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教多学”模式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2018-12-29樊向智郭颖
新课改提倡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地摒弃以往的陈旧思想,致力于“少教多学”这一模式的应用,使学生的学习压力得以减轻,使其学习体验、学习趣味得以逐步深化。至此,身为一名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也应认识到这一点,以此来落实新课改所提的要求,使教学本身获取到更好的进步、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话题,对该模式的实践应用进行了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开展发挥出借鉴作用。在传统模式下的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经常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方式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知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使得最终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至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一定要积极地改善这一现状,致力于“少教多学”这一模式的引入,使学生的学业压力得以减轻,促使寓教于乐得以真正实现。由此可见,在现阶段,对该模式的实践路径加以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一、“少教多学”模式的应用价值
(一)“教”与“学”互相依存
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将“少教多学”这一模式巧妙地应用其中,将促使“教”与“学”间的互相结合,使二者间互相依存,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促进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能力的提升。在此过程中,教师会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传授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阅读技巧等,使学生在阅读时更加轻松、高效,将语文阅读的内涵、价值等展现出来。
(二)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学生的成长中,阅读这一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学生获取知识、提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在传统模式下的阅读,教师给学生带来了较大的阅读压力,使学生在阅读中很难获取到体验感、趣味感等,只是机械化地完成任务。而“少教多学”这一模式的引入,就可以改善这一现状,使学生的阅读体验大大深化,对于其健康成长、发展等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三)拓展学生的自主阅读空间
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少教多学”这一模式的引入,也使学生的自主阅读时间、空间得到了保障,真正地展现出学生本位,使其在阅读中更加愉悦、畅快等,促使其在阅读的同时尽情地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使自身获取到更高的发展,将学科价值一一地展现出来。
二、“少教多学”模式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路径
(一)转变教学理念,营造教学氛围
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学理念是非常重要的,其将对整个教学的开展起着导向作用,关乎最终的教学质量、效果等。至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运用“少教多学”这一理念时,一定要及时地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深刻地意识到该教学理念的重要性,并以此来营造一个和谐、生动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以增强。例如,在讲解《济南的冬天》一课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的阅读压力得以减轻,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采用轮读的方式,来了解课文内容,按照座位的顺序来依次进行朗读,当某位学生读错后,就由下一位学生接着朗读,直到课文读完为止。在阅读完课文后,教师就可以对学生的阅读情况加以总结,看哪位学生阅读的准确率最高,声音最符合文中的情境等,使学生的阅读体验得以进一步深化。在这样的阅读模式下,不仅可以使学生的阅读压力大大减轻,也能集中学生在阅读时的专注力,使其在阅读中更仔细、更认真等,达到预期中的阅读效果。
(二)丰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
首先,教师在实施“少教多学”这一教学模式时,应充分地理解其内涵,并要在此基础上了解学生的能力、兴趣、需求等,关注学生间的差异性,使其主体地位得到突显。例如,小组合作学习、分层教学等,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掌握更多的阅读方法,使其阅读效果得以大大提升。其次,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也应致力于学生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地分析、解析阅读素材,掌握作者的核心思想、文章主旨等,使理解程度得以进一步深化。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沟通等,使学生间的思路、想法得以互相借鉴、互相吸收,使学生的阅读思路更加清晰,对其阅读能力、语文能力的提升发挥作用。
(三)优化教学评价,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在阅读教学中,要想将“少教多学”这一模式的作用、价值展现出来,对教学评价进行优化,也是非常重要的,以此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自信心、成就感得以增强。例如,教师可以将肢体语言、口头评价结合在一起,秉持着适当性的原则,给予学生鼓励和赞美,使其在接下来的阅读中拥有更多的自信心、体验感,真正地实现“少教多学”,使学生领悟到语文知识的魅力,保障其学习目标得以全方位地达成。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将“少教多学”这一模式融入阅读教学中,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水平、阅读能力的提升,对于课堂氛围的营造、教学效果的提升,也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至此,在此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掌握正确的应用策略、方法等,将语文学科的魅力尽显出来,为教学活动持续、稳定地开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