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2018-12-29武晓君
武晓君
摘要:吉林省作为全国第一批试点的省份之一,在短短的十几年的时间内,村镇银行得到了长足发展,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本文以吉林省村镇银行为研究范本,分析其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风险,为村镇银行风险管控提供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建议,从而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研究,为解决“三农”金融问题提供帮助。
关键词:村镇银行;风险;对策
一、吉林省村镇银行发展现状
2006 年 12 月 20 日,银监会提出以吉林、四川等 6 个省(区)的农村地区为试点建立与发展村镇银行,在短短的十余年的时间内,吉林省村镇银行得到了长足发展。截至2017年12月,吉林省共成立66家村镇银行,其分布情况如下:长春市13家,吉林市 9家,延边地区 8 家,白山市6家,通化市6家,辽源市 5 家,四平市6家,松原市 5家,白城市5家,公主岭市2家,梅河口市1家。其发起银行以中小商业银行为主,包括:吉林银行、九台农商行、延边农村商业银行、长春农商行、辽源市城市信用社、榆树农商行、包商银行、内蒙古银行、民生银行、哈尔滨银行、南昌银行、吉林舒兰农商行、浦发银行、吉林蛟河农村商业银行、北京银行、民生银行、哈尔滨银行、通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中国银行。各家村镇银行注册资本集中在 2000 万元-5000 万元之间,十年间资产总额迅速增长,截至2016年末总资产规模达到 176,250万元,其累计发放贷款总额为3,019,678万元。随着吉林省村镇银行迅速发展,极大地缓解了涉农贷款难的问题,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二、吉林省村镇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
吉林省村镇银行面临着金融机构共同存在的主要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但由于吉林省村镇银行成立较晚,具有规模小,竞争力偏弱的特点,其风险又存在着特殊性。
(一)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大部分是银行员工没有按照银行具体章程办事,或者由于系统、员工、外部事件造成的间接、直接损失风险。[1]吉林省村镇银行竞争实力与盈利能力不高,其薪资、福利水平与竞争对手相比偏低,对于高学历、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吸引力不足,员工文化程度偏低。截至2017年末,吉林省村镇银行从业人员总数为4,881人,其中高中及高中以下学历从业人员占1.41%,大专学历占47.48%,本科学历占49.28%,硕士以上学历仅占1.83%。同时员工以刚毕业的大学生为主,从业经验不足,经验丰富的高端从业人员匮乏。现有员工所学专业分布为:金融专业所占比例为4.66% ;会计专业的比例为9.66 %;法律专业比例为1.16%;计算机专业比例为2.50 %;中文专业比例为1.66%;企业管理专业比例为1.08 %;市场营销专业比例为0.83%;其他专业比例为 78.45% 。从专业分配情况来看,金融专业人才、管理人才极度匮乏。由于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员工风险意识不强,很难认识到操作不当而引发的风险,所以导致吉林省村镇银行操作失误率明显高于其他商业银行。
此外,其内控制度也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存在一人多岗,人员配备不完善的业务漏洞,严格的内控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制约了其内部监察机制,操作风险与同行业相比较高。
(二)流动性风险
通过对村镇银行和商业银行准入门槛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村镇银行注册资本的准入门槛远远低于商业银行。吉林省66家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在2000万以内(含2000万元)的共有 18家,占吉林省村镇银行比例的 27.27%;注册资本在 2001万-4000 万区间内的共有 18 家,占比为 27.27%;注册资本在在 4001-6000 万区间内的共有 17 家,占比为 25.76%;注册资本在6001 万-8100 万区间内的共有3家,占比为 4.55%;注册资本在8101 万-1亿元区间内的共有 8家,占比为 12.12%;注冊资本1亿元以上的村镇银行只有 2 家,占比仅为3.03%,分别是九台龙嘉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亿200万和吉林丰满惠民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亿元。可见吉林省村镇银行注册资本集中于6000万元以下,占比达到80.3%,注册资本与资产规模较小,与竞争对手相比差距较大,同时吸储能力较弱,存贷比指标与同行业相比又远远偏高,流动性风险偏高。吉林省村镇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仅注重存贷比、流动性比例、拆借资金比率、超额备付金率等,形成内部监控水平偏低,外部监管不严的局面。
(三)信用风险
吉林省村镇银行业务品种单一,以传统的存贷款产品为主,其贷款对象主要是小微企业和农户。对于农户贷款以信用贷款为主,采用多户联保的方式,担保物的缺失,加大了村镇银行的信用风险。同时农村信用体系尚不完善,农户信用意识较差,村镇银行很难与其进行信用互动,信贷员在贷前审查无法准确分析担保人的偿还能力和借款资金的用途,从而提高了贷前审查的难度,降低贷款的质量。此外,吉林省村镇银行的贷款虽然具有“金额小,数量多”的特点,但是其资产规模相对较小,对不良贷款的承受力较差,因此信用风险更高。
(四)市场风险
吉林省村镇银行起步时间较晚,没有开展外汇、贵金属、衍生品交易等业务,所以面临的市场风险主要是利率风险。近几年,由于我国大力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银行业的利润空间不断萎缩,尤其是在央行2015 年 10 月份放开存款利率的限制之后,吉林省村镇银行为了增强吸储能力,被迫一再提高存款利率,成本的增加,再次放大其市场风险。
三、提高吉林省村镇银行风险管控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外部环境
1.加强政策扶植力度
设立村镇银行的初衷是为了进一步丰富农村金融体系,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实现这一目的,提高村镇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应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建议吉林省各级政府、人民银行、银监会,为发起行和村镇银行给予税收优惠,提高财政补贴金额,对农民贷款给予贴息,降低存款保证金率,降低支付结算通道服务费用,真正起到扶持、引导和监督的作用,对于村镇银行的良性发展提供坚实的外部保障,促进农村金融的稳步发展。
2.积极推进吉林省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评估体系,是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巴塞尔协议有关规定建设的,对城市居民、企业、事业单位的信用状况做了详细的记录。但是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相对滞后,吉林省以九台、榆树等地区为试点,推行农村金融改革,建设农村信用体系,但是建设速度缓慢,收效甚微。如若大幅提高村镇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必须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建议建立统一农村信用信息数据库系统,实现信用信息共享机制,重点完善企业及青年、妇女、村官等重点人群融资的信用推介机制。
3.完善外部监管体系
完善针对吉林省村镇银行的监督管理体系,强化监管意识,建立强而有力“三方”的外部监管体系。首先,从政府及监管机构入手,细化监管制度、指标与职责,加强对村镇银行的监管。其次明确发起行的权责,强化发起行的监管义务,实现发起行对村镇银行的严格监控。最后,加强其内部信息的披露,引入外部审计机构,对其内部的财务状况进行审查,增加外部审计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实现监管机构、外部审计机构和发起行三方共同监管,降低吉林省村镇银行的经营风险,保证其平稳发展。
4.积极发展农业保险体系
吉林省村镇银行涉农贷款,在担保物缺失的前提下,为降低其风险,可以效仿发达国家大力推广农业保险。通过农业保险,分散风险偿,提高村镇银行和农户的抗风险能力。同时建立健全配套的政策补贴机制和银、保合作互惠机制,通过实施保费补贴政策和投保者贷款优先的举措,鼓励农民积极投保。
(二)改善内部环境,提升自身竞争力
1.树立品牌意识,提高社会知名度
村镇银行设立时间短,品牌号召力、社会认可度低。吉林省村镇银行应明确“立足城乡,服务三农”的理念,打造鲜明的企业文化,树立企业品牌形象,提高知名度。首先,对内提高自身竞争力,结合自身优势,不断设计与创新富有特色的农村金融产品,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其次,对外注意自身包装,设计具有高识别度的品牌形象,包括企业标识、网点装修、牌匾的设计,积极利用各种媒体,加大企业宣传,不仅包括广告,还要注意引导社会舆论,逐步提高村镇银行的社会知名度和社会地位,促进村镇银行健康发展。
2.建立健全严格的内控机制
吉林省村镇银行要实现平稳、良性发展,首先要从内部着手加强风险防控,完善内控体系的建设。首先,加强员工风险防控意识,强化风险教育,营造良好的企业风控文化,并将风控责任落实到每一的岗位、人员,并与绩效考核相挂钩。其次,提高风控部门管理水平,加强对每一个风控点的监督与考核,并能及时预警,降低企业风险。最后,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推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提升风险预警能力。
3.强化人力资源建设,提高员工素质
为切实提高村镇银行员工素质,建议要大力发展在职员工的培训机制,针对不同的岗位和不同层级的员工,定期培训包括职业能力培训和综合素质培训,并鼓励现有员工参加各类相关的在职学习和职称考试,与薪酬福利和晋升相挂钩,形成长效机制,提高其自身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提升自身素质。其次,建立一套科学的薪酬机制,提升薪酬福利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高端专业人才。最后,加强与高校合作,定期举办高校名师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并与高校合作创立订单班,提前锁定与培养自身所需人才。
4.创新贷款产品种类,拓宽抵押、担保物种类
为降低吉林省村镇银行的信用风险,其应该积极探索与创新贷款产品,丰富抵押、担保物种类,弥补农户贷款抵押物缺失的不足。由单一的联保贷款模式,尝试建立“土地经营权+联保”、“土地经营权+地上附着物”、“土地经营权+大型农机具”或“大型农机具+联保”等组合抵押担保贷款融资模式,还可以以农村地区的财政补贴为抵押进行贷款创新。
參考文献:
[1] 裴海金.操作风险对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2(23).
[2] 胡水强.深圳龙岗国安村镇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湖南湘潭大学,2014.
[3] 李芊池.村镇银行发展与风险防范研究[D].河南大学,2014.
[4] 刘朋.从美国社区银行的视角看我国对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J].现代商业,2015(21):157-158.
[5] 李颖,王颖.中国村镇银行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3(17):110-115.
[6]郭得恩.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知识经济,2015 (1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