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美术教育的特点和教学策略思考
2018-12-29王京京
一、小学低年级美术教育特点分析
(一)有着形式美和形象性的表现
对于形式美以及形象性的特点,属于美术教学的关键性表现,对于美术教育来说,其通过创造以及作品的呈现,通过审美意象来诱发以及感染每个人,这一点也是美术教育与众不同的表现。而对于该部分也是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心、操作欲望以及认知选择上有着一定的相同性。美术会通过具体、可感以及可触的形式呈现出来,而一旦脱离具体可感的形象后,将会失去其作用,美术教育结合自身独有的意象来调动审美主体,以此完成情感交流以及教育要求。
(二)有着宣泄和净化心灵的表现
人们因压力或是其他因素需要宣泄,而宣泄的形式是多样的,美术就是人们宣泄的有效形式。而小学的低年级学生也同样如此,美术教育有着宣泄性的特点,其能够形式化以及主动无害地引导学生释放,虽然很多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并不知道自己参与到美术活动中的意义,但其明确美术活动是能够将自己想法和情感表达出来的活动。而小学低年级美术教育不单单是以宣泄为主的教学形式,其主要就是在引导学生进行宣泄的同时,对学生情感进行净化,让学生生理、心理能够得到健康发展,从而为小学生心灵自由以及创造性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三)有着游戏性特点表现
在当前小学低年级教育活动当中,必须分析小学生学习特点以及认识规律,也就是寓教育于生活和游戏当中。对于一些人来说,艺术在小学低年级学生面前会被当作游戏。在审美与游戏出现冲突时,学生会选择游戏,因此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尤其是技能技巧教学中,应注重游戏教学的融合,以此来更好地吸引学生参与到美术活动当中,有效地运用游戏来开展美术教育,会呈现非美术本质特点,对于这一部分是因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艺术教育的非审美功能而决定。其有助于小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丰富学生道德情感以及优化学生健康体魄等。
二、科学开展小学低年级美术教学的策略
(一)有效借助概括与演绎的绘画元素
美术教学中的绘画元素是相对比较有限的,也是较为简单以及相似的。通过对各种实物进行观察和分析,能够发现它们都能够概括为简单的线条或是几何图形等。如直线、曲线以及圆形和方形等。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事物观察和概括的能力。
例如,在讲授苏教版小学二年级《叶子片片》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画出不同的叶子,在课前教师让学生在生活中,通过寻找和观察不同植物叶子的特点,并将各种植物的叶子带到学校中,让同学们进行观察,之后再让学生通过概括的形式来画出不同的叶子。在教学中教师也应为学生进行示范,通过运用线条或是几何图形的形式来绘画叶子,让学生进行思考。在教学中教师也应为学生提供“试一试”的机会,使得学生能够以真实事物进行概括,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绘画能力,也能为学生观察能力以及概括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二)适当为学生提供实践绘画机会
当前美术教学活动,一般都是在课堂内完成,虽然在教学中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讲述对实物进行了解和认识,但是很少会亲身去观察,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很难有进一步的提升。因此在实际的美术教学当中,应注重趣味学生营造实践观察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进一步增强自身学习水平,从而为学生艺术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例如,在讲授到《自然现象》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到公园、田野等外部环境当中,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找到自然现象,并通过自己的理解进行绘画,通过整体的形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探索能力,也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作能力,更好地促进小学生全方面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三)寓教于生活和游戏当中
在小学低年级美术教育活动当中,应分析学生学习特点以及认识规律,在教学中应坚持寓教于生活和游戏中的原则。所以在实际的小学低年级美术教育当中,应将实际生活和游戏等教学形式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尤其在讲授技能技巧的教学内容时更要注重这一点。
例如,运用不同种类的工具材料、色彩配合以及画面布置等知识技能的教学活动当中,应为小学生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项目,引导学生在活动活动当中更好地掌握和学习到各种知识,并在游戏美术教育当中,也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对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也有一定意义。
三、结语
在小学低年级美术教育中,必须要结合小学低年级教育规律以及要求来制定教学活动,也要重视美术教育的特殊性。在实际教育中明确小学美术教育特点的同时,为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由此增强小学生绘画水平,同时进一步增强小学生全方面水平,为小学生未来健康稳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