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2018-12-29刘虹铄
音乐在小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主要课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小学音乐教学也在逐渐走向现代化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展现音乐教学的目的。想要提升音乐教学效果,就要重视学生对音乐的体验,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从而提升小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
音乐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音乐是一门艺术课程,在学生的生活中增加音乐教育,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还能增加学生对美的认识,提升学生对世界的认知能力。音乐最重要的是可以给学生带来快乐,让学生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作为音乐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音乐技能和兴趣的培养。当前,小学音乐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不断地改革和进步。
一、重视学生对音乐的体验
在长期的音乐教学实践中表明:要掌握音乐情感,需要学生进行音乐体验。在音乐情感体验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为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音乐,还可以给学生简单介绍音乐的创作背景和关于作曲家的介绍等。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需要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音乐的兴趣。首先,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听觉,让学生通过听来感受音乐。想要达到良好的效果,音乐教师还可以通过音乐活动来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
例如,在《拍皮球》教学中,教学目标是:通过学唱《拍皮球》,让学生掌握附点节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在音乐活动中体验音乐带来的愉快。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听着歌做自己想做的动作,按节奏“拍皮球”,还要提醒学生按照节奏做动作。在活动中,能够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加深对歌曲的感受。
再如,在学习《幸福拍手歌》中,需要学生用欢快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并且能够加上表情和动作。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肢体语言、表情来表达自己对这首歌曲的理解。比如,用拍手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学生根据歌曲的节奏把握自己的拍手速度,通过拍手来加深对音乐的体验。
二、开展多样化的课堂活动
音乐课堂和其他课堂不同,是一门开放性的课程,所以音乐课堂应该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师在音乐课堂上不仅要进行专业的示范演唱,还要对所选择的曲目进行详细的讲解,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歌曲的内涵。因为小学生注意力的保持时间比较短,所以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课上加入一些小游戏、小互动,以此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上,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用质疑的态度去学习,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增加课堂的互动性。
例如,在《小雪花》教学中,这是一首四三拍、大调式的儿童歌曲,曲调流畅优美,表现了小朋友对洁白雪花的喜爱之情。教学中,教师可以加入小游戏,让参加游戏的学生都蒙住眼睛,然后把一些雪人的道具分给学生,让学生把道具贴在雪人相应的位置,贴不准的学生要留下来给大家表演节目。通过游戏环节的加入,能够加强课堂的互动性。
再如,《口哨与小狗》是美国作曲家普莱亚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乐曲讲的是小主人吹着口哨,和心爱的小狗在林荫路上散步的情景。这首歌曲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感受三连音的节奏型。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模仿吹口哨,在模仿中让学生相互点评、提出疑问,从而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三、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
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当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改变了抽象的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多媒体可以把声音、动画、视频巧妙地结合到一起,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眼前,还可以打破时间、空间上的限制。无论是在唱歌还是欣赏教学中,多媒体都可以辅助教学知识的重整。
例如,在《夏天的雷雨》教学中,教学目标是:通过学唱《夏天的雷雨》来了解有关雷雨闪电的知识,并且通过看、听、唱来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视听结合、声像一体的优点给学生创设一个雷雨天气的幻灯片,让学生通过观看幻灯片来引发学习兴趣,使其更加直观地了解雷雨闪电的知识。
再如,在《两只懒乌鸦》的教学中,要求学生用诙谐、风趣的声音来演唱,教育学生要做一个勤劳的人,不要懒惰。这是一首诙谐、风趣的儿童歌曲,由四个乐句构成一个乐段,采用了分节歌的形式,歌曲中多次出现了四分休止符,增强了歌曲的幽默感。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制作几幅图片,然后根据图片给学生讲一个关于两只懒乌鸦的故事。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直观的图片,学生能更好地完成歌曲的演唱,从而提升音乐教学的效果。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教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课程,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音乐教学是一种丰富其学习生活的有效手段。音乐教育的功能不可忽视,它对小学生乐观心态和审美能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非常明显,而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则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因此,教师应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全面开展小学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