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环境下将中国传统节日融入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现状及其实现路径分析
——以安徽10所高校为例
2018-12-31张学森
张学森,彭 晶
(安徽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要“重视民族传统节日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挖掘各种重要节庆日、纪念日蕴藏的丰富教育资源,丰富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培育特色鲜明、气氛浓郁的节日文化”。随着中央对民族传统节日重视程度的加深,而现实中节日文化在高等教育中的缺失而引来的传统文化教育需求的强声呼唤,已然让实施强势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已成为新的教育共识。随着我国社会的深刻变革,社会生活多样、多元、多变的特征日趋明显,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传统节日在文化内涵的挖掘、节庆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创新等方面都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要求。
互联网是“第五媒体”是当今大部分人尤其是青年学生使用的主要交流信息平台。他们习惯利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载体利用互联网获取各方面的信息,并在互联网平台上沟通共享。互联网俨然已经成为远距离、跨时空的信息网络,联系着生活的各类人群,是信息的集散地,是交流的集中营。利用互联网这一现代化的载体,推动传统文化融入共青团活动形式的创新,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发展团学活动。互联网的出现迎合了人们休闲娱乐时间碎片化的需求,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互动性表达、娱乐与信息需要,充分展现了未来媒体中受众与媒体间更多更深层次互动的发展趋势,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生活、工作和娱乐方式,其影响力不容忽视[1]。在自媒体等网络的急速发展下,团学活动也要积极迎合时代的潮流,在团学活动中运用主流网络平台,让团学活动以学生喜欢的形式呈现。通过组织传统节日多媒体化学生创造活动来激发学生热情,并让他们在竞赛中收获快乐的同时也会探索传统节日带给我们更深层的教育意义。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利用传统多媒体技术和新颖的VR和AR技术为传统披上新衣,注入新活力是团学工作者在团学活动的设计过程中要认真思考和积极应对的课题。本文将针对如何在网络化时代,运用新媒体平台将传统节日融入高校共青团工作。
一、当前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态度分析
当代中国正在努力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实现中国梦,需要全党全国人民励精图治、攻坚克难、奋力拼搏,需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汲取包括优秀传统文化在内的强大正能量。”[2]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繁荣度强的精神文化支柱,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是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现代高校要注重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理解,从众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在文化的发展中尤为重要。为了真实地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态度,我们以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合肥学院、阜阳职业技术学院等10所安徽省高校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遵循完整简介、科学合理、明确单一的原则,设计问卷调查,并抽取部分学生进行相关调研工作,内容涉及对传统节日的态度、基本认识、对庆祝形式的看法等多方面内容,本次问卷调查共投放3000份问卷,实际回收2765份,有效率为92.17%。调查问卷回收后,用SPSS19.0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从问卷调查的总体结果分析:被调查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的热情普遍不高。主要的原因有对传统节日的了解较少,认同感和归属感较低;受到西方节日潮流节日的冲击,更喜欢西方活泼新颖的节庆形式;对传统节日的意义理解的偏差,认为传统节日都是老祖先迂腐陈旧的想法的延续不值得庆祝以及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老套,在在新世纪下已经很难找到原先庆祝的情境,没有吸引力等。下面我们将最主要的四大原因详细阐述。
(一)对传统节日了解少
在传承的过程中,有些传统节日的意义和内容部分流失,导致了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无知。调查数据显示,传统节日在传承中流失的现象成为大学生节日意识淡薄的原因之一。61%的大学生对传统节日内容认识不足,在问及传统节日度过方式时,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停留在简单认知层次。在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态度调查中我们发现:73%以上的学生认为外来节日具有其优越与合理性,20%认为外来文化糟粕,危害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4%的学生认为中华文化优于外来文化,3%的学生则认为外来文化更具有吸引力。这从侧面反映了本国传统文化的流失使节日本身陷入困境,难以吸引人们的兴趣和注意力。这也体现了在现代化过程中,随着生活方式改变,人们生活态度和情感寄托都发生较大变化—一些传统习俗对现代人的吸引力不大。从而对传统文化了解少,兴致不浓厚。
调研结果还显示,大部分大学生认同传统节日需要大力倡导和重视。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是对传统节日的继承与发展有较高的积极性,只是由于认识层次不同才使对待传统节日态度出现迥异的现象。
而在当下,大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的认识普遍流于表面,认为过节不过是“吃吃喝喝”,忽略了传统节日的深刻内涵和文化意义。这一方面不利于传统节日教育意义的普及,更加制约了大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全面认识。在社会面临“变革”和“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更需要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人生信仰。在中国“和平崛起”的今天,国人应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一方面珍惜自己的文化传统对于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中国文化不应该被视为是中国走向世界走向繁荣的障碍,而是更重要的中华民族根系之所在,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力量源泉。
(二)当代大学生对节日价值认识偏离正确轨道
一提到中国传统节日,大多数学生的第一想法就是“老掉牙”,对传统文化持有偏见。在青年人对西方节日态度的问题上,有67%的同学选择“青年人追求时尚,赶潮流”,有29%的人选择了“媒体及商家的宣扬” ,有3%的人选择了“欣赏其节日内涵 ” ,有1%的人选择了“其它”。由此可知,大学生对“时尚”错误的认识产生于自发且盲目地对时尚的追求。
随着全方位的国际交流,西方文化不断渗透,青年学生是喜欢尝新,敢于尝新的一代。面对外来文化,他们怀有更多的好奇心,促使他们更加急切地想要了解并参与到外来文化之中。但由于学生的判断力尚未完全成熟,不能独立地分辨外来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于是商家媒体对外来“时尚”的助推下,学生的盲目从众心理愈强。
在网络互联网的时代下腾讯QQ、微信、微博等常用的社交软件又从不同层面(如:奢侈品牌、影视大片、潮流明星等)宣传欧美、日韩时尚,掀起“韩流”等时尚潮流。学生为了证明自己是跟得上“潮流”的新一代,从外形到内在都渴望像西方潮流看齐。对外来文化的崇拜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对传统文化的漠视甚至轻视。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们发现,学生觉得现在传统节日已经失去了吸引力,年没有了年味,端午、中秋等小长假就是用来休闲旅游,他们对过中国节的最大期待就是有假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也就只能讲个基本上都知道的常识。过渡看轻传统文化是存在于现在学生中较为普遍的情况。
(三)对过节的形式不再拘于传统方式
了解到许多人不再过中国传统节日,于是设计问卷调查时我们特地设置“放弃过中国传统节日的原因”的问题,调研结果显示,29%的人表示没有时间,36%的人常年在外,还有16%的人表示形式繁琐内容古板,19%的人认为没有必要。现在一个学校里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有的离家特别远,一年只有寒暑假能回家,按照传统方式来过节对他们来说是不现实的。他们大多利用网络新媒体用一种别开生面的方式过节。短信祝福、微博互动、微信朋友圈、QQ留言等现代化网络方式消除了时空的局限,让过节更加经济、方便。在公众信息交流平台占领传播市场的时代,像以往一样“守着规则”“按部就班”已经无法满满足人们的需要,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因此,在设计团学活动时,团学工作者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自己的信息网络化的知识储备,积极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传播交流方式,如微信朋友圈,QQ空间动态,微博新闻等,积极利用这些平台定时推送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在传统的节日时期,推送有趣的节日知识,有趣的段子,有意义当代视频,增加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阅读量,增加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在推送是要注意推送内容和形式。
(四)传统文化“大跃进”,学生心理“亮红灯”
随着西方文化越来越严重的渗透,我国越来越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弘扬。由于对于传统文化保护的迫切性,弘扬中华文化的方式不免“单刀直入”和“激进”,而这样的方式难免会受到自主意识和独立意识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的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的心理抵制。
据调查了解,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57%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仅仅局限于形式化;近33%的学生表示不参与到传统文化的活动中是因为觉得活动的内容不充实,只有活动空架子,活动没有实际的教育意义;只有7%认为较为有意义,愿意参加;而剩下的3%则表示不关心。在调查中我们还发展,有部分同学盲目追求中国民族风,认为只要毛笔字写得好,会中国古典乐器就是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殊不知,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涵盖的内容和范围都十分的广,而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扭曲认识一部分原因也是泛滥的传统文化的文艺演出导致的。因此,过于形式化的文化传承不仅没有达到传播传统文化的作用,还在一定程度上歪曲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对于”空心“传统文化产生较强的抵触心理。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积极引导学生认识传统文化,而不能仅仅是批量式、“狂轰滥炸”式开展没有实际意义的传统文化活动。
二、利用互联网将传统节日融入高校团学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一)传统文化换“新衣”——创新节日形式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归根结底是促进传统文化在学生中的传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的过程。传统文化浓厚的历史底蕴往往让对其往往不甚了解的学生把传统文化与落后陈旧画上等号,从心理上对传统文化产生抵触心理,导致传统节日在学生中“寸步难行”。基于学生这样的心理因素,团学工作这在设计团学活动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心态,积极设计团学活动思路,创新团学活动形式与内容,努力将团学活动与互联网结合,让传统文化摆脱“落后”的外衣,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和认可传统文化,积极参与到传统节日的团学活动中。
微信、微博、腾讯QQ群等都是现在绝大部分学生沟通交流和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于是团学活动者在开展团学活动时要积极利用学生喜欢的、容易接受的形式。比如在中秋节,就可以开展像“中秋,美丽的月”主题秒拍活动,让学生积极利用互联网秒拍的方式拍摄中秋节当日的月圆美景,在集体推送到校园公众号上,评出“最佳秒拍客”。这种节日活动方式,将互联网和传统节日庆祝相结合,让学生即能感到秒拍的时尚,又能主动参与到中秋的节日之中,刺激学生的节日兴趣,营造节日氛围。
(二)打响宣传“阵地战”和“持久战”——建立团学活动新平台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高校共青团工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延伸了高校团工作的工作手臂,拓展了高校团工作的生存空间。
高校共青团应该紧随时代步伐建立起自己的网络平台,形成线上线下平行的团学活动。线下团学活动组织者努力丰富团学互动的内容,活泼团学活动的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线上努力宣传团学活动,最大程度扩大团学活动的积极影响,让更多的同学从众收益,并开发潜在的参与者,通过线上交流,集众智,聚众力。
团学工作者可以依托学生经常使用的社交网络平台构建宣传阵地。比如,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同步推送活动进程、QQ空间宣传活动举办的精彩瞬间和取得的良好反应,学生可以通过留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团学活动者可以从些层面手机信息,为下次团学活动的设计累积经验,为进一步成功举办学生喜爱的团学活动积累素材。同时也要利用现在众多高校已经普及的校园广播系统和部分高校普及的校园电视宣传系统,在节日当天播放相应节日优秀的文化作品,为身在城市之中的学子们尽力营造一种浓厚的传统文化节日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网络平台宣传具有及时性、影响具有广泛性、持久性。建立一个覆盖全、影响广的网络平台是一场持久战,要不断优化平台宣传内容的质量,保持对时代发展的敏锐性,紧抓学生兴趣,紧扣学生所需,有节制、有创新地构建网络平台。
(三)增强“抗感染力”——抵制网络毒瘤,营造和谐网络环境
网络是现代青年学生获取信息最主要的途径,而网络信息内容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早些年党中央也提出净化网络环境的议题。作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共青团应该尽自己所能提高学生对网络的认识,不仅要提高学生对网络文化的辨别力,也要积极引导学生在网络发布正确、积极的、有营养的信息。
在平常的实践活动中,共青团工作者要从正面侧面双向结合,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从正面,共青团工作者可以向学生介绍积极有益的网络平台(如人民网、英语学习网等)让学生真正利用网络获取有效资源;用新闻实例告诫学生错误使用网络的后果;带领同学学习相关的网络使用指定等。从层面,可以与学生分享自己获取的网络信息,或发表的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于网络文明的认知。在学生中营造出不造谣言、不信谣言的良好思想。
除此之外,有余力的高校要调整性能适中的微机数量,淘汰过于老旧的设备,为有上网需求的学生提供更为舒适的上网环境,在机房这种可控的地点,通过防火墙和预装安全识别软件等技术手段,尽量切断学生在机房内接触到不良网络信息的可能性。同时共青团工作者还要及时了解学生对网络的使用情况,对发现错误使用、或有错误使用倾向的学生进行及时纠正并加以引导,之后还应该追踪观察一段时间,以确保“问题学生”没有问题。
(四)让学生做传统节日“信使”——传统节日辐射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3]节日文化具有号召力和感染力。在校园内,我们要发挥大学生在科技文化创作的力量,开展传统节日文化信息化作品竞赛,让学生充分投入到文化作品的创作中时不自觉地需要去了解传统节日文化更多的侧面,并从中领悟更为深刻的文化教育意义。例如对文学感兴趣的可以创作节日诗歌并进行配乐朗诵录音,对于动画设计擅长的可以进行小动画创作,对于建模擅长的可以建立一个虚拟的360度立体数据节日物件等等,充分利用学生们感兴趣和擅长的方式,发挥学生们的创造力,在自我学习受教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己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可谓多得。
同时在高校团学工作中,也要积极倡导大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将传统节日的意义与回馈社会相结合。比如:雷锋日期间不仅仅提倡学习雷锋精神,更要鼓励学生将雷锋精神付诸实践,争当雷锋。在世界地球日让大家知道当前世界环境危机,从关紧水龙头,循环利用水资源等小事做起,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各高校共青团工作要落实高校服务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帮助学生正视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的内部资源流失和外来文化冲击的双重困境,让他们对文化的理解源于实践,推动团学活动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
三、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开展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意义
(一)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
传统节日又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化载体,积淀着民族的信仰、伦理、情感,留存着独特的民族文化记忆,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4]。优秀传统节日对于进一步增强对祖国、民族、家乡的热爱,增强对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念具有重要作用[5]。
将此理论运用到高校共青团团学活动中要求团学工作者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将传统文化融入团学活动。传统节日中蕴含了几千年来中华祖先的智慧和优秀品质,是后代中华儿女补不朽及精神食粮。充分吸收传统节日中的优良品质(比如:不忘祖先、热爱祖国、团团圆圆、和谐共处等)不仅是对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归属;也是促进自我人格提升的重要助力。
在现代中国的文化市场中,西方文化的市场占有率较高,这其中包括优秀的西方价值观念,也有糟粕的价值观,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利有弊。糟粕的西方价值观会腐蚀中国人民,特别是学生群体思想,影响传统优秀思想价值观的传播。但正如习总书记在全国工作思想会议上所说“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6]优秀的西方文化能补充传统文化不足的地方,更加全面地发展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主动吸收优秀的西方文化,不断充实和发展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与时俱进,保持不朽的生机与活力,而不是一昧的排斥而最终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
(二)推动高校共青团工作发展与创新
中华文化之所以有如此强的升级与活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能够紧握时代脉搏,不断地不充发展,扩充学生的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使他们领略不同文明的各自魅力,参与传统节日的文化活动中,体会古代先人朴素的自然观,和谐的人际关和伦理观,体会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学习其中的优秀文明,为今后的人生积淀一份成长的财富和养料。与现代生活活动有许多的切合点。设计高校共青团工作时,团学工作者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抛弃根本,要主动、积极地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值得吸收的思想精髓,可以用到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去。比如中秋节,团学活动者可以围绕庆祝中秋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中秋的由来、中秋的传统庆祝方式、中秋节的含义、关于中秋的历史故事和诗篇、现代人如何过中秋等。让开展中秋活动为切入点,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及了解了中秋的相关历史、文化,又让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创新中秋文化的途径。也为高校学生团干部处理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的能力培养提供了空间,让他们利用校园平台,发挥特长、提升知识水平与内涵为学生培养"合理的素质结构,提供一个广阔的时空舞台
高校的团建工作,具备创新精神的团干部队伍才能在工作中敢为人先,构建出更好的思路,处理好复杂的问题,锐意进取,不断提出新方案,打开新局面。将传统节日融入高校共青团工作一方面可以促进当代中国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另一方面也可以推动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综上所述,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在当代高校共青团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应积极用不同的方式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共青团的活动中,不断创新活动的开展形式,实现高校共青团活动创新和文化传承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