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杏鲍菇菌渣为基质的双孢蘑菇工厂化高效栽培技术

2018-12-29赵书光孟华史亮李庆峰宋金俤马林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18期
关键词:菌渣栽培技术基质

赵书光 孟华 史亮 李庆峰 宋金俤 马林

摘 要:杏鲍菇菌渣富含菌丝体蛋白、纤维素等营养物质,為充分利用灌南县丰富的杏鲍菇菌渣资源,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生态农业,围绕品种选择、菇房建设、培养料发酵、播种覆土、养菌出菇等生产环节,系统开展了以杏鲍菇菌渣为主要基质的双孢蘑菇工厂化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建立健全了关键技术体系,对指导双孢蘑菇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菌渣;基质;双孢蘑菇;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8-0020-02

灌南县是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示范县和江苏省食用菌基地县,以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中心,集聚保康、香如等食用菌生产企业50余家,主要栽培杏鲍菇、双孢蘑菇等中高档食用菌品种,其中杏鲍菇企业数量约40家,年制作杏鲍菇菌包10亿多袋,产出鲜菇40万t的同时,每年产生菌渣20多万t。杏鲍菇工厂化栽培周期仅有50d左右,为实现高产,培养料中除木屑、玉米芯外,还添加了大量的麦麸、豆粕粉、玉米粉等高氮源物质,鲜菇采收的菌渣中富含菌丝体蛋白和未被吸收利用的纤维素等营养物质,以往主要作为燃料和有机肥使用,再利用效益较低。

为提高菌渣再利用效益,延伸产业链条,2015年以来,我们组成了由推广单位、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技术团队,以实施江苏省科技厅苏北专项项目为抓手,以连云港保康菇业有限公司为基地,围绕品种选择、厂房布局、菇房建设、培养料发酵、播种覆土、养菌育菇等生产环节,系统开展了以杏鲍菇菌渣为主要基质的双孢蘑菇工厂化高效栽培技术的集成和创新研究,建立健全了双孢蘑菇培养料发酵和工厂化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具有重要的生产指导意义。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栽培前准备

1.1 选择优良品种 双孢蘑菇,又称白蘑菇、洋蘑菇,菇体洁白,肉质肥嫩,味道鲜美,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食品,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喜爱。综合考虑市场需求、消费习惯等因素,从江苏蕈源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引进了W192和W2000这2个高产优质、耐水肥、菌丝爬壁能力和扭结能力强的优良双孢蘑菇新品种。其菌种特性分别是:“W192”品种生长温度范围是4~28℃,以22~25℃为宜,菌丝18~20d长满直径9cm培养皿,菌落乳白色、平整、致密度中等,气生菌丝较少;栽培上表现出耐肥、耐水和适用于粪草料培养基等特点,要求投料量30~35kg/hm2,C∶N≈28~30∶1,含氮量1.6%~1.8%,含水量65%~70%,pH值7左右;菌种播种后萌发力强,菌丝吃料速度中等偏快,生长强壮有力,抗逆性较强;菌丝爬土速度偏快,纽结能力强,出菇快,转潮明显。“W2000”品种品种生长温度范围是10~32℃,以24~26℃为宜,菌丝16~18d长满直径9cm培养皿,菌落白色、平整、致密度中等,气生菌丝比192多;栽培上表现出耐肥、耐水和耐高温的特点,要求投料量30~35kg/hm2,C∶N≈28~30∶1,含氮量1.6%~1.8%,含水量65%~70%,pH值7左右;菌种播种后萌发力强,菌丝吃料速度中等偏快,生长强壮有力,抗逆性较强;菌丝爬土速度偏快,纽结能力强,出菇较快,转潮较明显。

1.2 厂区布局与菇房建设 江苏北部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雨水较大,冬季低温时间相对较短,工厂化生产时要选择在交通便利、地势高燥、环境卫生的地方建厂。厂区布局以“U”字型和“口”字型为主,将辅料仓库、堆料区设置在西北角,向南依次是发酵区、出菇房、菌种制备区、包装车间和办公区等。培养料二次发酵库房和出菇房的建造材料主要是15cm厚的聚氨酯或聚乙烯彩钢板、10~12匹风冷机组等,菇房规格以长20~24m、宽8~10m、高4.2~4.5m为宜,其中发酵库房的通风管道直径0.5m,安装在菇房顶部,蒸汽加温管道安装在菇房两侧、距离地面0.4~0.6m处,地面要做防潮硬化处理。

1.3 生产原料准备 一是挑选无绿霉、链孢霉等杂菌污染的杏鲍菇菌包,利用菌包粉碎机去除塑料袋,并将袋内培养料粉碎成颗粒状;二是准备稻草、新鲜的肉牛牛粪及过磷酸钙、石灰等辅料备用,生产用水应符合城市生活饮用水标准,用自来水或净化处理的深井水。

2 培养料配方

试验中,根据原料特性、发酵设备、生产工艺等因素,设计了3个培养料配方:(1)杏鲍菇菌渣110kg、石灰1.2kg,含水量65%,pH值自然;(2)杏鲍菇菌渣100kg、牛粪10kg、石灰1.2kg,含水量65%,pH值自然;(3)杏鲍菇菌渣100kg、稻草10kg、过磷酸钙0.4kg、石灰0.8kg,含水量65%,pH值自然。通过对比分析生产成本、鲜菇产量等指标,确定配方2为优势配方进行工厂化生产应用。

3 生产工艺流程

主要工艺流程如下:培养料混合→建堆→室外一次发酵→填装层架→室内二次发酵→层架转移→播种→覆膜养菌→揭膜→覆土→出菇管理→采收。

3.1 培养料混合建堆和室外一次发酵 首先,按照配方和生产要求量取所需原料,用铲车将菌渣等基质混合均匀后建堆,要求堆高1.2~1.5m,堆宽2~2.2m,长度依据料场而定;其次,喷淋清水至堆料下面淌出水为宜,夏季每隔1d翻堆1次,冬季每隔2天翻堆1次,当基质转成深褐色结束“一次”发酵,全程约8~10d。

3.2 填装层架和室内二次发酵 首先是填装层架,双孢蘑菇出菇层架由上下2个部分组成,下层架共4层,上层架共3层,底层距离地面0.3m,层架规格是长1.2m、宽1.2m、层间距0.4m,层架上面铺设黑色遮阳网,四周围栏高度为20cm,用铲车将一次发酵培养料装填至出菇层架上,每层装填湿料约55kg,填料厚度高于四周围栏5cm,料面要平整;其次,将填好料的层架用叉车移至发酵库房内,利用喷雾装置补充培养料水分至65%~70%,密封库房门窗自然升温,夏天16h左右料温可升至60~65℃进行巴氏消毒1d,冬天升温要24h;再次,巴氏消毒后进行快速通风换气,24h内将料温降至50~55℃,以后自然降温,每隔24h通风2h,待室温降至35~38℃、料温40~42℃、无氨味时结束二次发酵,全程约6~8d。

3.3 层架转移 用叉车将發酵后的层架转移至出菇房,将4层的层架放在下面,3层的层架放在上面,自地面到屋顶共计7层,层架之间的走道宽度为1m,两侧层架距离墙面不少于0.8m,便于喷水、采收鲜等操作。出菇房的通风换气管道直径0.25m,安装在层架上方的屋顶上。

3.4 播种和覆膜 首先,在播种前检测培养料含水量,适宜含水量为64%~66%;其次,挑选无污染的双孢蘑菇适龄麦粒种,每平方米用种量为0.3kg,用手工或机械方式把菌种破碎成颗粒状;再次,取2/3菌种量撒在料面上,用钉耙将其翻入培养料中,再将剩余的菌种撒播在料面上;最后,覆盖有微孔的无雾滴薄膜,关闭门窗维持室温22~24℃、空气相对湿度65~75%、CO2浓度1600μL/L以下、避光环境条件促进菌种萌发,若料温超过28℃时应及时通风降温以防“烧菌”。

3.5 揭膜和覆土 播种后第6~8天菌丝基本“封面”时将薄膜揭掉,逐渐加大通风量,促使菌丝整齐往下吃料,再经过15~20d菌丝即可吃透培养料;当大部分料面菌丝开始吐黄水、菌丝变粗发白,手拍料面有整体振动感时进行覆土,以含水量65%左右的腐熟草炭土4~5cm厚为宜。覆土后料温维持24~25℃、空气相对湿度85%~90%,10~15d菌丝可达到覆土层表面。

3.6 出菇管理 当菌丝布满覆土面层50%以上时喷结菇水,以土层吸足水而不漏料为宜,并加大通风量,促进菌丝纽结。当菇蕾长至黄豆大小时喷出菇水,促进子实体长大。子实体生长期间,保持室温14~16℃、空气相对湿度85%~90%、CO2浓度1500μL/L以下的环境条件,床面喷水遵循“间歇轻喷勤喷、菇多多喷、菇少少喷、前多后少”的原则,要正确处理好喷水、通风、保湿三者关系。

3.7 采收 一般现蕾后5~6d,菌膜未破裂、菌盖直径3~5cm时,采用旋转上提法及时采收。第1潮菇采收结束后及时补水和养菌,4~6d后开始采收第2潮菇,依次生产。

4 结论

以杏鲍菇菌渣为主要基质的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中一般采收3~4潮,培养料可采鲜菇15kg/m2以上,扣除原料、人工、水电等生产成本,纯利润约50元/m2;鲜菇采收后的下架料被有机肥厂以80元/t左右的价格收购,加工成基质,用于花卉苗木、蔬菜等生产。可见,该生产模式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极为喜人。

参考文献

[1]杨和川,谭一罗,苏文英,等.杏鲍菇菌渣综合利用研究进展[J].食药用菌,2018(3):166-168.

[2]黄毅.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实践[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288-317.

[3]王春宝.中国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的现状及技术难点的破解[J].食药用菌,2015,23(6):337-339.

[4]金巧玲,顾建芹,李永梅,等.工厂化生产双孢蘑菇培养料的技术研究[J].食用菌,2012(6):22-23.

[5]倪栋,杨洁,刘琛,李静,等.杏鲍菇菌渣循环利用栽培双孢菇试验分析[J].中国园艺文摘,2015(8):21-23.

[6]范育明,焦敏,张立伟,等.利用杏鲍菇菌渣为基质的草菇工厂化周年栽培关键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7(8):172-174.

[7]高传清,傅西秀.杏鲍菇菌渣高效栽培双孢蘑菇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J].乡村科技,2016(23):28-30.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菌渣栽培技术基质
机插秧育苗专用肥——机插水稻育苗基质
金银花扦插育苗基质复配及验证
抗生素菌渣(危废)减量化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不同栽培基质对一品红扦插苗的影响
我国抗生素菌渣资源化研究新进展
微生物菌渣管理分析
抗生素制药菌渣的处理技术探究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