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军政大学校风建设的启示
2018-12-30★
★
一
1936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大学在陕西瓦窑堡成立,1937年1月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成立的初衷,是解决革命发展之后的干部需求问题。在开学典礼上,毛泽东强调,“我们创办‘红大’,是为了迎接民族战争的到来,争取中华民族的解放”*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共党史资料》,第7辑,28页,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3。。成立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是党中央从抗日战争大局,乃至全国争取民族独立自由的革命形势发展大局出发,为培养未来革命的主导力量而做出的战略决策。
成立时的条件非常艰苦。从物质上看,抗大诞生之时,一无固定校址,二无专门教室,三无统一课本。认字就在背包上,写字就在大地上,课堂就在大路上,桌子就在膝盖上。在《西行漫记》中,斯诺感叹:“有什么学校由于‘纸荒’而不得不把敌人的传单翻过来当作课堂笔记本使用?……红军大学就是这样!”*[美]埃德加·斯诺著,董乐山译:《西行漫记》,78页,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抗大物质条件之艰苦,由此可见一斑。
从教职人员情况来看,抗大成立初期,干部和教员十分缺乏,第一、二科的工作人员仅14人,专职教员仅3人*李志民:《李志民回忆录》,334页,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3。。所有在编干部均一身多任,既做行政工作,又做教学工作。首任教育长罗瑞卿,同时又是教员和第一科学员,身负管理者、教育者和学习者三重身份。至第二期,抗大本部学员增至1300人,而包括行政人员在内的全部教职人员仅87人*上海抗日军政大学研究会暨校友联谊会编:《抗大校友回忆录选集》(上),20页,上海,上海市新闻出版局,1999。。抗大各分校的教员缺编情况更为严重。直到抗日战争结束,抗大缺少教职人员的情况始终未改变。
从生源情况来看,抗大的学员成分十分复杂。既有八路军、新四军的干部战士,也有少数来自国民党军队的进步军官;既有来自解放区的工农群众,也有大批来自国统区的有志青年;既有学识渊博者,也有目不识丁者;既有意志坚定者,也有自由散漫者。随着学员规模的急剧扩大,甚至有“特务分子和政治不纯分子夹杂在学生中,利用知识青年政治上的幼稚和少数政治上比较落后的青年,散布流言蜚语,煽动不满情绪。所以有一段时间在一些学员队中,自由主义和极端民主化的倾向比较突出”*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共党史资料》,第7辑,58页。。抗大在转化学员思想方面一度面临着相当复杂的局面。
就是这样一所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学员构成等诸多方面承受巨大压力的抗日军政大学,到抗战胜利前培养的军政干部达10余万之众。抗大培养的学员,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乃至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国防建设中,担负起了骨干力量作用,为中国人民的独立、自由、民主和富强做出了重要贡献。
回溯历史,成就抗大的是源于红军传统的抗大校风,具体表现为“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主要采取启发式、研究式和实验式,反对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以及抗大全体教职学员对上述方面的忠实践行。1939年1月10日,聂荣臻在给抗大的信中说:“由于全体教职员的艰苦工作,由于全国各地来的青年同学所养成之坚定勇敢活泼积极的校风,使抗大成为举世知名的培养救亡干部的最高学府。抗大培养出来的干部散布在全国许多地方领导抗战,更发扬英勇牺牲的精神,这是抗大校长、教职员与学生共同奋斗的成绩”*李志民:《李志民回忆录》,369页。。
二
校风既包括教风、学风,也包括文风。它是一所院校的灵魂,是在院校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教职学员之间所形成的主导性价值观,是院校精神、作风传统和理想追求的综合体现。抗大的校风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是办学理念清晰。办学理念是指对院校的定性、定位及职能的认识,即要把这所学校办成什么样的学校,怎样办成这样的学校。1938年4月9日,毛泽东在抗大发表了《在抗大应当学习什么》的演讲。他明确指出,“你们在这里学习的时间很短,只有几个月,学不到很多的东西,不像别的大学可以学几年,但你们可以学一样东西,一样很重要的东西,就是学一个宗旨,这个宗旨也就是全国全中华民族的宗旨——抗日救国,这是我们学校的总的方针,也是全国人民的要求。”*《毛泽东文集》,第2卷,11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培养能够担当抗日救国重任的人才,是抗大的理念。抗大的历任领导和教职人员都坚定地贯彻执行这一理念,排除一切阻碍和困难,培育和熏陶了大批治党治国治军的人才。
二是价值导向积极。价值导向是指社会、群体或个人在自身的多种具体价值取向中将其中某种取向确定为主导的追求方向的过程。抗大特别注重塑造教职学员的修养和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学员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剔除过去的旧习俗、旧习惯,净化其思想,将他们的抗日热情引导到为劳动人民彻底解放而奋斗的思想高度。“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世界观的转变是根本的转变”。*李志民:《李志民回忆录》,341页。针对学员成分复杂、思想混乱的现象,抗大坚决执行党中央和毛泽东“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的方针,坚持“五湖四海”,反对“孤家寡人”,以多种形式促使学员端正入学态度,反对无组织无纪律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用无产阶级思想去克服小资产阶级和农民意识,在引导学员树立正确价值观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每期毕业时党员总数能够达到学员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李志民:《李志民回忆录》,344页。。毛泽东曾形象地比喻说:“抗大像一块磨刀石,把那些小资产阶级意识……磨它个精光,把自己变成一把雪亮的利刃,去创新社会,去打倒日本。”*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共党史资料》,第7辑,37页。
三是师生积极践行。校风源于实践并作用于实践,脱离实践的校风必将丧失发展的活力。“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积极工作,艰苦奋斗,英勇牺牲”,抗大校风的践行者是从校领导到学员的所有抗大人。1937年1月,抗大以学员队为单位,成立了具有俱乐部性质的群众性组织——抗日救亡室,其作用之一就是联络同学之间的志趣和感情,以集体的方式促进所有学员养成遵守校风校纪的良好习惯,成为行政教育管理的有效辅助力量。1939年6月,抗大师生一致通过了《抗大誓约》,集体宣誓忠实践行抗大校风。由此,在抗大的干部群众之间,教职员工、学员之间,工农干部与知识分子干部之间,上下级之间,军政军民之间的关系均达到了融洽。枪杆子、笔杆子和锄把子是所有抗大教职学员的“三件宝贝”。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抗大教职学员团结于共同的理想,朝气蓬勃、积极向上。
四是规章纪律严明。一般而言,校风对教职员工的思想行为仅具有柔性的约束。学校的章程、规定、准则是校风的具体化,从刚性层面约束相关人员的思想行为,以明确的底线来确保校风的践行。抗大成立之初即制定了严格的章程,所有教职学员,无论职务、资历、贡献,在严格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方面一视同仁。1938年,抗大又正式出台《抗大组织条令》,规定了抗大的性质、任务、教育方法、课程设置等内容,使抗大的工作有章可循。该条令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约束力,对违犯纪律者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使学校的教学和生活行动达到了军事化、战斗化要求。
五是路线方法务实。求真务实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在教学实践中,抗大教员不断总结和完善教学方法,采取启发式、研究式和实验式方法,注重区分不同的教学对象;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教风,坚持教育制度适应战时需要,教学方式注重联系实际,教学内容突出抗战需要、贴合抗战这一最大实际;强调“教战结合”“学用统一”,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形式上既考虑不同抗日根据地的需要,也考虑不同文化层次学员需要。1941年,抗大又进一步归纳出“少而精”“理论与实际联系”“中国化、大众化”“革命的、批判的”四项教育原则,为学员迅速成长为抗战骨干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
论物质条件、师资配备、生源质量,今日中国军校办学条件优于抗大时期何止百倍?然而,各级干部指挥现代化战争能力不够的问题没能得到彻底解决,更有部分指挥员“离开了机关不会判断形势、不会理解上级意图、不会定下作战决心、不会摆兵布阵、不会处置突发情况”*《解放军部分指挥员‘五不会’指挥现代战争能力不够》,载《解放军报》,2016-06-16。。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从院校办学这个环节来看,在校风建设上存在严重不足无疑是其中之一。归根结底,就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军校“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局面没有真正形成,“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方针没有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导致教风僵化、学风松散和文风浮躁的现象得不到有效纠正。习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归纳总结出部队特别是领导干部中突出存在十个方面的问题,在院校中有不同程度的表现,不可避免地给校风建设造成了严重危害。
针对军队院校的校风建设问题,习主席在视察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时强调,“要牢牢扭住培育优良校风这个基础工程”*《加快建设具有我军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载《解放军报》,2013-11-06。。建设具有我军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固然需要雄厚资金、先进教学设施、高水平教学科研队伍,但优良校风同样不可或缺。好的校风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滋润着学子。
四
强军必先强校,强校必正校风。抗大办学的历史经验说明,校风正,则教员主动致力于探索创新,学员主动致力于学习研究。良好的校风是教职学员潜能的发掘机和催化剂。
(一)端正校风,要有明确的办学理念作为方向。办学理念是办学的出发点,是校风的核心和灵魂,对院校发展具有定向的作用。简言之,就是要回答一个院校存在的价值以及如何实现价值的问题。院校是军队人才成长的主渠道,在塑造未来军队各级领导人的灵魂和才干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应是军队院校的终极理念。院校发展模式的选择、组织体制的构建、课程模块的设置、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保障的实施,都应聚焦于这一理念。
(二)端正校风,要从强化价值导向着手引领。价值导向对院校的教员、学员、行政和辅助人员的价值取向具有矫正和引领的作用。具体包括:对院校使命任务定位的理解与认知,对教学岗位职责作用的理解与认知,对培养目标发展标准的理解与认知,对受训愿景和职业发展的理解与认知等。不可否认,院校风气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和制约。但是,从共产党人在黄埔军校培育军人价值观的早期实践,到抗日军政大学砥砺军人精神的光辉成就,这些例子说明,即使在最艰苦的社会环境中,只要找准切入点,找准方法,院校仍可培育具有自身特质的风气。当前,我军正在经历着深刻转型,其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新旧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和对撞,价值取向也因之而发生裂变并日趋多元。此时,院校因其育人使命更应以积极的价值导向发挥统领作用。
(三)端正校风,要有主导力量的模范践行。毛泽东指出,“一个军事学校,最重要的问题,是选择校长教员和规定教育方针”*《毛泽东选集》,第1卷,17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这一论断告诉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和教研人员是院校建设发展的主导力量,也是决定校风状况的主要因素。校风是院校的有机组成部分。校风的生命力取决于在长期实践中获得的广泛认同感和历史穿透力。学员、教员以及所有从事行政工作、辅助工作的人员,既是校风的创造者和实践者,也是校风作用的客体。校风行为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性,决定了其践行者的广泛性和整体性,不仅仅包括受训人员,也包括施训人员;不仅仅包括被管理人员,也包括管理人员;不仅仅包括教学人员,也包括行政及辅助人员。
(四)端正校风,要有依法治校的制度文化。习主席在视察国防大学时专门谈及抗大从严治校的传统,并教导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这种严的精神。他强调,军队院校“要坚持教人先正己,坚持严字当头,加大从严治教、从严治学、从严治研、从严治考力度。”*《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智力支持》,载《解放军报》,2016-05-03。从严治校的根本要求在于严格依法治校,从严本身不是目的,通过从严养成依法的制度文化。特别是在培养中高级领导干部的院校,如果能够严格依法治校,让学员在依法治军的文化环境中养成依法治军的习惯,善莫大焉。
(五)端正校风,要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我党在延安时期注重在各方面倡导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抗大的工作作风很好地体现了求真务实。对院校来说,科研和教学工作是最重要的中心工作,院校的工作作风集中表现在推进教学科研的作风上。在院校讲求真务实,关键是求办学规律之真,务按办学规律办事之实。遗憾的是,违背规律之举、规律之章在我军院校中并不鲜见。例如,抗大注重采取的“启发式”“研究式”“实验式”教学方法,在今日军队院校教学中不占主流,毛泽东从井冈山时期就坚决反对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在今天军校仍然大有市场。延安时期,毛泽东便一针见血地批评:“在学校的教育中,在在职干部的教育中,教哲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教经济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经济的特点,教政治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策略,教军事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适合中国特点的战略战术,诸如此类。其结果,谬种流传,误人不浅。”*《毛泽东选集》,第3卷,798页。毛泽东的上述论述,至今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要加强对历史的学习,特别是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学习,从历史中得到启迪、得到定力”*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95页,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今日回顾抗大办学经验,不仅仅是为了追忆先贤的卓越成就,更要继承和弘扬抗大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