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童话在小学中年级语文教材中的选编
2018-12-29张艺丹
一、小学中年级人教版教材中的童话选编的分析
(一)童话选编数量
从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童话的统计数量来看,中年级教材中的童话共计10篇,在整个小学阶段课文中的占比仅有11%。虽然童话在课文选编中占比较大,但是主要集中在小学低年级,年级越高,占比越小。比如,低年级有37篇童话,而中年级只有10篇,到了高年级减少到了1篇(《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童话课文选编过程中,编者往往受制于一种先入为主的意识或者思想观念,即童话是低年级儿童的读物,对中、高年级的儿童似乎不太合适,因此逐渐减少了中年级的童话选入,童话选编的数量减少。
(二)童话性质及其内容
小学语文人教版中年级童话故事有10篇,即《陶罐和铁罐》《神笔马良》《狮子和鹿》《七色花》《七颗钻石》《巨人的花园》《去年树》《幸福是什么》以及《渔夫的故事》和《小木偶的故事》等。从入选的童话故事来看,都是文学性童话,比较注重童话文学的艺术性,其中《神笔马良》《七色花》和《巨人的花园》三篇童话属于超自然故事,拥有多种超自然的器物以及技能,童话故事具有较强的幻想性。这些入选的童话故事,比较符合中年级小学生的心理和人格发展特征,这是值得肯定的。但从内容上来看,入选的童话含有一定的教诫性,强调说理,忽略了童话中的人文情感,减弱了童话的人文性以及阅读趣味性。比如,《七颗钻石》一文突出爱心的力量,而《巨人的花园》一文则倡导分享快乐。从整体来看,中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入选的童话,缺乏科学类童话。科学类童话应当体现儿童性以及科学性,并且为孩子们提供幻想空间。比如,《雾》《水上飞机》和《小稻秧脱险记》等,这些童话故事具有显著的知识性特点。相比之下,科学类童话的认知价值更高。然而,从当前小学中年级人教版教材中入选的童话故事来看,科学童话严重缺失。
二、小学中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材童话选编的路径
(一)多采用发散性思维来解读文本
目前小学中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作品的主题过于突出,在选编教材时应该从多个视角来解读文本,避免因中心思想的束缚而只停留在教参中心主旨层面之上。在选编童话文本时,应当结合实际经验以及阅读实践来解读文本,采用发散性思维来理解小学中年级童话文本,并且结合中年级学生的心理、身体以及思维特点等来优化设计课堂教学,将对孩子们的认知有效地融入教材之中。另外,在童话选编的过程中,不能武断地灌输某种价值观念,而是应当积极地引导学生对童话文本所呈现出来的价值判断进行深入的思考。
(二)选编童话文本时应当尽可能地弥补原有的缺陷
上文已经指出小学中年级选入的童话文本缺乏科学类童话,童话文本为突出主题,过分强调与主旨相关的故事情节,以至于童话文本在人物塑造以及科学认知能力的培养方面比较欠缺。而童话文本的这一缺陷,对儿童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认知和判断力的提升,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小学中年级语文教材选编的过程中,应当通过优化设计课堂教学和整合教学资源,来有效弥补这一缺陷。
(三)入选的童话文本应当能够读出儿童味
就当前小学语文选编的童话文本以及教学现状来看,在很多情况下学生无法感受到童话作品的审美体验以及整体形象,无论是情感的熏陶还是想象力的培养都大打折扣。因此,为了能够将童话文本的价值和作用发挥出来,必须让选编的童话文本散发“儿童味”。在此过程中,应当正确地处理思想性与知识性之间的关系,深入挖掘媒介所传达的知识内容,处理好童话文本的知识性与思想性的关系,以免一味地利用童话文本向学生灌输知识。正确的做法是通过选编的童话文本的特有性质,整合思想性与知识性,从而充分地发挥出童话文本的真正功能和价值。同时,在阅读教学以及指导过程中,应当尊重学生,突出他们的课堂主体地位,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对童话文本进行充分体验。另外,还要对中年级学生的童话文本阅读情况进行评价,一方面要考查学生们的童话文学作品的阅读量,另一方面还要密切关注学生在阅读童话故事时的思想和行为变化。总之,选编童话文本的“儿童味”,不仅是阅读教学的指导手段,也是指导目的。在童话文本选编入教材后,便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指导,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只提供阅读材料就能有效地解决问题,还需教师的不断探索与努力,方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中年级语文童话文本选编的过程中,应当慎重选编或者改动童话作品,要均衡多种体裁的儿童文学选文分布,提高入选作品的趣味性、科学性以及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