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为导向改进人民政协工作
2019-01-02文_吕岩
文_吕 岩
复杂的国际形势、新的意识形态环境、多样性的民主政治发展趋势对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人民政协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建言资政与凝聚共识还没有真正实现双向发力、齐头并进;政协协商民主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中应有的地位作用不够突出;政协自身建设水平与时代发展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政协组织、政协委员联系群众的渠道有待拓展、服务群众的实效有待提升;实现人民政协工作创新发展的要素保障有待强化等。这些都是人民政协工作存在的短板弱项,需要深入研究、创新突破、提升完善。
提升对人民政协制度的自信力。自信力是建立在认识层面的源自内心的因相信和认同而产生的行为动力。自信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不自信就不会有坚定不渝的理想和方向,也不会有肩负使命的决心和毅力,更不会有担当作为的底气和动力。人民政协必须高度重视自信力建设,将之贯穿于履职全过程、全领域,着力奠定好精神之基、力量之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各级政协组织、广大政协委员要充分认识人民政协的重要地位作用,坚定对人民政协制度的自信,切实增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论述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切实增强坚持、维护、践行的自觉性、坚定性、创造性,推动人民政协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努力在接续奋斗中创造新的更大成就。
提升人民政协的组织力。重视组织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特点,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显著优势。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正是因为从建党之初就极度重视党的组织建设,使得我们党保持了强大的组织力。人民政协要实现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必然要增强组织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政协系统党的建设,专门出台意见进行安排部署,重点对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对政协系统的全覆盖提出新的要求,这为增强人民政协组织力提供了政治保证和制度保障。人民政协要以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强政协系统党的建设为重要契机,健全各级政协党组织设置,完善政协党建制度体系,从制度机制上对政协党组织形成约束,并对政协组织产生效力;重点加强政协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把政协委员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推动政协委员管理组织化科学化长效化;明确党员委员角色定位,充分发挥党员委员先锋模范作用,从根本上解决“谁影响谁”的问题。要通过提升人民政协的组织力,进一步增强人民政协的凝聚力,使其始终保持蓬勃朝气和旺盛活力,将人民政协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提升人民政协的协商力。政协不是权力机关,主要通过协商发挥作用。协商是政协履职的基本功,也是人民政协发挥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机构作用的关键所在。协商力不足是影响人民政协履职质量的瓶颈之一,提高协商力已成为政协履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迫切任务,其前提在于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论述;关键在于把握协商民主的原则、要义、方法,强化实践锻炼,培育协商精神,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做到商量得真、商量得深、商量得实;重点在于调查研究,弄清协商议题的情况、成因、对策,具备参与协商的发言权;基础在于选准协商内容,规范协商程序,创新协商平台,畅通协商渠道,确保协商效果,让“协”有依据、“商”有规矩,提升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同时,还要按照协商的建设性原则,坚持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辫子,努力营造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讨论热烈而不对立、交流真诚而不敷衍、批评尖锐而不极端”的宽松、理性、有序、民主的氛围,以协商力的提高最大限度地实现广泛有效的人民民主。
提升人民政协的文化影响力。政协文化是指人民政协的理论体系、思想观念、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制度成果、工作方法及特有风格,是反映我国爱国统一战线、基本政治制度和协商民主实践的一种文化形态,主要包括协商文化、和谐文化、包容文化、务实文化、创新文化等。人民政协在70年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独特深厚的政协文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方面。加强和改进政协工作,就要加强政协文化建设,为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外部环境,这也是人民政协工作的应有之义和内在要求。要善于挖掘提炼人民政协的文化资源,对内加强政协文化宣传,增强政协组织的文化自觉,推动形成全社会对人民政协的普遍认同,赢得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对政协工作的关注支持;对外讲好中国政协故事,发出中国政协声音,争取国际社会对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理解认同,为当今世界民主政治建设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提高人民政协对外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更好地体现人民政协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重要作用。
提升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示范带动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经过长期发展和逐步完善,已形成横向覆盖广泛、纵向层级联动的严整体系,各层面的协商民主在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实现人民民主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代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提出了新的任务、新的要求,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地位特殊、特点突出、优势明显,理应在协商民主建设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人民政协要肩负使命,勇于担当,围绕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努力以局部优势推动整体发展,积极为其他协商民主形式提供示范,带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具体而言,第一,要健全完善体制机制,把协商民主贯穿履行职能全过程,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树好协商民主的“政协样板”;第二,要研究探索政协协商民主与其他协商民主形式实现良性互动的方法途径,在互联互动、合作协作中产生“1+1>2”的效果;第三,以人民政协为平台,突出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其他协商民主渠道有效整合、共同发力,增强协商民主综合效能,全面提升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