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党组: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
2019-01-02◎
◎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将其作为事关振兴发展全局的重要任务来抓。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为省政府直属的农业综合型科研事业单位,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三农”质量,扎实推进“党建+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坚决打赢事业单位改革攻坚战,为辽宁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打牢思想基础
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一是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龙头,带动全院党员干部开展大学习,在学懂弄通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上下功夫,在践行弘扬“新时代辽宁精神”上出实招,为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振兴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二是以召开“党建+营商环境建设”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新时代、新思想、新作为”“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专题学习研讨为切入点,开展大讨论,筑牢“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系营商环境”理念。
狠抓干部作风转变,强化服务本领
省农科院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精准施策,切实推动党员干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本领、干事创业,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干部作风转变。2018年,省农科院组织近千名党员干部保春耕、抗伏旱,确保试验、生产两不误。近百名党员干部常驻农村一线、农业龙头企业,开展技术指导,提供便民服务。省农科院选派的省优秀共产党员、义县科技副县长王宏十余年坚守科技扶贫一线,换来瓜果飘香,得到当地群众交口称赞。
致力品种、技术创新,支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经济林研究所历经40余年艰辛选育研究培育出的“辽宁1号”“辽宁4号”“辽宁7号”“礼品2号”4个核桃品种,于今年9月6日通过了辽宁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专家审定。4个核桃良种的审定对促进辽宁省乃至全国核桃良种的推广应用、苗木的规范化经营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提升核桃产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必将产生深远影响。9月29日,辽宁省水稻研究所组织专家对其承担实施的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辽宁稻区水田合理耕层构建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的示范区、辐射区进行了田间测产。百亩核心示范区实测平均亩产744.06公斤,比对照田增产11.50%;千亩规模示范区实测比对照田增产9.05%;万亩辐射区实测比对照田增产5.83%。专家组认为,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有利于提高水田耕层质量、构建高效群体结构,实现水稻的丰产增收,对于农业可持续性发展、保障国家耕地质量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着力开展农业信息、规划设计、政策咨询、便民生产生活等服务,促进农业农村协调发展。今年10月17日是我国第5个扶贫日,干旱造林所扶贫工作队深入定点帮扶贫困村建平县榆树林子镇小房身村,送扶贫政策入脑、送办公设备入社、送成果技术入户,发放科技资料100余份,实现了科技与扶贫的精准对接。
狠抓立足岗位建功,提供智力支持
省农科院深入落实省委“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振兴”要求,教育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在落实重点任务中打头阵、当先锋。
聚力市院、科企共建,打造精品示范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多年来,省农科院积极与省内各市开展科技共建,大力推进特色果蔬种植和畜禽养殖,因地制宜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取得良好效果。今年9月29日,省农科院灯塔果蔬团队与灯塔市13家农业科技企业举行了对接和深度合作会,与灯塔市五星海棠种植业合作社、灯塔市金鸿莱葡萄种植合作社签订了未来两年的科企合作协议,加大科技服务力度。
着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造就更多乡土人才,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省农科院锦州蔬菜科技服务团项目实施后,项目组成员深入田间地头调研生产实际情况,推广先进的科技知识,从百合种球的栽植、栽培管理到种球采收和分级的各个关键点都进行了及时的技术服务,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生产中的技术难题。经过对种植户生产的连续跟踪和指导,百合大球成球率提高了20%,籽球增殖率提高了35%,显著提高了生产百合种球的质量和数量,为促进村集体经济壮大、推进农民持续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今年8月23日至24日,农机化所水稻直播团队在锦州、盘锦项目示范区举办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培训班,推广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受到农技推广人员、合作社、农户的普遍欢迎。
微生物院喀左县食用菌科技特派团专家进行现场技术指导
省农科院领导表示,下一步,省农科院将聚焦主责主业,对标先进,切实抓好工作落实,推动党建与中心工作融合发展,充分调动全院党员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辽宁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提供科技、人才支撑,实现“双促进、双提升”,为我省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全面振兴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应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