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武庄的百年沧桑巨变

2019-01-02饶甘棠

文史春秋 2018年11期
关键词:宁武武鸣袁世凯

● 饶甘棠

在距离广西南宁武鸣县城约7公里、宁武镇约2公里交叉处的武鸣河边,有一座清雅别致、小巧玲珑的农庄。庄内曲径通幽、茂林修竹,藕塘里散发的阵阵荷花香,沁人肺腑,每到春季,塘边杏花含苞、桃花艳放,美不胜收;清澈见底的武鸣河逶迤缓慢地绕过农庄,白鹅戏水、碧波荡漾、鱼翔浅底、农夫垂钓,真是一幅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图,这就是当年两广总督陆荣廷修建的“广西第一庄园”——宁武庄。

1970年代,我曾是武鸣一所中学的老师,闲暇之余,走遍了宁武庄周围的乡村,采访了许多当地的老百姓,对当年陆荣廷修建宁武庄的过程,有一定的了解。多年来,一种割不断的情结让我一直关注着宁武庄,面对宁武庄如今的变化,我不由得感慨万千。

陆荣廷与宁武庄的由来

陆荣廷(1859—1928),字干卿,出生于广西南宁市武鸣县宁武镇雄孟村垒雄屯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幼年孤贫,无依无靠,到处流浪。年轻时落草绿林,立足于龙州。清光绪八年(1882年),陆荣廷被清军管带程武英招为亲兵,之后在清剿绿林游勇、镇压会党起义的过程中,屡建“功勋”,随之官运亨通、扶摇直上;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陆荣廷45岁,荐升为“十营统”,布防于中越边境,第二年晋升为右江镇总兵,镇守庆远府属各县;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陆荣廷扑灭广西会党起义“有功”,保绶为“提督衙”;宣统元年(1909年)陆荣廷兼任广西边防督办;1911年,末代皇帝溥仪提升陆荣廷为广西提督,赏赐黄马褂一件。

辛亥革命一声炮响,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统治,宣统皇帝宣布“逊位”,陆荣廷由龙州移驻南宁,广西同盟会策动陆荣廷反正。1911年11月7日广西咨议局在桂林宣布广西独立,推举沈秉坤为广西都督,王芝祥、陆荣廷为副都督。陆荣廷通电响应,“附议共和”。11日桂林发生兵变,作为外省人的沈秉坤离桂,驻守龙州、安边道的陆荣廷部下陈炳焜、陈凤昭闻讯,连夜通电主张“桂人治桂”,拥戴陆荣廷为都督。陆荣廷当仁不让,13日在南宁通电就任广西都督。

随后,从孙中山手上窃取了临时大总统职位的袁世凯,于1912年3月10日宣布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同年7月,袁世凯任命陆荣廷为广西都督,授其陆军中将并加上将衔。不久,又特授陆荣廷为“宁武将军”,督理广西军务,并赠九狮指挥刀一把,还让陆荣廷的大儿子陆裕勋入京师模范团为副官,授陆军中校五等文虎章。

此时的陆荣廷,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1913年,54岁的陆荣廷,携带家眷及警卫人员,浩浩荡荡地荣归故里、衣锦还乡。他在县城城厢镇大兴土木,营建“上将第”、业秀(其父名)公园、明秀(其叔父名)公园、“上将台”等建筑。1914年,陆荣廷又聘请堪舆师来到垒雄,挑选了一块风水宝地,建造了一座颇具规模的庄园——宁武庄。到1915年秋,宁武庄建成,农历八月十一,宁武庄圩市正式开张,陆荣廷随即入住宁武庄。

当年的宁武庄是按苏州传统园林格式修建的,蕴含着丰厚的中国古典文化,它坐落在武鸣河的右岸,离河边约150米。庄园坐西朝东,略呈长方形,划分为内外两个区域。内区接近公路边的广场上树立了两个庄严的华表,华表后面是一座宽敞明亮、气派恢宏的“华府第”——陆公馆,这就是陆荣廷当时居住和处理军政大事的府邸,门前有武装卫兵把守,闲人不得走近。陆公馆后面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家庙,家庙门上悬挂陆荣廷亲笔书写的“陆氏家祠”4个大字,这里是陆氏家族祀祖的地方。陆氏家祠的排楼上,有陆荣廷亲自手书的“忠义报国,孝友存家”的对联,陆氏家祠后庭供奉着陆氏历代宗亲的神位,以及原两广总督岑春煊的禄位,另外还竖有一座陆荣廷的半身塑像。华府第和家庙之间是个大天井,两侧建有接待宾客的四合楼,中间是一片广场,耸立着一对活灵活现的石狮子。陆氏家祠后面是庄严肃穆的神碑,再右侧是一座四季飘香的花园,殿后便是陆氏家属居所。

陆荣廷希望能和民众共享安乐,便在宁武庄外区的后闸门旁特地建了一座富丽辉煌的戏台。台前横匾上写着“起舞台”3个墨黑大字,台的两边砖柱上写的是“与民同乐”“共话桑麻”的对联。戏台的前面是一个宽阔平整的广场,广场的东面建造了两列平行的圩亭,亭内开设米行、肉行、饮食行、蔬菜行、烟酒行、布匹行、杂货行、赌行等。圩亭边整齐划出一块土地,建有100多间店铺和民房,成为当地居民居住和经营货物交易的场所。按照惯例,宁武庄“三日一圩”,每逢圩日,四乡来赶圩的人们,接踵摩肩、熙熙攘攘,异常热闹;晚上圩亭内,灯光明亮、人潮涌动,粤剧、桂剧、京剧戏班轮番上阵,演出的《六国封相》《打棍出箱》《拾玉镯》等传统戏剧,让乡民们百看不厌。

在修建宁武庄之初,陆荣廷就考虑到安全问题,他在庄外筑起两座炮楼,炮楼不远之处还设有兵营和练兵场,河边建了一个小型发电站,可供宁武庄的全庄生活用电。陆荣廷为方便交通,开通了旧邕武公路,还在武鸣河上架起了一座铁桥,并以铁桥为起点,修筑了3条小型铁路,其中两条已铺轨的铁路可行驶手摇机车,在当时已算是先进的交通工具了。

秘密“讨袁”军事活动基地

直到今天,武鸣许多老百姓还认为,陆荣廷在一些关键的历史时刻,也曾做过顺应潮流的事情。比如说,他在越南抗击过法国侵略者以及参加过“护法反袁”斗争,而宁武庄就是当时“讨袁”的一个秘密军事活动基地。

1915年12月,袁世凯自以为时机已成熟,迫不及待地宣布恢复君主制,建立“中华帝国”,自称为“洪宪”皇帝。对于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孙中山、梁启超等人表示坚决反对,连北洋将领段祺瑞、冯国璋等也深为不满。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等在云南宣布起义,发动护国战争,得到了各省相继响应。国民党的领袖黄兴鼓动陆荣廷站出来反袁,岑春煊、梁启超也相继来函,敦促陆荣廷高举义旗,讨伐袁世凯。

尽管袁世凯加封了陆荣廷许多官位,但是,陆荣廷深知袁世凯是极不信任他的。表面上,袁世凯把陆荣廷的儿子陆裕勋封为自己的“侍从武官”,实际上是把陆裕勋作为人质扣留在身边,后来陆裕勋竟不明不白地中毒身亡。当袁世凯即将称帝之前,特地派心腹王祖同任广西巡抚,监视陆荣廷。陆荣廷对此恨之入骨,他深信袁世凯迟早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改号称帝,陆荣廷便“阳顺命而阴自为备”,只不过“外人不知也”。

宁武庄简图

宁武庄地处祖国南疆,既偏僻、又安全,更何况陆荣廷手中拥有重兵,于是,不少政坛要人、高级将领,从各地会集到这里,一同商讨护法反袁大事。一时间,宁武庄内贵客盈门、高朋满座,先后到宁武庄的高官大吏,有孙中山先生的代表古应芬和藩乃德,广州大元帅府交通部总长胡汉民,两广护国军军务院抚军长岑春煊,广州非常国会众议院议长吴景濂,军务院总参谋长梁启超和蓝公武,湖南督军谭延闿,两广护军政府七总裁之一、兼外交和财政部长伍廷芳,海疆军总司令李根源,两广护国军第五军司令林虎和钮永建,以及后来当了护国军第二路总司令的李宗仁等人。

经策划,陆荣廷两次召开“宁武庄军事会议”,宣誓讨袁:1915年12月陆荣廷在宁武庄召集旧桂系高级将领陈炳焜、谭浩明、李静诚、莫荣新等人,筹谋讨袁事项,会上焚香誓盟,陆荣廷亲自带领旧桂系高级将领宣誓:“我们同心协力,反袁到底。”1916年1月,陆荣廷再次主持旧桂系军官会议,商讨讨袁的事项。陆荣廷说:“反袁护国,人心所向。如果我们助袁为虐,势必被人讨伐。袁世凯素来瞧不起我陆荣廷,他一旦当上了皇帝,断不容我同朝共事,他既毒死我子裕勋于前,又派特务监视我的行动于后,我非把他打倒不可。”

如今,在离宁武庄不远的狮啸山陆荣廷陵墓旁,还保留着章太炎给陆荣廷撰写的“墓表碑记”,记载着陆荣廷在宁武庄策划护法讨袁活动的全过程:

“民国二年,黎公被胁入京师,君知大总统袁公必改号,阳顺命而阴自为备,外人不知也。四年秋,帝制议起,以明年为洪宪元年。其冬,蔡锷、唐继尧以云南军讨袁氏。广东帅龙济光遣其兄觐光率师道百色窥云南,尽夺其杖,始宣言讨帝制,与云南应。北伐次长沙,袁世凯卒,依法以黎公继,被任湖南督军,复徙广东,明年春,入觐,授两广巡阅使。”

此段文字不多,却记载着陆荣廷带着幕僚坐镇宁武庄,指挥护法粤桂战役,设计活捉“率师道百色窥云南”的袁世凯爪牙龙济光胞兄龙觐光,以及后来亲自率领反袁护法大军,北伐长沙的精彩过程。当袁世凯知道龙觐光兵械被缴后,自知大势已去,时局已无可挽回。在四面讨伐声中,他只做了83天的“皇帝”,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年号。1916年6月6日,袁世凯患尿毒症,死于举国声讨之中。袁世凯死后,黎元洪任命陆荣廷为湖南督军,后又授两广巡阅使。此时的陆荣廷,显赫一时。

宁武庄遭到兵燹毁坏

宁武庄建成之后,曾经风光一时,但好景不长,一次兵燹,让宁武庄遭受了毁灭性打击。

1917年,孙中山在讨伐张勋复辟之后,面对践踏约法、反对共和的北洋军阀段祺瑞,决定再予声讨。孙中山从上海率领了一支海军护法舰队和部分国会议员到广州,自任护法军政府大元帅,打算以广东为根据地展开北伐。当时的广东是陆荣廷把持的势力范围,自然不容别人染指,陆荣廷表面敷衍孙中山,暗地却和云南军阀唐继尧勾结,处处与孙中山作对,孙中山被迫于1918年5月离穗赴沪。他在辞职通电中,怒斥陆荣廷与北洋军阀为一丘之貉。此后,孙中山在上海住了两年,决定再下广东举起护法旗帜。1920年8月,他命令粤军总司令陈炯明由福建回师,进攻广东,仅两个多月,就将盘踞广东的桂军逐出广东。1921年5月5日,在国会非常会议上,孙中山被推举为非常大总统,为削平叛乱,统一全国,实现民主共和,孙中山决心消灭盘踞在广西的陆荣廷旧桂系势力。6月27日,孙中山任命陈炯明为总司令,兵分三路伐桂。前后数十日,桂军兵败如山倒,一溃千里,粤军很快占领了广西大部分地区。

8月,“东兵”(广西老百姓称陈炯明的粤军)侵入武鸣。陈炯明的粤军本来就是乌合之众,军纪非常败坏,他们到处烧杀掳掠,陆公馆、上将第、上将台、明秀园、业秀园等古迹,全被烧毁,接着陈炯明又派了一支部队,直捣宁武庄。在粤军不费一枪一弹进庄后,指挥官传令放假3天,放纵粤军官兵闯入各个处所,破门砸窗、翻箱倒柜,肆意洗劫财物,接着又命令士兵抬出一箱箱煤油,撒泼到各家各户的房屋,一把火点着后,整个宁武庄顿时成为一片熊熊火海。

我的旧同事、家住在宁武庄的莫剑廷老师,曾给我讲述过当年他亲身经历的那场劫难。当晚他和家人匆忙逃离宁武庄,躲在离庄大约10公里的高山上,只见宁武庄内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庄内的华府第、陆氏家祠、戏台和四五十间民房一夜之间全部化为一片焦土。第二天傍晚,粤军烧毁宁武铁桥上架设的木板后,便连夜撤回县城。

广西—东盟经济开发区宁武农场

宁武庄遭受大劫难之后,只剩下残垣断壁、哀鸿遍野,惨不忍睹。宁武庄从繁华之极到破败不堪,折射出了一代枭雄陆荣廷,在政治上、军事上兴起至衰败的全过程。1924年陆荣廷被迫下野后,寓居苏州,1928年在上海病逝,此后的宁武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无法恢复元气。直至1932年,新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当权,他们提出了“建设广西、复兴中国”的口号,宁武庄被当时的武鸣县政府划归宁武乡管辖,“宁武乡公所”就设在宁武庄上,随后“宁武庄”也开始复圩,但已无昔日繁华的景象。1940年代初期,武鸣县政府曾将宁武庄空荡荡的圩亭,作为搞“土地陈报”工作人员的集中办公处所。1940年代中期,宁武乡在宁武庄东南约2公里处营建了宁武新圩场,把原设在宁武庄上的乡公所、中心校,统统搬迁到新圩场去,这时的宁武庄只留下了40多户居民。

广西解放后到改革开放之前,宁武庄的变化并不大。1960年以后,众多难侨从海外来到武鸣,国家在离宁武庄大约10公里处成立了“武鸣华侨农场”。宁武庄随即划归给了武鸣华侨农场,宁武庄上的住户编为“宁武分场”场员,与归侨们一起进行农业生产。此后,经过漫长时间的磨合,宁武庄与宁武分场逐渐融合在一起。

广西—东盟经济开发区(又名南宁华侨投资区)设立之后,可以说,宁武分场从此赶上了发展的最好时机,而今,一条条高等级公路在开发区内横贯、一座座现代化工厂拔地而起,给当地的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福祉。

不应成为被历史遗忘的角落

到过宁武庄旅游的客人们,都会感叹宁武庄的地理条件,实在是太优越了:它地处广西—东盟经济开发区之中,北有大明山风景区,南有伊岭岩风景区,离陆荣廷故居、陵墓和灵水风景区仅仅几公里,特别令人高兴的是,“十三五”期间,“南宁—贵阳”高速铁路将在宁武庄附近通过,高铁南宁北站,将放在武鸣开工建设,武鸣区的领导曾满怀信心地指出:“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纲要,努力建设具有壮民族特色的‘富裕文明、生态宜居、美丽和谐’的武鸣新区,在全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倘若能抓住机遇,做好宁武庄古迹文化的传承保护工作,必将对武鸣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如今,人们步入宁武庄,虽然看到陆荣廷时期存留下来的古宅数量已不多,而且村民的住房都已翻新,但从那些幸存古宅的外表仍可看到昔日宁武庄威严、傲人的痕迹。百年沧桑,岁月变迁,当地的群众都不希望看到宁武庄渐渐成为被历史遗忘的角落,便自发的抢救一些文物古迹,寻找和保护那些被扔下河的石鼓、华表、石狮等时代文物,“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

壮乡武鸣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开埠置县以来的1400多年,由于特殊的社会、地理环境影响,形成了特殊的人文历史。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可以肯定地说,宁武庄不可能、也不应该成为被历史遗忘的角落,保护宁武庄的古文化、开发宁武庄的旅游资源,目前已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越条件,相信宁武庄特有的文化古迹,不久将会以更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

猜你喜欢

宁武武鸣袁世凯
浅谈撤县改区后的房地产行业现状及发展建议——以武鸣区为例
张培爵之死:袁世凯一手制造的血案
渝水区下保村:打造生态美丽宜居新家园
新探宁武子之愚
浅析宁武县“二人班”音乐的演唱风格
深化改革增活力 创新管理促发展——山西宁武大运华盛老窑沟煤业公司
那一年
袁世凯:从来也没有跷过二郎腿
宁武高速公路隧道群机电系统运营管理
Briefly Talk about Highly Effective English Clas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