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教育中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2018-12-29马志华
一、小组合作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组合作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高中数学教师不能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教学的局限性,还能让学生以互助的形式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质量,因而高中数学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提高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
以我班为例,为了提升学困生的学习质量,我建立了数学学习小组。具体操作如下:首先,我会科学地划分小组。我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并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性格特点对学生进行分组。我会在组中设立4个职务:小组长,其负责协调和管理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监察员,其负责管理小组中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技术员,其负责给予学困生知识方面的辅导;研究员,其负责针对学困生的突发情况展开讨论,并综合组员的意见,提出解决方案。其次,制定小组合作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小组内的平均成绩。再次,实行奖励与分享。我会对表现优秀的小组实施奖励,并让其分享小组合作的进步原因。在此,我截取了一小段案例来进行介绍。小华是学困生,他连续两次没有完成作业,而这件事情被监察员小朝发现了,小朝便对小华说:“你为什么连续两次没有交作业?”小华说:“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太复杂了,我不想学了。”小朝说:“没关系,大家可以帮你。”于是,小朝将这件事反映给了研究员小丽,研究员小丽组织大家共同商定解决的办法。最终的解决方案为——小组长负责为小华讲解基础知识,技术员负责为其讲解重点和难点,而监察员负责协助他们两人的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小华的成绩获得了显著的提高。我通过成立学习小组,有效地激发了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整体的教学质量。
二、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日常的高中教学中,有一部分学生并不是真的不喜欢数学,而是因为他们学习数学不得法,导致其对数学学习失去了信心。针对这种情况,高中数学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并关注他们情感的变化,教授其正确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从而提高学困生学习的质量。
比如,在讲授人教版A版《球》这一课时,我发现学困生小冉听得特别认真,在讲完一节知识后,我安排学生做相关的习题,而在批改习题的过程中,我发现小冉的作业虽然写了很多,但是大部分内容都是错的。于是,我和小冉进行了沟通。她说道:“老师,我在课堂上听课很认真,也积极地跟着您的思路思考问题,感觉自己已经学会了数学知识,可是,当我在课下独立做练习的时候,却完全没有思路。”我微笑着对她说:“这是由于你在课上全在听老师讲却没有思考其中的联系,一旦你自己重新做题,就会因为没有思考解题步骤之间的联系,所以解题思路就断了,你应当仔细思考解题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并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标记,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在这之后,我都会有意识地和她交流解题的经验和心得,而她的数学成绩也渐渐得到了提高。我通过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提高了学困生的学习质量。
三、建立生活化的教学方式,降低学困生的学习坡度
生活化教学更有助于教师表达教学的内容,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坡度。因此,教师可以用生活化的教学作为学困生学习的垫脚石,并适时地为学生的思考指明方向,从而提高学困生整体的学习质量。
比如,在讲授人教版A版《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与判定》时,我就运用了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具体操作如下:首先,让学生领悟基本概念。我让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列举生活中的案例,在学生阅读完毕后,我询问学生:“谁能说明垂直的概念和生活中的例子?小姿你来回答一下。”小姿说:“一条直线和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就和这个平面垂直。就像是墙角的那根线和地面垂直一样。”其次,我故意混淆概念来促进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我微笑着说:“你看书很仔细!那么,假如一条直线和平面中的无数条直线都垂直,这条直线和平面还是垂直的吗?你们考虑一下。”后来,我询问学困生小姿:“你来说一下我的说法成立吗?”学困生小姿说:“不太清楚了。”我顺势将手中的粉笔摆到和桌子边垂直但不垂直于整个桌面的动作。小姿高兴地说:“我明白了,就像老师刚才的那个动作,粉笔只是垂直于桌子的边沿,而在桌子内部会有无数条和桌子边沿平行的直线,这也就说明老师的说法是错误的。”我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来教学并适时地引导学困生思考,使其理解数学知识,进而提升了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结语
学困生的存在为每一位教师的教学工作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们高中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对学困生多一份耐心,并努力和他们站在同一维度上来进行交流,这样才能找到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