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的桂林之旅
2019-01-02肖伊绯
● 肖伊绯
总结桂林山水科学成因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胡适于45岁时,曾有过一段短暂的桂林之旅,通过其《南游杂忆》一书及《胡适日记全编》相关记载,不难摸索出其游程大概。胡适眼中的桂林山水、笔下的桂林名胜,别有一番独特风光。在此,不妨就以这一书、一日记的笔触所至,重温这一趟80年前的旧旅。
1935年初,胡适应邀前往香港讲学并接受香港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在香港会晤了李宗仁,受李之盛邀往游广西。1935年1月11日,胡适飞往广西梧州,受其中国公学校友、时任广西大学校长的马君武之邀,次日晨在梧州中山纪念堂公开讲演一次。之后,又赴南宁,逗留至1月19日,再赴柳州。1月20日始飞赴桂林,至1月24日晨又飞往柳州、梧州两地,作在广西的最后逗留。次日晨,胡适从梧州飞往广州,结束了广西之行。
由上述广西行程可知,胡适在广西境内逗留达两周时间,但由于公务繁忙,加之私谊交游之邀甚多,他在桂林只停留了4天时间。虽只有短暂的4天游程,但胡适笔下的桂林山水却旖旎多姿,充分展露着“新文化运动”之下的独特风光。
首先,胡适试图找出桂林山水之所以奇绝天下的科学成因。《南游杂忆》中涉及广西行程的篇章,胡适开篇即语,“广西的山水是一种特异的山水”。接着,他引用南宋大诗人范成大在他的《桂海虞衡志》所言,称此地山水特色第一是诸峰“悉自平地崛然特立,玉笋瑶篓,森列无际”;第二是“山皆中空,故峰下多佳岩洞”。通过初步考察,得出结论称:
这两点都是广西山水的特色。这样“怪而多”的山都是石灰岩,和太湖石是同类;范石湖所指出的“山多中空,故多佳岩洞”,也正和太湖石的玲珑孔窍同一个道理。在飞机上望下去,只看见一簇一簇的圆锥体黑山,笋也似的矗立着,密密的排列着,使我们不能不想着一千多年前柳宗元说的名句:“桂州多灵山,发地峭竖,林立四野。”这种山峰并不限于桂林,广西全省有许多地方都有这种现象。
我们在飞机上望见贵县的南山诸峰,也是这样的。武鸣的四围诸山,也是这一类。我们所游的柳州诸山,还有我们不曾去游的柳州北面融县真仙岩一带的山岩,也都和桂林阳朔同一种类。地质学者说,这种山岩并不限于广西一省,贵州的山也属于这一类。翁文灏先生说,这种山岩,地质学家称为“喀尔斯特”山岩(Karstic),在世界上,别处也有,但广西贵州要算全世界最大的统系了。
独秀峰上拈提桂林“文脉”
除了桂林山水独特风貌的科学成因,胡适还特别注重考察桂林山水的“文脉”及其文化地理学的种种史料考据。据《胡适日记》可知,1月20日飞抵桂林当天下午,胡适即“先游风洞山,次游独秀峰”。在这两处桂林城中的著名景点,胡适大过“考据瘾”,日记中称:
风洞山又名桂山,因旧多桂花树,今已无存。山上有岩洞,名北牖洞,冷风逼人,故名风洞,夏日多游人,因其地凉爽故也。
《胡适日记》中描述风洞山的这段话,《南游杂忆》也曾录入,但略有改动:
城中人士常游的为象鼻山,伏波山,独秀峰,风洞山。其中以风洞山的风景为最胜。风洞山有北牖洞,虽曲折而多开敞之处,空气流通,多凉风,故名风凉,有小亭阁,下瞰江水,夏日多游人在此吃茶乘凉。
胡适著《南游杂忆》扉页题笺
1935年1月,胡适在香港大学接受名誉博士学位,之后受邀前往广西。
可见,或因游程匆促,或因精力所限,胡适对风洞山的文史考据比较忽略,只是简笔勾勒了一下而已。桂林风洞山即如今习称的叠彩山,叠彩山旧名桂山,位于桂林市区东北部,桂林市区的漓江之畔,包括四望山、于越山和明月、仙鹤两座山峰,是唐代桂管观察使、文学家元晦开发的旅游胜地。宋代以后,按照《广西路图经》所载“山以石文横布,彩翠相间,若叠彩然”,将其正式命名为“叠彩山”。叠彩山滨临漓江,与城中的独秀峰、漓江畔的伏波山鼎足而立,历代均奉为桂林绝佳胜地。山中佳景甚多,有叠彩亭、于越阁、瞿张二公成仁碑、仰止堂、仙鹤洞、风洞、叠彩楼、望江亭和拿云亭等诸多古今名胜。
胡适颇为看重的独秀峰,自然更是大名鼎鼎,声名远播。《胡适日记》与《南游杂忆》中,对独秀峰都有大段描述,不吝笔墨。《南游杂忆》中,胡适以不无激越的笔触写道:
凡听说桂林山水的,无人不知道桂林的独秀峰。图画上的桂林山水,也只有独秀峰最出名。徐霞客游遍了广西的山水,只不曾登独秀峰,因为独秀峰在桂林城中,圈在靖江王府里,须先得靖江王的许可,外人始得登览。徐霞客运动王府里的和尚代为请求,从五月初四日直到六月初一日,始终不得许可,他大失所望而去。
著名的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1587—1641)失望而去300年后,新文化运动领袖、新文学运动巨擘胡适得以登临独秀峰,此情此景自然格外让人感喟。胡适以“今人定胜古人”的姿态,大感快慰之余,也将他登临独秀峰的观感,轻松勾勒:
独秀峰现在人人可以登临了。其实此峰是桂林诸峰中的最低小的,高不过一百多尺!有石级可以从山脚盘旋直上山顶,凡三百六十级,其低可想!此峰所以独享大名,也有理由。徐霞客已说过“其异于他峰者,只亭阁耳”,现时山腰与山顶尚有小亭台可供游人休憩,是一胜。此山在城中,登山可望全城和四围山水,是二胜。诸峰多是石山,无大树木,独秀峰上稍有树木,是三胜。桂林诸大山以岩洞见奇,然而岩洞都是可游而不可入画的;独秀峰无岩洞,而娇小葱茏,有小亭阁,最便于绘画,故画家多喜画独秀,是四胜。有此四胜,就使此峰得大名!徐霞客两度到桂林,终以不得登独秀峰为憾事。我们在飞机上下望桂林附近的无数石山,几乎看不见那座小小的石丘,颇笑徐霞客的失望为大不值得!
《胡适日记》中,还对独秀峰所在的靖江王府,有过一番评述。他写道:
独秀峰在皇城内。皇城即明初靖江王府,元末因是顺帝潜邸,在此地建万寿殿,故人民称为皇城。后来桂王即在此称帝。元明两朝都终于桂林,可谓巧合。桂林多石头,故城墙全用大方石块砌成,皇城也是石砌的。城墙不高,而全用石砌,为全国最坚固的城墙。俗话有“天生重庆府,铁打桂林城”,即是因此。
如今游览靖江王府,与胡适当年所观也大致相仿——独秀峰矗立于王府景区尽端,皇城王气与一峰独秀,其景象、其境界,可谓相得益彰。至于胡适提到的“桂王即在此称帝”,乃是指明神宗朱翊钧孙、明代第三任桂王,即后来成为南明王朝永历帝的朱由榔(1623—1662)。清兵入关之后,他于广东肇庆称帝,在位15年,被清兵追逼而逃入缅甸,后为吴三桂绞杀于昆明,终年40岁。胡适在游独秀峰之前所游的风洞山(即叠彩山),尚有追随桂王抗清的广西巡抚瞿式耜(1590—1650)的殉国遗迹,只是胡适游程匆促,可能未曾发现,否则极可能会将这桂王“皇城”遗址与瞿氏殉国遗迹作一番关联评述。
观象山,渡浮桥
1935年1月21日,胡适在当时桂林县长等当地官员的陪同下,游览象鼻山、七星山、伏波山、虞山等处,游程紧凑,景观丰富。当时,胡适所见到的象鼻山,今辟为象山公园,早已声名远播,为国内著名风景名胜,也是初至桂林的旅客必游之处。胡适游象山,似乎只是远观,并没有登临其上,在其日记中只有一句描述说:“先到象鼻山,旧名漓山,在漓江西岸,山不很高,一头伸入漓江与阳江合流处,下成岩洞,远望去似象鼻入水,故名象鼻山。”
《胡适日记》中还提到“桂林八景”之“东渡春澜”。此景观主题乃是在桂林东门观览浮桥所生观感——春水弄潮之际,观波盈桥晃,若踏桥而过,则恍若凌波微步,犹如踩波踏浪,是谓“东渡春澜”。胡适为之写道:“出东门,过一绝长浮桥,用长铁链锁船,架成木桥,行人来往不绝,为桂林八景之一。”
此景今已不存,因浮桥所在原址早已改建成钢木桁架结构的解放桥。据考,从唐代开始,历代都在桂林东门此段建有浮桥。宋代《静江府城图》载,在现解放桥位置的附近修建有东江桥(拖板桥),是由船体连接而成的简易浮桥,时常因水流湍急摇晃得很厉害。这可能即是“桂林八景”之“东渡春澜”的肇始。明清两代之后,此处仍建有浮桥,改称永济桥,是为“桂林八景”之“东渡春澜”的成形阶段。据此可知,胡适看到的浮桥景观,应当还属永济桥的“余韵”。胡适此行4年之后,1939年即拆除浮桥,改建为钢木桁架结构的“中正桥”了。时值抗战军兴,由于桂林是中国南方的军事重镇,因而多次遭到日军敌机的空袭;为了疏散市区里的市民,乃建中正桥。然而,钢架结构的中正桥寿命也不长,从1939年建成到1945年被日军炸毁仅历时6年而已。1946年2月, 桂 林 东门仍复建浮桥,即“中正浮桥”;至1951年,当地政府决定在原址上重修如同1939年那样的钢木桁架结构桥梁,并更名为解放桥。
《元祐党籍碑》
七星山寻古访幽
胡适远观象山、步出浮桥之后,当天大量游览时间集中在了七星山景区。该景区今辟为七星公园,是桂林市最大的综合性公园,位于桂林市区漓江东岸,距市中心仅两公里左右,占地达百余公顷。据称,从天空上俯瞰,七星公园的七座山头布局如北斗七星,前面3座山峰如斗柄,名“月牙山”;北面4座山峰如斗勺,名“普陀山”。此处两山七峰,故又合称“七星山”;所谓七星公园与溶洞七星岩也因此而得名。当年胡适在此处的行迹基本覆盖了整个景区——细察人文遗迹,饱览自然奇观。
在七星山景区,除了拿着火把逛徐霞客游览过的奇特溶洞(栖霞洞、曾公岩)之外,胡适最感兴趣的是遍布山石洞穴之上的古代题刻;而其中最为称赏的乃是两大名刻《平蛮三将题名碑》与《元祐党籍碑》。他为之详考史料,评述甚详,在《南游杂忆》中作如是说:
七星山的对面就是龙隐岩,在月牙山的背后,洞的外口临江,水打沙进洞,堆积颇高,故岩上石刻题名有许多已被沙埋没了。龙隐岩很通敞,风景很美。岩外摩崖石刻甚多,有狄青等《平蛮三将题名碑》,字迹完好。
龙隐岩往西,不甚远,有小屋,我们敲门过去,有道士住在里面。此屋无后墙,靠山崖架屋,崖上石刻题记甚多,那最有名的《元祐党籍碑》即在此屋后。我久想见此碑,今日始偿此愿。元祐党籍立于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最初只有九十八人,那是真正元祐(一○八六至一○九三)反新法的领袖人物。徽宗皇帝亲写党籍,刻于端礼门;后来又令御史台抄录元祐党籍姓名“下外路州军,于监司门吏厅,立石刊记”。到崇宁三年(一一○四)六月,又把元符末(一一○○)和建中靖国(一一○一)年间的“奸党”和“上书低讥”请人一齐“通入元祐籍,更不分三等”(三等是原分“邪上尤甚”,“邪上”,“邪中”各等)。这个新合并的党籍,共有三百九十人,刻石朝堂。此碑到崇宁五年正月,因彗星出现,徽宗下诏毁碑,“如外处有奸党石刻,亦令除毁”。除毁之后,各地即无有此碑石刻。现今只有广西有两处摩崖刻本,一本在融县的真仙岩,刻于嘉定辛未(一二一一);一本即是桂林龙隐岩附近的摩崖,刻于庆元戊午(一一九八);这两本都是南宋翻刻的。桂林此本乃是用蔡京写刻拓本翻刻,故字迹秀挺可爱。两本都是三百九十人,已不是真正元祐党籍了,其中如章惇、曾布、陆佃等人,都是王安石新法时代的领袖人物,后来时势翻覆,也都列名奸党籍内,和司马光、吕公著诸人做了同榜!
拿着火把穿行于山间洞穴之中的胡适,除了有寻古考学的雅兴之外,仍有倡举科学的文明之心。因洞中黑暗难行,他为之建议称,“千百年中,游人用的松明烟与煤油烟把洞壁都熏黑了。其实这种岩洞大可装设电灯,可使洞中景物都更便于赏观,行路的人可以没有颠跌的危险,也可以免除油烟熏塞的气闷。”对于指导普通游客游览这些深藏山林中的洞穴,胡适还有增设导游的建议,他说,“向来做向导的村人,可以稍加训练,雇作看洞和导游的人,而规定入门费与向导费。如此则游人不以游洞为苦。若如现状,则洞中幽暗,游人非多人结伴不敢进来,来者又必须雇向导,人太少又出不起这笔杂费。”
如今《南游杂忆》中提及关于桂林溶洞中应当装设电灯以及安排导游之建议,早已施行,并增添更多炫丽多彩的景观灯,令桂林的溶洞景观成为国内外游客到此必游的常规游览项目,桂林也由此成为“世界十大旅游城市”之一。
关注桂林与广西石刻
《胡适日记》中提到,“本来想游伏波山,因同行人多,归途分散……没有去。”21日当天的游程终结于虞山,由于山中仍多古代摩崖石刻,胡适游兴渐浓。他在日记中写道:
后来在公园会齐,同游虞山,又名舜山。虞山旧有舜庙,崖上有石刻大字《舜庙碑》,是唐建中元年韩云卿撰的。此是桂林最古摩崖石刻,不幸为妄人凿磨损坏了一部分,很可惋惜。
七星山龙隐岩,洞内遍布历代石刻,《元祐党籍碑》即在其中。
舜山有岩洞,名韶音洞,虽不甚深,而风景清幽,洞中有张栻的《韶音洞记》,已不能全读。洞前有庙,登楼小坐,前有清流,远望桂林四围诸峰,在晚照中气象很雄奇。
在《南游杂忆》中,胡适对虞山石刻的记述,则转述为对桂林乃至整个广西石刻的总评。他写道:
广西的岩洞内外,有唐宋元明的名人石刻甚多。石灰岩坚固耐久,历千百年尚多保存很完整的。如舜山的摩崖《舜庙碑》,是唐建中元年韩云卿所立,距今已一千一百五十五年了。又如我们从栖霞洞下山,路旁崖上有范成大题名,又有张孝样题名,这都是南宋大文人,现在都在路旁茅草里,没有人注意。此类古代名人题记,往往可供历史考据,其手书石刻更可供考证字画题跋者的参考比较。广西现有博物馆,设在南宁。我们盼望馆中诸公能作系统的搜访,将各地的古石刻都拓印编纂,将来可以编成一部“广西石刻文字”,其中必有不少历史的材料。
11年后,桂林的古代摩崖石刻及其所代表的“广西石刻”,正如胡适所寄望的那样,引起了国内文史研究者及文物工作者、文博机构等各方面人士的高度关注与浓厚兴趣。1946年9月,在时任广西省主席的陆军上将黄旭初的支持之下,“广西省历代石刻展览会”隆重举办,傅斯年、马衡、徐悲鸿、朱家骅等各界名流纷纷致函致电致辞,表示祝贺与期许,公众对此也反响热烈。
钟情阳朔山水与民歌
再来看胡适完成桂林石刻考察之后的阳朔之旅。1935年1月22日 晨10时许,胡适等7人雇小船两只,向阳朔驶去。关于沿途景观,胡适初在船上观之,其日记中称“船行漓水中,两岸山峰清秀,间有石山,但土山颇多,颇有树木。漓水土名抚河,水极清。”
胡适的游程是先由桂林乘船去阳朔,再由阳朔乘车返回桂林(与如今国内游客的游程一致),前后共计两日。因为这样的游程之下,始终都是纯粹的“观景”,即在船上观“船景”,在车上观“车景”,是无法亲身登临山林之间的。胡适游览当天又恰逢下雨,他在日记中不无遗憾的说,“雨中不能遍游,但粗粗看得个大概”。末了,胡适还抱怨说,“两日辛苦而来,到了阳朔,只能坐汽车看山,不能攀登一两处石岩,颇感失望”。
尽管如此,胡适仍然给予阳朔山水景观很高的评价。他在《南游杂忆》中总结道:
广西人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我们游了桂林,决定坐船去游阳朔。一路上饱看漓水(抚河)的山水,但是因为我要赶香港船期,所以到了阳朔,只有几个钟头可以游览了。在小雨里,我们坐汽车到青厄渡,过渡后,下车泛览阳朔诸峰,仅仅能看一个大概。阳朔诸山也都是石山,重重叠叠,有作牛角双尖的,有似绝大石柱上半截被打断了的,有似大礼拜寺的,有似大石龟昂头向天的。远望去,重峰列帕,行列凌乱,在轻烟笼罩中,气象确是很奇伟。桂林诸山稍稍分散,阳朔诸山紧凑在江上;桂林诸山都无树木,此间颇有几处山上有大树木,故比较更秀丽。
漓江风光
阳朔之旅,胡适还另有一番学术研究上的收获。他“用笔记出二三十首山歌,其中很多绝妙民歌”,甚至评价说“这些山歌使我们明白七言绝句体的由来”。这样的评述,足见其通过搜集考察广西民歌,仍是要为新文化、新文学运动提供学术资源的。于此也不难理解,游山玩水与借景抒情固然是文士学者的常态,但象胡适这样的新文化运动领袖、新文学运动巨擘,则更看重史料史实与现在未来的关系。
事实上,胡适在日记中记录了23首广西民歌,而辑入《南游杂忆》时则只挑选了9首。这一方面固然有胡适自己从学术研究角度出发的甄选原则,另一方面则也体现了胡适尽可能剔除民歌中“诲淫诲盗”内容的苦心。可能是他认为民歌虽以直率简朴为基本特征,但其中有一部分情感表达得过于直白而缺乏美感的民歌,则不太适于呈现给公众,所以将之排除在他所著的正式出版物之外了。
雁山园中谱相思
在旅途中甄选民歌,胡适自有心得,也自有收获。一路迤逦行来,阳朔山水与广西民歌,相得益彰从阳朔返归桂林途中,他又顺道游览了雁山园——桂林境内唯一一处既以真山真水为主景,又有人工园景之构建的私家园林。
雁山园始建于清末,原是清代广西桂林士绅唐岳的私家园林,名为“雁山园别墅”,后由两广总督岑春煊以纹银4万两买下此园,改名“雁山公园”,世称 “桂林佳境,一园看尽”。雁山园占地约20万平方米,建成之时即被誉为“岭南第一园”。此园不但浓缩了桂林山水的真实风貌,更以古典园林构建法则来加以集中呈现。园内的方竹、绿梅、红豆、丹桂各色植物丰茂,近代名流来桂林游玩,多在此雅聚,如孙中山、蒋介石、林森、胡适、马君武、杨东莼、陈寅恪等均在此流连或居住过。
1935年1月23日傍晚时分,胡适在雨中游览雁山园。他在日记中这样记述雁山园:
园中有山原名雁山,清咸丰、同治之间,桂林唐岳筑墙作园,把山围在园里,名雁山园,园中颇有丘壑亭榭,一时称为桂林的名园。唐氏后人把园送给岑春煊,岑又转赠省政府,故称为西林公园。
当天晚餐之后,胡适等游兴不减,拎上汽油灯继续在雁山园游览,并进入了其中一个岩洞,胡适称:“洞中也多石乳,中有清泉,清出岩外成池塘。岩洞中凉风甚大,故岩口大岩下设有桌椅,想夏间必是清凉佳境。岩上有石乳所成龙骨形,甚奇伟。”
这个岩洞,当时并无命名,显然还不是一处特别知名的“名洞”。因为雁山园中多红豆树,附近又有相思江,胡适就径直将其命名为“相思洞”。游完这个岩洞之后,胡适乘车返归桂林。临行间,他对送行诸友说:“明早南飞过良丰时,必绕山飞一周,以代辞行。”
飞机上写歌赋诗寄相思
1935年1月24日上午10时,胡适一行乘坐飞机离开桂林,赴柳州、梧州,准备次日飞赴广州。当天,胡适一行“本决定由桂林沿漓江直下梧州,飞过良丰时,飞绕一周,以践昨夜之约,又饱看良丰山势”,但当时“飞过阳朔,云雾甚重,山头皆被云遮”,遂不得不“决定改道向柳州西飞”。至此,胡适的桂林之旅也正式结束。
从上午10时飞离桂林到12时飞抵柳州,胡适在飞机上对桂林山水依旧恋恋难舍,颇有意犹未竟的思恋之情。他自称,“我在飞机上想起这个‘相思岩’来,就戏仿前夜听得的山歌,作小诗寄题《相思岩》”,诗云:
胡适题《飞行小赞》
相思江上相思岩。
相思岩下相思豆。
三年结子不嫌迟。
一夜相思叫人瘦。
他对自己即兴创作的这首山歌,不甚满意,自谦的评价说,“这究竟是文人的山歌,远不如小儿女唱的道地山歌的朴素而新鲜。”随即,他又在空中又作了一首小诗,题为《飞行小赞》,诗云:
看尽柳州山,
看遍桂林山水,
天上只消半日,
地上已千里。
古人辛苦学神仙,
要守百千戒。
看我不修不炼,
也腾云无碍。
值得一提的是,这首《飞行小赞》诗,胡适自己比较满意,后来还将之题写赠予友人。
从1935年1月20日始飞赴桂林,至1月24日晨又飞离桂林,胡适的桂林之旅,共计只有4天时间。其中,两天在桂林市区游览,两天在阳朔周边游历,游程是比较匆促的。虽然游历时间不算充足,但此地山水之美、史迹之丰、民歌之奇、人文之盛,都让胡适甚觉不虚此行,各方面的收获都堪称丰硕。尽管这样的游程,并非纯粹的私人游历,其中间杂着不少公务与私谊之事,胡适仍从中尽可能抽身而出,完成了一次文史考察与山水游历紧密结合的特别之旅。他个人对此行所见所感也颇为重视,先是以日记方式记录,不久即略加修订,于1935年3月至8月间连载发表于他自己主编的《独立评论》之上。之后,又将其汇辑成书,于同年10月正式出版了《南游杂忆》一书。胡适的桂林之旅,就这样成为近现代文化史上的特别篇章,值得80年多后倾心于桂林山水、游览过或准备游览桂林山水的游客细心品读、耐心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