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组合作学习对教学的重要性
2018-12-29王新如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合理编组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形式新颖,对学生参与团体活动具有促进作用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积极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小组成员之间不断地鼓励和进行良性的竞争,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某种程度上也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构建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习小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小组内成员的学习状况和相互之间的关系都将直接影响到小组的整体。因此,教师在构建学习小组的时候应该格外注意结构和成员的分配情况。小组内的人数以4~6人最佳,人数太多会对小组内成员发挥个人能力产生阻碍,而人数过少则不利于学生之间的充分交流和合作学习。同时,小组内的成员应该是流动的,教师应该通过制定一个固定的周期来进行人员流动或者小组重组,以此来提高学生们的合作学习兴趣。
二、重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的组织
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有效,主要根据小组的整体组织情况来评定。所以,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要求,根据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分组以及内部分工,同时也要对小组内部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进行处理,使学生积极地完成小组的作业,调节小组整体的学习状态,使学生积极高效地学习。
(一)合理地进行分组
合理地进行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第一步。在组建小组的时候,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习成员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分组,分组条件可以参考每位成员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性格以及个性化的差异。有时为了让一个小组能够尽快地融合为一个整体,教师可能会将同种类型的学生分到一个小组内,这种分组类型称为同质分组;教师也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学习成员构成一个学习合作小组,这种分组类型称为异质分组。同质分组能够给同种类型但不同层次的学生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或者提出不同程度的学习要求,以此来提高不同层次小组成员的成绩;而异质分组可以让不同类型、能力以及性格的学生互相学习、竞争,促进每位小组成员的进步和发展。
(二)组织管理要合理
学习小组的组织bDlBZWtaXGFrflorSD9ZlIrC3RY6tB6+Y6Qvt4TE+Xw=管理问题主要是指小组内部的分工,小组内部分工是否明确也直接决定了整个小组的学习情况。刚组建小组的时候,可以通过教师的管理来实现小组内部的合作学习,但是这并不是长久之计,在以后的学习合作当中必须要推举出一个小组长,以解决组内的管理问题。
(三)强调人人参与
虽然小组是以一个整体的形式进行学习,但是小组内部每位成员的进步才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小组成员的发展同样重要。小组内部的成员应该在教师提出问题时代表小组整体进行发言,通过积极发言或者对教师提出问题来锻炼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这种学习方法针对所有小组成员,因此,小组内部的每个成员都应该参与到这种交流活动中。
三、尽量做到师生互动
英国一位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曾经提出一个观点,他认为可以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或者相处情况来判断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的互动情况。倘若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单向交流后取得的成绩更好,则教师与学生之间保持单向交流对于学习成绩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反之,则应该采取双向的交流形式。
双向交流这一授课形式以教师为课堂中心,课堂上的所有成员都与教师保持着互动和交流,小组合作学习就是这种教学方式之一。
(一)个体应学会独立思考
在开展小组讨论之前,教师先让小组内部的每个成员进行独立思考,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和讨论,组内的成员将自己的看法传达给其他成员,最终形成一个统一的看法。
(二)设置层次性的问题
在每个小组进行激烈的讨论时,教师应该积极地参与到各个小组的讨论中,通过对每个小组的了解来把握多数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和理解程度。当发现学生对某一问题迟迟无法得出统一的意见时,教师应该通过设置一些富有层次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使学生一步步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评价小组意见
每个小组发言结束后,教师应该对每个小组不同的发言进行评价,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积极提问和倾听的良好习惯,同时学会师生之间要相互尊重。只有这样,才能够增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了解程度,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让每个小组内部的成员都得到表现的机会,在小组内部的交流中积极地交换意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方式,还可以培养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感情,更加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