未来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主体力量,只有代际传承、生生不息、后继有人,才能更好地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和实践方案。再如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倡导农业、制造业、经济、政治领域的一系列改革,并制定了具体的对策,部分改革措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特别是关于生态农业的发展和政治共同体组织的建立,这些都是我国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会涉及到的重要领域。
2.批判和避免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缺陷
通过比较研究,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给我们的启示不仅停留在对其有益理论成果的吸收和借鉴,也包括对其负面、缺陷成分的批判和反思,进而在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时避免同样错误的重演。如有机马克思主义把建设生态文明的希望寄托于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的生态危机的到临,这种把改革的推动力寄于客观形势和条件的发展,而忽视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的做法值得商榷。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当避免这种消极被动的做法,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美丽中国建设落实到人民群众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同时要发挥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坚强领导核心作用,提升党统揽全局、引领前进方向的能力。总之,由于对生态危机根源的认知不明确,导致其实践主张也缺乏现实操作性,“基于片面、主观的思路所架构的资本主义生态危机解决方案似是而非,不具备现实上的可操作性。”[5]再如,从总体上看,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理论性高于实践性,理论性强而实践性不足,在具体实践道路设计时,就偏离了正确的方向,没有坚定的革命意志,提出了妥协折衷的第三条道路。这也启示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和实践发展中,要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一方面,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6],避免走折衷妥协的第三条道路或其他资本主义道路。另一方面,要善于学习和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生态保护和资源节约方面的良好经验,引进生态发展的先进技术,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总之,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给我们提供的不仅是正面的可资借鉴的理论成果,还有负面的参考。
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人民群众关于美好生活的需要成为矛盾的一方,其中就包括人民群众关于美好生态的需要,这是美好生活的环境基础[7]。要不遗余力地进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态需要,推动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
(一)坚定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不动摇
克莱顿等人对资本主义带来的生态灾难进行了深刻而彻底的批判和揭露,对带来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也作了深入的探讨,归根到底,资本主义的错误观念和错误发展方式造成当前严重的生态危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资本主义存在着本质区别,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幸福生活,不能一味地效仿西方,追求现代意义的经济增长和发展,否则对中国乃至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都将是毁灭性的打击。我国不能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后尘,而应该是有目的、有规划地推进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摆脱建立在现代主义假设基础上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走中国自己的生态文明之路。为此,需要着重从以下方面做起:
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资本主义的发展思维和发展方式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有违人与自然和谐的,因而必须被摒弃。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必须超越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全方位彻底的改革,包括经济发展的相关思想理论、经济体制、经济制度、经济政策等等方面。第二,实现生态消费。资本主义的盲目消费和过度消费已经给这个星球带来严重后果,社会主义中国要想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就应该在国民中形成生态消费的观念,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第三,充分发挥党和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领导作用。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中要平衡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职能,也要重视党领导全局的作用,进而以共同体的长远利益为考量依据,发挥党、政府、市场、人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丰富生态思想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应当植根于中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地气”,挖掘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意义的生态思想。外国学者在研究的过程中都尝试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有价值的内容,作为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当代继承者,则更应该深刻挖掘其中的精华内容并与当今时代的现实需要相结合,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维,如儒家主张的“天人合一”思想,其本质就是把人和自然看成一个整体,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儒家肯定天地万物的存在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道家则强调“道”是一切事物的根源,“道”无处不在,而“道”的根据就是自然,所以,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做事,这样才能把握住“道”的精髓,实现人的自由;佛教有一个基本的观念,即众生平等,强调人与万物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就是说一切生命都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人类必须爱护万物,爱护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维可以为当今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带来重要的启示,只有充分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才能使生态文明建设有根可循,有深厚的文化土壤可以扎根,才能使中国普通民众更容易接受、认可和支持生态文明建设。
(三)借助学校教育大力培育人民的生态意识和生态价值观
学校作为每个人社会化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应该充分把握和利用学校教育进行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价值观的培育,这也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通过教育“实现我们的自主性和人的尊严,追求良善的生活,只有从成长阶段开始培养对自然、土地及其产出的浓厚感情,”[8]进而培育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生态价值观,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培育一代代继任者,为此,可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发挥学校思政课程在学生生态意识培养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学校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要从价值观教育的维度向全社会灌输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9]因此,必须将生态思维、意识和价值观的培养融入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既以教科书的文本表现,又以教学过程为牵引来表达,还以日常行为为转化机制实现思想到行为的转变。第二,各级教师应身体力行,形成生态生活方式的榜样。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在于一言一行当中,只有身体力行,自身首先树立生态思维,并形成自觉的生态意识,转化为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才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吸引学生。第三,借助节日活动中的学生自主参与,促进生态思维、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如“植树节”“地球日”等活动,在大学里,还可以利用学校的社团组织开展环保活动,成立有关环保的社团,通过社团活动带动学生生态环保行为的养成,促进生态意识和生态价值观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