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湖县花亭湖湿地监测工作现状与对策

2018-12-31陈佑

安徽林业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监测站候鸟鸟类

陈佑

(太湖县林业局,安徽 安庆 246400)

花亭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皖西南大别山低山地带的太湖县境内,地处长江中下游,并在我国中部候鸟迁徙通道上的中心位置,属典型的库塘型湿地,是长江流域湿地网络重要成员单位之一。自2009年12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单位以来,湿地公园在湿地监测、环境保护、科普宣教、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由于监测工作时间短、起步晚,监测人员缺少经验与技能等因素制约,花亭湖湿地监测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与完善。

1 基本情况

花亭湖国家湿地公园地跨 115°58′~116°18′E,30°26′~30°38′N。总面积 21 841 hm2,其中湿地面积10 800 hm2、集水面积 1 880 km2,平均水深 17 m,总库容量23.98亿m3,达国家二类水质标准。公园内动植物种类繁多,维管植物达173科633属1 251种,其中国家级保护植物21种;鱼类40余种,其中经济鱼类36种;鸟类42科181种;国家及省级重点保护动物58种。湿地公园管理局下设8个湿地监测站,从事湿地监测工作人员9名。花亭湖湿地水域宽阔,是候鸟迁徙的重要栖息、停歇、越冬地。

2 开展的主要监测工作

建园以来,湿地监测为保护花亭湖提供了重要的科研资料。监测对象包括野生动物、湿地植物、湿地资源、人为活动等。监测手段是采用固定站点和流动监测方式,长期与定期监测结合,每周开展一次监测巡护工作。在候鸟栖息地,工作人员首先用望远镜对水鸟进行识别,采用直接计数法或网格计数法现场计数,现场记录候鸟活动位置、数量、行为、动态信息,建立详略档案资料。日常巡护工作包括湿地内环境污染督查、是否占用湿地、人为干扰破坏、疫源疫病监测上报等方面。

3 存在的问题

3.1 监测内容单一

3.1.1 对候鸟监测

各监测站目前监测内容主要是对各自辖区内野生鸟类进行监测和野外巡护,每周开展一次。在候鸟大量迁徙期间,监测次数显得不足,不能满足对某些特定物种连续跟踪监测的需要。鸟类活动时间早晚多,野外无固定监测站点,野外监测数据采集难。

3.1.2 对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监测

花亭湖国家湿地公园是省级陆生野生疫源疫病监测站,按要求需向国家林业局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总站实行日报与周报制度。根据花亭湖地形特点及野生动物分布情况,在湿地周边共制定了9条有代表性的巡查路线,各监测站轮流巡逻报告。花亭湖水面面积大,鸟类众多,地形复杂,对一些偏僻地方的病、伤、死鸟难以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在重点时段监测站工作任务重,承担的责任大,人员严重不足。

3.1.3 其他方面监测

湿地资源保护、森林防火、环境保护监测工作,主要依靠各辖区内林业站与森林公安派出所承担。水质监测依赖环境保护部门。湿地内经常有僧尼放生水生动物,容易带来外来有害生物,对花亭湖水生动植物安全构成威胁。

3.2 监测路线设计缺乏代表性

设计路线总条数偏少,线路布局不合理,有些是沿乡村道路、村庄等交通便利地带,离水面较远,走大路,不便于观察候鸟栖息活动。

3.3 监测人员缺乏系统专业培训

监测人员缺乏全面、系统的教育与技能培训,平时又不爱钻研与湿地有关知识,对鸟类与湿地植物辨别不清,知识匮乏,不能创新性地开展工作。

3.4 监测设施设备简陋,档案建立不规范

各湿地监测站设备简陋,只有一副双筒望远镜,一部普通相机。监测记录填写欠规范,档案建立不完整,年终对监测结果没有系列分析报告,监测效果不明显。4 原因分析

4.1 缺少专职监测人员,监测巡护力度不够

4.1.1 从事湿地监测工作人员变动大

花亭湖山壑与湖汊众多,交通不便。湿地监测人员都是林业工作站工作人员兼职,每站1人,人员少且变动性大,大多从事湿地工作不满3年。

4.1.2 野外监测与巡护力度不够

湿地监测时段在冬春季节,也是造林生产、森林防火关键时期,监测人员应对的工作任务繁重,顾此失彼,不能全天候、连续性开展监测工作。

通过对各湿地监测站上报的数据分析,大多数鸟类种类、数量相差不大,没有突出重点,没有各自的特色。例如,在牛镇镇2016年监测到中华秋沙鸭12只,在天华镇监测到鸳鸯群46只,后续的监测就少见。应以各种珍稀候鸟分布区域,对其进行长期跟踪监测。各站之间建立信息互通,成果共享,对监测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形成研究学术报告。中华秋沙鸭在该地区越冬种群数量逐年增加,说明花亭湖湿地生态环境好转,监测保护有成效。

4.2 对湿地监测工作认识不到位

湿地监测工作属科研与保护性质,有部分工作人员认为这项工作不太重要,监测时只是沿着湖边大路走一圈、望一望,对一些湖汊、沟壑、河道观察不仔细,一恍而过,从而造成监测不及时,数据不准确,资料档案不完整。

5 对策建议

5.1 合理设置监测路线和监测频率

根据湿地公园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分布情况,建议科学设置监测路线和监测频率,合理确定监测时间。监测路线应沿湖边设置,长短根据需要与地形确定,各站应设定3~5条路线,公园四周共设30条。增加人员编制,充实力量,建议每监测点、线一周监测巡护2次,提高监测频率。

5.2 科学确定监测内容

除已开展的监测工作外,还要分析候鸟迁徙规律、活动规律、主要分布地及其生存环境状况。在鸟类流行性疾病监测方面,对重点监测对象开展样品采集及采样调查工作,分析可能的传播来源、传播方式、传播途径等,且把监测重点放在野生水禽上,特别是雁鸭类、鸻鹬类水鸟。对湿地周边家禽养殖摸底调查,掌握情况,向养殖户宣传禽流感防护知识。协助配合环保、渔业、水利、农业等开展各项监测工作。

5.3 加强培训学习与交流,购置必要的监测仪器与设备

湿地公园在成立之初,多次邀请安徽大学教授开设湿地知识讲座,对提高花亭湖湿地监测水平起到了很大的帮助。监测人员今后 在野外水鸟识别、野生鸟类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等方面要继续加强学习,知识在于积累,多交流学习,不断提高监测水平。同时,添置监测必备的单筒望远镜、相机、GPS、办公电脑、疫源疫病野外移动采集终端系统等仪器和设备,提高监测水平。

5.4 强化领导,健全制度,建立目标考核机制

花亭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要定期对各监测站进行工作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建议年末要求各站上报工作总结,把工作完成情况与职工年终绩效工资考核挂钩,兑现奖惩。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规范行为,加强管理,增强职工组织纪律观念,改进工作作风。

5.5 把湿地监测工作与林业工作有机结合

湿地监测与林业工作不可分割,虽然各监测站工作人员是乡镇林业站人员兼职开展监测工作,但只要在平时工作中合理安排时间,还是可行的,建议把监测工作与其他林业工作相结合:一是与森林防火巡逻相结合。防火期与候鸟越冬期相吻合,防火巡逻员在湖边可以留意观察,发现不明鸟类,或者有病、伤、死鸟应立即报告,待专业技术人员赶到现场辨别。二是与下乡检查工作相结合,在候鸟大量迁徙时期,若下乡与监测点线同路,则随身携带监测设备。同时,在监测点附近居民家里设立临时信息测报点,要求居民发现成群候鸟及时报告。

5.6 注重对水鸟栖息地的保护

水鸟经常栖息、停留、集群的地方正是我们开展监测工作的重点,花亭湖内滩涂、湖汊、上游河流、湖中孤岛、湖边水草丰盛的地方水鸟居多。应加强部门团结协作,互通信息,共同承担起保护之责。在湿地公园保育区内禁止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禁止游船通行,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做到旅游与湿地保护两不误。

猜你喜欢

监测站候鸟鸟类
善于学习的鸟类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距离问题
我的湿地鸟类朋友
巩义市审计局重点关注空气自动监测站运行情况
鸟类
致命的超速
我是一只小候鸟
检察版(六)
新德里成“世界最脏城市”
“洋候鸟”回闽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