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2018-12-29李琳

家长·下 2018年7期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数学教学是为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提高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水平和基本技能;进一步地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逐渐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如何进一步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为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成为目前最为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首先,应试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普遍比较单一,教师往往过度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学目标的制定也比较模式化,通常以“考试少丢分”为最根本的教学目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般比较偏向于采用“死记硬背”方式,让学生记忆一些数学基础知识,并没有重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影响了小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

其次,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也是处于一种比较紧张的状态下,教师始终处于一个“监督者”和“监管者”的地位上,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比较被动;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课余时间,学生积极主动、独立自主思考问题的时间和机会都比较少,影响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升。

最后,从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上讲,一些教师的思想只是单纯地禁锢在教材中,并没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的拓展。因此学生通过课本接触到的数学知识十分有限,这也影响了小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

二、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方法

(一)新理念,构建新型数学课堂

小学阶段是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授时,还要不断关注学生其他方面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学习新课程标准的相关理念,明确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逐渐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习新理念、新方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习惯,逐渐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建立和谐课堂,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和谐课堂与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传统模式下,师生关系比较紧张,面对一些态度比较严厉的教师,很多学生甚至还会“惧怕”,这种紧张的课堂氛围和师生关系影响了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提升。因此在未来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分析不同年级段学生的特征,结合数学教材内容特征,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和谐课堂的建立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如故事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等,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小学生的课堂学习热情。

小学低段的学生本身十分活泼好动,对于一些新鲜的内容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法设法地采用一些比较高效的教学方式,这样能够高效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且教师通过趣味性的课程可以进一步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在《时分秒》知识点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些趣味化的教学环节,借助多媒体教学的便利性,让学生通过电子白板等现代教育技术自己设计一天的时间安排,在学习时间知识的同时,还能通过时间安排环节养成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间的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为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

(三)延伸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眼界

延伸教学内容是提高学生教学效率的保证。教师不仅要将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将数学与生活进行密切联系,让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通过生活化教学内容的拓展,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眼界,还能够进一步地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价值和意义。通过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教学,延伸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能够进一步地促进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为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是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必然要求。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正视目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的相关理念,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作为教师也要注重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此外,教师还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拓展,多方面共同努力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