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018-12-29葛永

家长·下 2018年7期

创新思维,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对学习方法、学习内容产生新的理解,不受传统的束缚和他人的影响,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在数学学习中获得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在传统教学中,很多学生被动接受数学知识,使知识过于僵化,也无法使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应认识到创新思维对于学生长远发展的重要性,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数学的海洋中尽情遨游,感受数学的魅力。

一、问题引导,激发探究意识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快速发展的时期,智力水平也得到了充分发展。好奇、喜欢想象,是高中阶段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合理设置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入学习当中,激发其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让学生不断探索、不断发现,感受数学的神奇。

例如,在学习函数的时候,很多学生认为函数的基本概念和公式比较抽象,不能够完全理解,在接受上有一些难度。为了让学生对函数的概念和应用有更加广泛的了解,我向学生提出了简单的案例:“很多同学都很喜欢买东西,尤其是女同学。很多商家都会推出优惠活动,一家服装店就推出了‘双十一’限时特惠,买200元减30元。小红想买的两件衣服为139元和40元,商家建议她买139元和88元的,能够享受优惠,请同学们用函数知识来帮助小红分析,怎么样买衣服更优惠呢?”带着问题,学生兴致勃勃地开始了计算。通过设计函数,学生得出,商家建议的方案虽然能够享受优惠,但是总价却比小红自己的方案要贵。通过问题引导,能够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带入事件发生的场景中,用自己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探索的重要性,也熟悉了数学知识的应用方法,从而实现了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诱发想象,培养直觉思维

在高中阶段,很多教师认为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教学的最终目标,如何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习最多的知识,就成为教师要思考的问题。还有的教师喜欢用做题来训练学生的数学能力,认为做题越多,学生掌握的知识也就越牢固。实际上,这种方法有可能让学生采用背诵的方式做题,一旦遇到变化,就会陷入瓶颈,影响进一步的数学学习。因此,教师可以使用多样性的方法,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使学生能够具有基本的数学感觉,能够让学生的思维被想象力带动,获得长远发展。

例如,在学习立体几何的时候,很多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较为欠缺,对点、线、面的相互关系难以理解,在解题的时候面对较为抽象的坐标图也很难找到解题方法。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具备想象力,将抽象的几何转变成立体、直观的问题,我在教学中为学生设计、制作了动态图,将题目中的几何图形在屏幕上旋转、变动,让学生通过视觉观察就能够看到原本隐藏的部分,从而对几何图形产生立体化的认识,最终对几何体点、线、面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掌握。当学生对各种几何图形的状态都有了基本的掌握,空间想象能力不断提升,便能够凭借平面图来推断立体几何图像,解题准确率大大提升。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能够为教学添加直观的元素,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提高自己的直觉思维,从而帮助学生面对数学问题的时候,产生一种“下意识”的解题动作,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数学问题。直觉思维的发展与创新思维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能够共同带动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破除定势,鼓励学生创新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受定势思维的影响,在学习数学知识和解题的过程中,都会将自己的思维放在条条框框中,不愿走出“安全范围”,认为采用固定的思维方式就能够解决问题,并不需要采用多样化的解决途径。实际上,应试教育的固定思维不仅限制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也会让学生产生惰性,不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创新和创造上,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也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打破定式思维,破除传统学习方法,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统计》相关内容的时候,我给学生提出了一个任务,让学生统计本年级每个班级近视学生的人数,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本年级学生近视情况写出报告。有的学生采用比较常规的统计方法,在做操的时候对每个班级的近视人数进行观察,将数据记录下来,形成报告。有的学生认为在整个范围内进行统计难度比较大,耗时比较长,因此采用了抽样调查的方法,抽取了几个班级作为样本,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够完成任务。在任务结果分享的时候,同学们互相交流了统计的方法,吸收了他人的优秀统计方法,实现了思维的突破。通过破除定势,废除墨守成规,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发展。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必须要转变观念,更新理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的大脑思维敏捷、灵活,更具有深刻性、创造性和批判性,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