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新时期的教学管理工作
2018-12-29庄宿娜
作为中学班主任,如何管理班级,是每位班主任为之头疼的问题。就当前的初中班级管理情况来看,我们常常会看到有些班主任在抱怨学生的素质一届不如一届,学生越来越难管了。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不仅仅要体现在“管”这一层面上,更要彰显出“理”的魅力。也就是说,在班级管理活动的开展中,班主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思想、学习、生活、纪律等方面组织多样化的班级管理活动,使学生在活动参与中获得有效的发展。那么,班主任要采取何种方法,采用何种手段来组织班级管理活动呢?
一、思想管理
作为学生德育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思想管理是班主任班级管理的重中之重。思想管理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了实现这一点,班主任需要对学生加强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使学生在思想意识方面对自己进行严格要求,以符合规范的行为,以此来促使自己成为一名有理想、有道德的文明中学生。为了实现有效的思想管理,我在组织管理活动的时候会充分发挥德育的作用,借助多样化的德育手段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熏陶。我在组织班级管理活动的时候,为了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意识,我会从自身的道德素养和道德行为入手,为学生树立道德榜样,使学生在对教师的观察与模仿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在日积月累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比如,我要求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使用礼貌用语,对此我会将文明用语,诸如谢谢、对不起、不客气等挂在嘴边。除了发挥班主任自身的道德榜样作用之外,在组织班级管理活动的时候,还可以借助班会、团会等来组织多样的思想教育活动。比如,我会利用每周的周会时间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一些极具德育价值的视频资料,在直观的画面观看中使学生对道德产生一个感性的认知,从而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进行严格的要求,借此为其道德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管理
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时候主要的任务是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要立足于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任务,就学习内容对学生加以管理。这里的学习管理不仅仅是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参与中按时参与课堂教学,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进行引导,使学生在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的基础上,自主地建构起符合其实际学习情况的学习制度,进而在班级中形成一股浓郁的学习氛围。为了实现这一点,我在组织班级管理活动的时候,会联合任课教师采取“学案导学、自主互助”这一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参与中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我还会联合学科教师对学生加强辅导,采取分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互相帮助下,共同成长。除了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借助小组合作的方式给予学生自主参与教学的机会之外,我还会在课下对学困生进行引导。就学困生而言,我会以小组的形式采取记名扣分的方式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为一旦学生在课上出现睡觉、说话等违纪行为,则会导致整个小组被扣分,在小组合作意识的驱使下,每一小组的成员为了不连累其他组员,都会对自己的课堂行为进行严格要求,进而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增强其学习效果。
三、纪律管理
众所周知,纪律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保障,良好的班级纪律不仅可以为学生营造出一股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还可以促进班级建设的不断发展。对此,在进行班级管理活动的时候,班主任要从上课纪律、课间纪律、自习纪律等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使学生在纪律意识的驱使下,自主地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我在组织班级管理活动的时候,联合学生共同制定了学生的一日常规,该常规从早晨到校一直到离校,对学生期间的种种行为进行了严格的说明和要求,比如,早晨到校要穿校服,到校后需要由纪律委员对学生的穿着打扮等进行检查,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化妆等。为了提高纪律管理的质量,我还会以小组监督为形式,鼓励各小组成员以及各小组之间相互进行监督,一旦发现违纪行为则上报、扣分,在月末对小组纪律的评分进行总结、通报,对第一名给予奖励,对最后一名施加惩罚,借此在赏罚分明的制度下调动学生参与纪律管理活动的积极性。
四、生活管理
所谓的班级生活管理是指在学习活动之外的各项活动。也就是说,班主任在学习活动之外要组织学生参与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活动参与中自主体验、自主发展。在活动中一旦发现学生出现问题,班主任则需要立即对其进行指导,帮助其解决问题,渡过难关。比如,我在进行生活管理的时候会组织一些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在明确的主题活动,诸如道德主题活动中受到道德的熏陶,并对自身所存在的道德问题进行解决。
总之,在初中班级管理活动的开展中,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学生作为管理的中心,借助多样化的方式从思想、学习、纪律、生活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管理,引导学生健康地生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