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浅析
2018-12-29冯小莉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小学教学课堂。这种教育方法对学生甚至教师都有很多负面影响。学生在学习中没有主动的欲望,更不会想着去创新对知识的探索,一旦学生没有了主动性,就会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而教师也习惯于这种教育方式,只注重知识的硬性教育,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当我们提出改变这种传统教育时,甚至还有许多教师和学生一样表示接受不了,这就是传统教育的消极影响。
教育部指出,有必要改变课程实施的现状,即过于强调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有必要提倡学生积极参与、自我探索和勤奋实践,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那么,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教师们如何对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知识的欲望进行培养、怎样让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呢?这就是本文所探讨的问题。
一、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极大地改变传统教育中存留的弊端,不仅能够让学生们在学习中得到交流与合作,还能加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学生的全面进步。由于传统教育已经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所以要发展新的教育方式有一定的困难,而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是一种对传统教育的尝试性改变,通过发展小组合作的积极作用,有助于人们接受新的教育方式。并且,在小组合作中,学生的特点可以得到充分发挥,而不是传统教育中,每一位学生都只能朝一个规定的方向前进,从而失去了自身独特的色彩。
二、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
因为学生与学生是不相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与特点,所以他们在学习和沟通方面的能力也会有许多差异,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而将学生随机分成小组,这样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造成影响,打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特点和个性进行分析之后,再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分组的原则应该是在保留差异的同时寻求共同点,也就是我们说的“求同存异”,小组之间应该寻找共同点,而成员之间要求存在差异。寻求群体间的共同点意味着每个群体的力量应该相同,以确保群体学习能够按计划进行。在小组中,学员之间要有一定的差异,这样才能让学生们互相学习、互相补充,这样才能共同进步。同时,教师可以在小组之中给同学们每人分配一个职位,比如小组长、学习过程记录员、结果总结汇报员。同时,给他们每人分配一定的工作,如:小组长负责组织好队员和与教师进行沟通、记录员要保证他们的合作与学习过程得到记录、汇报者要将他们的学习合作进行完整的总结,然后向全班进行展示。这样一来,既加强了学生们的合作能力,也加强了学生们的个人能力。另外,教师在一段时间之后,要对小组学员的职位进行调换,让每个人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锻炼。
三、教师的协调作用
有时候学习既无聊又枯燥,团队成员可能无法打起精神。此时,有必要引入某些竞争活动,使用竞争的方法来提高合作学习、数学知识的有效性,并激发各组织成员的士气和活力,使每支队伍都能勇于战斗和尝试,通过互相合作来解决眼前的问题。同时,在比赛期间,教师对胜利的小组要予以适当的表扬,对失败的小组要进行鼓励,这样学生们就会期待下一次的知识竞赛,就会拿出更多的激情和精力,这是一种侧面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激发的方式。
另外,教师也应该对比赛给予一定的指导。小学生年龄还很小,面对竞争时难免会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甚至还会发生争吵,这个时候教师一定要做好疏导工作,保持学生之间的友好和谐关系。
四、适当地对小组进行鼓励
教师在组织好小组之后,要认真地观察学生们的学习过程,然后对他们的学习进行及时的评价。由于学生的年纪比较小,学生们很需要教师的鼓励,这样他们才有信心去做,才能放开去做,有了教师的鼓励,学生们才有表现的欲望,这也在学生们之间形成了一种竞争意识,对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当然,对于一些表现不太突出的学生,教师要花更多的心思去引导他们,给他们更多的鼓励,让他们迈出自己的第一步。
五、结语
总之,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合理地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们对数学的兴趣和激情。数学课本是一门比较枯燥的课程,若是采用传统教育方法,教师在讲台讲,学生在下面听,这样学生根本提不起兴趣来学习,如果不小心一走神,就完全跟不上教师的步伐,并且数学题大多都是环环相扣,一旦落下,就无法跟进下一步,这样学生就会对这门课程失去信心。而采用小组合作的办法,让学生一直将自己代入其中,独立地去探索和解决问题,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点的印象,还能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