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教学高效化 学生品格培养好
2018-12-29董顺新
从古至今,无数的文人志士对于法治治理和道德教化的重要性发表过自己的见解。韩非子曾说:“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乱。”这句话强调了法治的重要性;孟子曾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意义。可见,道德和法治对于学生和整个社会的意义都不言而喻。因此,每一位政治教师都应该思考如何才能高效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完成政治知识的探究和掌握。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以生为本,将整个教学环节的开展建立在生本理念下,使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问题的铺设、师生互动的实施都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认知能力来开展,要“为了学生而教育”,而不是“为了知识而教育”。同时,因为政治课本中有很多社会生活中的实例,因此,教师应该注重从现实生活着手,加深学生的知识理解,并促使学生在现实生活当中感受到道德教化与法律法规的重要意义。最后,政治教育应该与发达的多媒体网络资源相结合,通过将网络资源加入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当中,可以有效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与时俱进的教学意义,使学生在与社会新闻接轨的同时掌握政治知识。接下来,笔者将从三个方面简述初中政治高效教学实践。
一、生本理念提高教学效果
道德与法治教学是通过普及我国的法律法规、政治制度和道德品质的相关知识来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的教育科目。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为了提高教育的效果、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必须建立、贯彻生本理念。生本理念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学生的知识需求作为出发点,并借此合理地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教师需要结合生本理念来构建道德与法治课堂,并依靠生本理念的应用来建立高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
例如,在学习《在社会中成长》这一课时,笔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置课堂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知识:在周末的时候,一位朋友邀请你参与社区义务劳动,帮助孤寡老人整理家务以及为留守儿童讲解知识,但是另一位朋友邀请你一起出去玩,这时你会如何选择?学生在情境中陷入了两难的抉择,一方面,自己想要出去玩;另一方面,又觉得参与社区义务劳动更有意义。笔者告诉学生:这两个选择没有对错之分,但是却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感。经过笔者的讲解,学生不仅了解到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也明白了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同时,学生还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建立起谦让、分享、助人、合作和共情等一系列珍贵的品行和意识。
二、现实生活加深知识理解
将政治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虽然课本上的知识伴随着真实事例,但是文字表达较为书面化,事例当中的人物过于扁平化,很难带给学生真实、触动的感受。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和新闻加入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感受社会事件的过程中消化和掌握政治相关知识。同时,借助现实生活当中的事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促使学生主动投入政治知识的学习中。
例如,在学习《法不可违》这一课时,笔者结合新闻“长春长生疫苗案”为学生进行了分析。这一社会事件曾引起轩然大波,很多学生在笔者讲解过程中都表示自己了解过此事。同时,笔者结合课堂知识为学生讲解:这个案件较为特殊,犯罪嫌疑人不仅涉及行政、民事犯罪,因其犯罪状况严重,还会涉及刑事责任。也就是说,这个案子的犯罪嫌疑人因为多种犯罪行为的共同发生,将会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犯罪案例进行分析和评断,学生不仅掌握了行政违法、民事违法和刑事违法行为三者之间的区别,也明白了法律法规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于社会、民众的巨大作用。同时,借助现实生活中的事件进行政治教育,对于高效课堂的开展可谓如虎添翼。
三、网络资源激发学习兴趣
并不是随便找一个图片、视频就可以加入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过程中,网络资源的选取需要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课程相关这两点作为重要的考量标准,只有与课程相关且能提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将网络资源的作用发挥出来,推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课时,笔者从网络当中选取了几个短视频请学生观看,其中包括:电影《焦裕禄》当中的片段、珠港澳跨海大桥的航拍视频、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发射的场景。这些短视频是影视片段以及和我国现实发展相关的视频,笔者邀请学生观看后进行讨论,并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的带动下积极进行课本知识的讨论,建立起尊重、学习国家建造者和实干创造祖国未来的伟大思想。可见,将网络资源加入道德与法治课堂,不仅可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