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语言经济学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育
2018-12-29王振华
当前各大高校的英语教学都存在着一个问题,即整个课程的时间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合理,并且教学的效率非常低。从语言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教师可以把费用和效益来当作理论依据,然后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目的是为了减少教学资源的浪费,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
本文首先对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的问题展开分析,然后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希望能够对教学改革提供帮助。
一、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忽略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从语言经济学理论的角度来看,教师可以把英语学习视为一种经济投入,成本是学习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而效益则是学习之后的有效运用。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英语学习的效益应该会大于成本,但是在当前的教学模式下,很多教师都是按照听说的方法来开展的,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较大,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本不能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
(二)无法实现英语学习的预期收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外界对于英语人才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了,而对于英语的使用也不再局限于对外的合作交流,其更多的是应用到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当中,因此可以这样说,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其自身的优势已经变得越来越明显了。但是,我国现阶段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并不是很规范,即常常会出现课程不能满足学生的应用需求,因为在非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英语教学只开展两年,而后两年的英语学习仅依靠学生的自觉性。在教学内容方面也缺少口语、表达等方面的训练,因此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很多学生不得不自费参加一些英语辅导课程,从而导致无法实现英语学习的预期效益。
(三)缺乏对英语教育资源的优化意识
从大学英语教育的角度来看,英语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资源的优化,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广和深入,现阶段越来越多的高校都采取学分制来进行管理,即实施选修制和学分制,选修制是和高校的师资结构有关系,而学分制则是和课程的安排有关。选修制在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方面的应用并不是很多,因为很多高校在满足基本的教学安排上就已经很困难了,所以也没有过多的资源来安排选修课程,但问题的源头并不是师资力量不足,而是没有得到合理的安排。
二、在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一)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由于学习环境的不同,学生之间的英语基础差异会非常大,而英语水平不平衡也成了大学新生的一个特点。如果有条件,高校可以在新生入学之前进行一次摸底考试,然后根据M+sJ758CjkO0oiVI5IjX3ahHBiwliK5cqgAv+kWFghs=成绩来进行分班,目的是为了利用层次教学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实现发展。其次,教师还应该注重基础阶段的教学,通常在前三个学期都会把英语安排为必修课,而到了第四个学期则可以用选修课的形式来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提高英语学习的预期效益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都把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程来开展教学的,因此也无视了语言文化和信息方面的交流,当语言的学习缺少了文化内涵时,其也只能算是一种交流工具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语言。所以,教师要想利用语言内涵来发挥出语言学习的优势,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语言的乐趣,目的是为了让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获得利益。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进行跨文化交流,但是绝不是简单的口语表达,更多的是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交流,所以教师应该要把英语教学融入各个专业中,这样才能提升学生整体的运用水平和教学效果。
(三)促进教学资源的不断优化
英语教学不仅是一种语言工具的学习,其更注重的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也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运用水平。另外,教师在展开英语教学时不能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否则不但阻碍了教师自身的发展,同时也造成教师资源的浪费。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和理论应用到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这样不但能丰富自身的实践经验,还能充分地发挥出教学资源的优势,让不同专业、不同背景的教师之间能进行交流,从而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收集资料,这样不但能优化教学内容,同时还能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量。其次,英语教学不仅仅是一门语言课程,其更算是一种工具,因为学生可以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这样不但能提升了自己的口语能力,同时还能提高自己的交流水平。高校则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利用教师的特长来开设一些有深度、有思想的专题课程和双语课程,这样不但能提升课堂的效率,同时还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