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六要”
2018-12-29梁彦春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指导者,班主任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级”。然而,怎样当一个好的班主任呢?特别是在农村学校,由于留守儿童占绝大多数,不好管理,要想当一名好的班主任,是一件特别不容易的事情,而我认为班主任工作虽然难做,但只要紧扣以下“六要”来做,就一定能做好。
一、思想工作要“紧”
“紧”者,不懈也。可以说,班主任的首要任务是紧抓学生的思想工作,因为,思想对人的行为具有指导、调节作用。要在注意抓平时、看平时、促平时的基础上,把工作重点放在把握学生遵规守纪的动态管理上来,一是要肯定学生的成绩;二是要指出学生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从而达到促进良好班风建设的目的。
二、带班要“勤”
教师的行为是对学生无言的教育。教师要坚持勤上下班,用自己的“勤”来带动学生的“勤”。“勤”,就是要勤观察、勤了解、勤发现、勤思考、勤解决。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做到:眼勤、耳勤、嘴勤、脑勤、腿勤。班主任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挤出时间,时常深入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教室及宿舍中去,要勤与学生沟通,勤向其他科目的教师了解学生的最新动态,通过微信、电话,勤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及时做到发现问题、了解情况、探究实质、追根寻缘,让问题在萌芽状态及时地得到解决,防患于未然,不给管理工作留下隐患。
三、班级工作要“严”
“严”主要体现在严格要求和严格管理上。俗话说得好,严师出高徒。在新生入学时,就要组织全班学生一起讨论制定学习制度,严格地管理学生。对学生的爱要在心中,在行动中则表现为“严”,这就是俗话说的“要给孩子好心,不要给好脸”的道理。学生宛如一棵棵成长的小树苗,他们既需要阳光与雨露的滋润,又需要合理施肥、剪枝、除虫、管理。班主任要努力做到以严格的要求、严明的纪律、悉心的爱护、坚定的毅力和做好学生的表率来管理班级,进而达到从严管理。首先要严而有“章”,依据班级特点和《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班级管理制度;其次要照“章”管理,班主任必须不偏不倚地严格按照校纪校规、班纪公约来办事,在执行过程中应做到严而有度,善始善终;第三要违“章”必究,对于触犯“条例”的一切违纪人员和事件,绝不姑息,要严肃认真地处理,做到班规面前人人平等。
总之,班主任在平时要做到:严而有理、严而有据、赏罚分明,使学生能够理解教师的严、感受教师的爱,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严要求、严管理,从而为他们今后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奖励惩罚要“明”
奖惩分明的教育方式可以让学生明辨事理、辨别是非,有效地约束和规范他们的行为。对于正确的、好的行为应及时给予夸奖和奖励,使他们的良好行为得以巩固和发扬;对于错误的、恶劣的行为要及时给予惩戒和处罚,让他们为自己不良的行为承担责任,并及时摒弃和改正。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和潜力,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自我教育的良好意识和能力,并使他们不断得到进步,使利益最大化。
五、师生关系要“亲”
孔子言道:“亲其师,信其道也。”而想要让学生亲其师,就必须以平等的朋友身份全方位地去了解学生,尊重他们、关心他们、爱护他们,进而消除师生之间的鸿沟,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与他们和睦相处,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班主任要做到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以朋友的姿态与学生们相处,以朋友的身份与他们交往、在一起谈心、交心,可以与他们谈谈自己的兴趣爱好、家庭情况、儿时的梦想和读书求学的经历等等,这样学生就会视班主任为知心朋友,乐于接近班主任,乐于与班主任畅谈。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摸清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以及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到有的放矢。同时,亲密的师生关系也是学生学习和工作的一种动力,是转变学生的关键。
六、班级管理工作要“细”
细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强力剂。细心就是用心细密,考虑问题细致周到,做起事来有条不紊。只有事先认真周密地考虑好各种突发事件与问题,才能更好地把事情做好。只有细心地工作,才能及时地发现问题,防微杜渐,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只有始终保持“细”,才能为全面分析问题和正确处理问题掌握第一手的原始材料,从而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避免出错。首先,要详细地了解情况,对事情进行全面观察、分析和了解;其次,发现问题要细心,决不能让问题的任何蛛丝马迹逃脱自己的慧眼,比如班上某一位学生的缺课、某位同学的迟到等突然的、特殊的变化;第三,处理问题要细,做到不急躁、不大意。要做到言之有据、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达到春风细雨、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在必要时,班主任要恩威并施,使动机和效果、手段和目标有效地结合起来。只有细心地去关注学生,才能更好地去了解他们,最后达到正确引导他们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