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策略知识的运用探微

2018-12-29何玉芳

家长·下 2018年7期

在新课程改革中,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变得越来越重要,其目的是提升小学生写作的能力,而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写作教学,并且在开展写作教学时注意写作策略知识的有效运用。只有发挥好写作策略知识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写作策略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解决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实施课程改革以来,随着新课标的要求,很多教师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写作进一步放权,减少了干预,使得学生有了更多发挥的空间,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可写的内容确实增加了,但很多学生的作文变得内容空洞、缺乏明确的中心。究其原因,小学生缺乏生活经验与阅历,分析能力与观察能力普遍匮乏。因此,教师在开展语文作文教学活动时必须教授学生一定的写作策略知识,使学生对于写作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形成正确的认知,并掌握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策略,从而有效地提升写作能力。与此同时,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还要不断地引导学生提高观察能力,不断累积并丰富自身的写作素材,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发展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当前,学生无法提升写作能力的最大阻碍就是他们无法有效运用写作策略知识。所以,在开展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这一实际问题帮助他们制定科学而有效的写作计划,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写作的训练,促使学生们根据教师的指导及时优化并改进自身存在的问题,养成良好的习惯,不断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策略知识的有效应用

(一)传授学生有效的写作方法

在传授学生写作策略知识的过程中,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教会学生各种作文类型的写作方法,这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最有效的方式。比如,在指导学生进行《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的写作时,教师便可引导学生对写作对象的外貌、心理以及行为进行细致的描写、刻画,并教授学生描写、刻画人物外貌、语言、行为的方法,帮助学生塑造出更具真实感、感染力的人物形象。当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还要对他们的作文进行认真的批改,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们的写作水平。

(二)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进行写作

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想训练并提升学生们的写作能力,还应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引导学生在小组成员的交流探讨和互相帮助中激发彼此的创造性思维与创作的灵感,筛选合适的写作素材,选用合适的语言进行写作,从而创作出更优秀的作文,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比如,在写一篇以“春天”为主题的作文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让学生进行写作。首先,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向学生展现春天的美丽景象,然后让学生们在小组中展开交流和探讨,在交流中激发出学生们的写作灵感,然后选择合适的写作素材,并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多媒体中展现的美景,这样既提升了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又增强了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采用提纲策略进行写作

提纲写作是写作策略知识中一项重要的策略。 “提纲策略”就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先根据自身的想法以及写作的要求列出作文的提纲,然后再选择合适的素材、适宜的语法和语句进行内容的填充。采用提纲策略进行写作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写作策略,能使学生准确把握写作的内容,不偏离写作的轨道,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在应用提纲策略进行写作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应遵守的要求:一是提纲的内容必须清晰,二是提纲必须有层次感。只有遵守这两点要求,才能不断延伸、拓展学生的写作思维,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与水平。比如,在引导学生写《最崇拜的人》这篇作文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明确自己崇拜的人是谁,然后再引导学生利用提纲法将崇拜他的原因一一列举出来,最后再进行内容的填充,这样,一篇作文就轻松地完成了。

(四)采用草稿策略进行写作

草稿策略在我国文学史上应用的历史十分久远,在古代的科举考试中就已经运用了草稿策略。对于小学生,特别是初学写作的小学生而言,采用草稿进行写作,能让他们自由地进行思考和创作,具体做法是:先在草稿纸上写下大概的文章内容,然后对其中无用的部分予以删除,对不合适的内容及时进行修改,从而保证作文的质量。在实际的应用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养成写作文前先打草稿的良好习惯,这样能帮助学生理清写作的思路,同时还能帮助他们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字、词、句,减少并尽量避免在文章中出现词句和语法方面的错误。

三、结语

随着新课改对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师开始在教学中向学生传授写作策略知识,收到了很大的效果,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水平。因此,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探索更多、更好的写作策略知识,并寻求创新应用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