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导师制的本土化困境和改善
2018-12-29史婧琦武梦琦尹曦董丹丹
史婧琦 武梦琦 尹曦 董丹丹
【摘 要】南京审计大学于2014年进行了书院制导师制改革,形成了书院制与导师制并行的模式。但源于牛津大学的导师制在本土运行中仍存在导师资源匮乏、制度定位不清和形式主义严重等问题。论文以我校导师制为研究对象,并以书院制下的导师工作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方法,探索本科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案。
【Abstract】Nanjing Audit University carried out the collegiate system and tutorial system reform in 2014, and has formed the parallel mode of collegiate system and tutorial system.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localization operation of the tutorial system, which is originated from Oxford University, such such as the lack of tutorial resources, unclear system orientation and serious formalism and so on. The paper takes the tutorial system of our schoo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akes the tutorial work under the collegiate system as an example, through the methods of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utorial system of our university is explored, and some solutions are put forward.
【關键词】本土应用;南审;书院制;导师制
【Keywords】localization application; Nanjing Audit University; collegiate system; tutorial system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8)10-0097-04
1 引言
导师制起源于十四世纪英国的牛津,发展于十九世纪各大院校,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起源于唐代的书院制是我国古代私学教育发展的最高形态。近年来国内陆续有高校尝试将书院制与导师制并行。西安交通大学规定大学一、二年级的全体学生入住书院,书院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与礼仪规范做了严格细致的规定,书院导师和学生同吃同住,随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大连理工大学伯川书院的第二课堂,引导学生读书、实践、锻炼,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学生义工劳动、体育锻炼、实践活动等,促进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成长,提倡学生自我管理与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自立、自觉能力。中国海洋大学行远书院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开出六门跨越学科及时空的博雅课程,邀请国内外名士大家为学生讲学传道,并汇编成《行远之道—讲座实录》,使不能前往讲座的学生也能获得启迪和感悟。[1]
2013年学校通过对南审毕业三到五年的校友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在大学期间,人文素养与应用能力的缺失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存在很大的制约与阻碍。南京审计大学党委认为,单一的财经类院校,学生所涉及与接触的范围全都与专业相关,导致毕业学生职业发展后劲不足。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提高人文教育的关怀,借鉴了西方大学住宿学院的做法,也承袭了中国书院的古老传统,进行书院制和通识教育课程改革,使书院制与导师制并行。学校打破了传统的二级学院学生管理模式,实行“双院”协同育人:学院负责专业知识的传授与创新,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和学术指导;书院则打造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交往的社区,着力推进通识教育。同时为了增加学生的软实力和人文素养,实现跨专业的多维度教育,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更新和修改,加入了《唐宋诗词》《中国哲学》及《法学通论》等通论课程,导师配置体系也从专业班导师和番号班导师双体系导师模式改进为通识导师和专业教育导师的形式。[2]
2 南审书院制下导师制的发展
书院导师分为常任导师(辅导员)和通识导师、公共基础课导师、就业导师和社团导师五类导师。常任导师负责关注学生生活,身心健康,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其他四类导师是书院从学校选聘的,面向书院全体学生,可以给学生提供多方位的帮助。
通识教育导师主要开展经典阅读与读书小组指导、通识教育微课程与专题讲座等工作,尤其侧重专业教育之外“通”的引领与指导,如给学生开设通识教育特色讲座,包括中华传统经典导论、大学生发展导论、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等课程;指导学生参加通识系列竞赛项目(包括“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创新、创意、创业”挑战赛等);开设国际视野、人文历史、法制安全等十一个模块系列微课堂,全面提升第二课堂活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突破了专业的硬性划分,通过多样化选择,培养学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与创新精神。[3]
公共基础课导师负责专业学习指导讲座,如英语数学计算机学习方法、英语沙龙、数学兴趣的培养等;负责各类考试指导、公共基础课学业支持,如全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全国和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辅导以及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等在内的数学课程的辅导、答疑和学习指导工作等。
就业导师主要承担书院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就业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完成书院和二级学院分配的职业生涯规划课和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工作;指导学生制定成长成才规划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给非毕业班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资源和实习岗位信息等。[4]
社团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社团的实践指导、社团工作计划、竞赛项目和社团活动外联支持以及社团其他活动的策划、组织与开展等指导工作,根据社团类型指导社团积极开展各类专题沙龙活动、素质拓展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学术科研活动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校内外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除以上五类导师外,学校还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增添了学长导师制度,在开学前选拔并培训两到三名由高年级学生担任每个番号班的助辅,以同辈互助的形式在入学前为新生提供包括学业及生活上的全方位的指导和帮助。在新生开学初期,助辅为组建新的集体,熟悉校园生活、课程和社团推荐提供了不小的帮助,减轻了辅导员的很多压力。
学校的四大书院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创新,又开展了多种多样具有书院特色的导师活动。如英语角:由导师牵头联系国际学院的留学生,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在感受国内外文化差异的同时,提升了学生口语水平,开阔了视野。经典导读活动:学生在导师推荐书籍中找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成立以导师为中心的读书小组和读书会,并将感想以读后感、PPT或话剧的形式进行展示,最后由导师进行优秀团队的评比。影视经典:每个星期书院导师都会挑选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励志青春电影,如《穿普拉达的女王》《风雨哈佛路》《芳华》等,于周五晚上在泽园书吧和同学一直观看,分享感悟。在观看电影中,导师和同学畅所欲言,对电影中的情节人物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不仅导师对学生的思想状况有了更具体的了解,而且拉近了和同学的距离,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师生互动平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5]
3 南审导师制实施困境
南京审计大学实行的书院制下的导师制度虽然是导师制本土化的一次创新性尝试,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兼顾通识教育,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为导师制本土化开辟了新的道路,但依旧存在很多问题:高校大规模扩招使高等教育迅速向普及化进军,各高校的师生比趋于与高中无异,使得教师几乎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对学生实施“个别化的”“非正式的”课下交流或“私人订制”指导的问题,使导师制的效果并不是那么尽如人意。
本次调研人员走访了南京审计大学的72位导师,其中常任导师(辅导员)10人和通识导师16人、公共基础课导师40人、就业导师2人和社团导师4人得出了如下数据:只有44.4%的导师对于导师制开展以来的工作效果感到满意,有13.9%的导师表示极不满意,而有41.7%的导师表示导师制的展开对工作效果没有影响。笔者通过调查问卷及采访的形式了解到,目前南京审计大学实行的书院制下的导师制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具体如下:
3.1 书院与学院分工不明确,形式大于实质
南审目前规划发展的“双院联动”的管理体系,实际上只在书院与学院的领导层中进行了有限交流,对于初步发展中的“双院联动”管理体系不仅在理论上存在一定困难,在现实执行中也存在较多问题。首先,实行“双院联动”的初衷是希望对学生达到“1+1>2”的有效管理,但同时又难免会陷入双重管理的弊端,即双重领导等于没人领导;若“双院联动”下对学生问题的解决导师和辅导员互相踢皮球,那么只会让学生管理更加混乱。其次,书院辅导员与专业导师的职责划分无论再怎么清晰,只有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遇到问题可以直接自动反应找到相应的导师解决问题才算成功;但是如果仅仅是通过讲座、宣传页等浮于形式的方法,学生应付了解,在遇到问题时还是一股脑找辅导员解决,那么还是起不到“双院联动”的效果。最后,虽然在学生管理上,南审力求做到“双院联动”,但在考评工作上依旧是书院与学院分开的旧模式,两份问卷相似的问题设置,不仅不能形成导师与辅导员在学生工作方面质量与效果的对比,而且在多重问卷的压力下,学生往往应付草草了事,甚至托付别人完成,起不到考评的效果与改进的目的。
3.2 导师职责不明确
目前学校正在推进“双院联动”。但不是每一个导师都是即属于书院又属于学院的,书院有很多外聘导师,既有校内的也有校外的。但笔者采访了解到学院与书院基本是没有联系的,很多老师表示在书院制建成前后自己的工作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导师工作基本上还是解决同学们的专业问题,学生学业出了问题,导师会去找任课老师了解情况,一般不会联系书院,而学生在书院的表现情况,生活等方面的问题一般也不会反馈给导师。很多学生会在需要确定发展方向、定位的时候找导师咨询,但导师对多数学生的生活,性格方面了解不是很透彻,很难给出合理正确的指导。
导师对自己的工作内容了解不透彻,对于导师制与书院制了解不足也是无法使两者完美并行的重要原因。近三分之一的导师表示自身对导师工作存在不太了解的地方,甚至有部分老师认为取消导师制反而对学生发展和老师工作更好,可见不少老师对于导师工作内容、重点、意义、重要性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同时,相当一部分导师目前并没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完成导师工作,导师工作量大并且还有其他事情要处理,应接不暇。
3.3 学生与导师沟通频率较低
就调查情况来说,学校只有一半左右的导师一学期开展导师工作多余四次,甚至有小部分导师没有开展过导师工作或导师工作仅停留在一学期一次的班会,有机械消极完成学校任务的嫌疑。对于学生来说,导师存在感不强、作用不明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导师开展工作频率太低。导师开展工作的形式比较丰富,但大多数导师的指导是通过微信,qq等网络手段,现实生活中沟通较少,这种方式虽然形式较为灵活方便,但对于全面了解学生仍有欠缺。
3.4 导师工作考核标准不明确
对于导师工作的考核,学校要求主动联系学生,但是具体形式,联系次数,学校沒有给出硬性的标准,且考核并不及时正式。同时,考核有时并不准确,像跨书院咨询,电话咨询,私下里的谈话这些情况,工作量都很难被记录下来。而学院和书院多批次、大题量的问卷调查,使得学生很难认真对待这些调查问卷。不少老师表示分等级的适当的奖惩措施会对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有所影响,会激励导师多和学生联系。
4 导师制本土化的改善措施
学校关于书院制下导师工作的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要想让学生意识到这种管理方式的转变,鄙弃旧的“有事就找辅导员”的处理问题思路,完美融合到学院与书院的“双位一体”的管理体系,需要校方再进一步深入探讨学院与书院的通力合作的办法,使师生间建立有效的双向联系。[6]
4.1 学院与书院紧密联系,实行双院联动
学院侧重学业专业,书院侧重通识教育,但两者应有联系,共同促进学生发展。每个同学的导师和辅导员应及时联系,共同根据学生的学业、兴趣、性格等多方面有针对地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确立发展方向,未来规划。
第一,导师应与辅导员在学期初共同为学生制定学期任务,并在学期末共同验收,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及时向导师寻求帮助。
第二,导师与辅导员相互促进补充,及时交流,多方面了解学生需求,有侧重地对学生提供指导帮助。
第三,学校可以考虑组建导师组,为每一位导师配备若干名研究生助导,配合导师工作。
研究生与学生之间年纪相仿,容易亲近,并且可以与本科生分享经验,有助于减轻导师工作负担,更好展开工作。研究生所学的知识内容比本科生更加深入,也在平时协助硕导的工作中有了初步实践,可以帮助大三大四面临择业和考研的毕业生如何熟悉和应用知识,并给予一些考研经验和择校建议。
4.2 组织导师认真学习有关导师制、书院制内涵,明确工作职责
导师对学生的指导不仅仅局限于专业学习,更为重要的是学习能力、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激发学生的潜能,使之真正养成主动思考、分析问题、批判性思维这些最为重要的终身学习能力。导师工作压力大,兼顾教学与科研,作为学科发展的中坚力量,导师应当注重科研,但绝不能因此敷衍对学生的指导,导师应平衡多重角色,不可偏废其一。
一是,学校应组织导师认真学习有关导师制、书院制内涵,定期组织导师研讨会,对学生问题进行归类整理讨论。
二是,请有丰富学生工作经验、工作成果被广泛认可的优秀导师开展交流会。
三是,新上任导师要在有经验的导师身边学习一学年,通过其他导师审核测评,才可以独立担任导师工作。
4.3 合理搭配师生组合,提高沟通效率
导师工作达不到预期目标,很多时候与导师自身素养并不直接相关,过大的师生比,再加上本科课程设置较多较散,在本科教学方面导师们往往是负荷过重,这种状况下,急需要改变调整导师的工作内容及工作开展方式:
一是,改变死板固定的师生搭配,成功的导师制依赖于师生之间的默契,性格,兴趣的一致性,“一选定终身”或由学校强制分配的做法缺乏十足的合理性,建议学校允许师生经过一定时期的配合后进行二次互选,最终形成“黄金搭档”,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主动联系导师的积极性,也可以使导师工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按专业班级和宿舍统一分配导师,不仅不能让每位导师“物尽其用”,而且没有经过相互沟通磨合硬凑在一起的搭配很难持久,达到“双赢”的效果。很多导师都表示由于分配的学生质量、学习水平分布极其不均,导师的任务数量也有天壤之别,极其容易引起导师间的不平衡。
二是,导师应与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沟通交流,如学术沙龙,谈心交谈等,利用QQ、微信等媒介,减少距离感,成为学生的朋友和生活学业上的顾问。
三是,学校可以推动导师经常走进学生宿舍,或在站区建立茶话室,导师可以定期在茶话室轮值或找学生约谈,以期有更舒适的谈话氛围。
4.4 完善导师考核机制
学校应完善导师考核机制,虽然如电话咨询,私下谈话等形式的工作很难被记录下来,但对于导师工作应有硬性的最低标准。
一是,学校可编制导师指导记录表,记录导师每次指导的时间、地点、形式,并在学期末或新学期初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如完成的论文、参加的竞赛、实践活动、研读的数目等。
二是,学生与导师定期进行互评,并将导师指导记录与成果作为对导师的奖惩依据,以提高导师工作的积极性。
三是,导师定期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任务并进行检查和批阅,如学生报告学习情况,进行研讨会,小论文创作等,学校将其统一归档保存,作为工作记录,同时也有助于导师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彼此更加熟悉。
【参考文献】
【1】杜智萍.牛津大学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模式探析[J].大学教育科学,2006(06):50-53.
【2】黄信瑜.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实践反思与改革创新[J].江苏高教,2016(05):61-64.
【3】宁宏.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几点思考[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1):10-11.
【4】陶珠.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探讨[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02):57-60.
【5】柯昌万.西安交大:书院成为本科生教育的“第二课堂”[J].中国教育报,2007(10):16.
【6】何齐宗、蔡连玉.本科生导师制:形式主义与思想共识[J].高等教育研究,2012(01):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