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性提问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2018-12-29张梅
一、初中物理课堂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一)物理教学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过去传统的物理教学中,教师进行教学就是向学生提出已被发现的既定存在的问题,并让学生去反复地运用同一种解答模式来解答题目,最终达到强化记忆的目的。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往往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初中学生刚接触物理,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对于知识的领悟和学习可能要比其他科目更为费力。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考虑到这一问题,要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和探究问题的学习习惯。
(二)物理教学过度强调课堂教学
在当前的中学物理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物理教学过多地强调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不注重对于学生生活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和科学技术的培养,不注重学生的课下练习环节,这样学生就只能在课堂上和书本中学习物理知识,物理是一门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学科,这种教学方法会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变窄,大大地降低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师提问法较单一,不具备多样性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进行提问主要是为了测试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但是教师在进行提问的时候往往忽略了问题的难度,在难易程度的把控能力上还有所欠缺。提问过于简单的问题,缺乏挑战性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学生将物理学习看得过于简单,缺乏学习主动性和进行探索的主动性;难度较高的物理问题又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削弱了学生对学习物理的自信心,不利于学生物理学习效果的提升。
教师所采用的提问方式也比较单一,在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过于单调,课堂气氛较为沉闷,不能良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教师在提问时只是单方面地提出问题,仅仅是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控程度,忽视了学生的讨论环节,也忽略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初中物理教学采用启发性教学的意义
(一)开启学生的思维,达到教学目的
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手段较为单一,大多是通过课堂听课来获得的。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解方法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为问题创设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思考氛围,可以加速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如果学会了这种思维方式,就可以很好地开启自己的思维,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并且主动地融入物理知识的学习中来。
(二)启发性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启发性教学的意义就是可以将其融入实际教学中,如果对这项教学方法进行合理应用,将会有效地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和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在改良物理教学模式、提升整体教学质量方面有重大意义。
新教学方式的运用,不仅能使学生提升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还能使教师受益,因为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学生通过启发性提问方式获得了新知识,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教师也会相应地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并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
三、启发性提问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一)比较性启发提问方法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多向学生进行提问,通过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提问方式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比如,教师在采用启发性教学方法的时候,可采用比较的方式来进行提问,以此来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并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加深其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
(二)发散式启发性提问方法
初中物理教学应合理地利用启发性提问的教学方法,提出的问题也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所以提出的问题应具有发散性特点,目的是为了在学生了解基础性知识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科学创新能力。学生能够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更好地培养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讨论式的启发性提问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素质教育提出的改革要求,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中心。学生在学习时,不仅需要教师因材施教地进行指导,还需要了解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在进行启发性提问教学的同时,更加调动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中,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自信心,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进行启发性提问教学,并结合科学教育手段,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提升初中物理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奠定基础。同时,教师也需要提高对启发性提问教学的重视,并在以后的教学中创新启发性教学的提问形式,从而不断增强初中物理教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