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在高职师生冲突中的案例分析
2018-12-29陈海文秦迎春
高职学生的入校年龄一般较小,在校5年期间要经历生理上发育成熟、心理趋向成人的过程,在15~16周岁左右,在校时间长达5年之久。在此期间,高职生在生理上经历了从懵懂少年到成熟青年的过程,而心理上会经历未成年的情绪化到成年人的成熟理智、非理性到理性的重要心理发育过程,这个过程中巨大的变化、频繁的冲突往往使他们不知所措,更有甚者会走弯路、摔跟头甚至发生重大错误,令人惋惜。
如何引导学生在这一关键时期,激发他们认同自我、迎接挑战、改变不合理信念的本能,纠正不正确的行为偏差,形成理性的思维和行为,对非理性的认知和信念进行重建是高职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本文的案例,运用REBT疗法来解决该学生在此期间遇到不能正确认知自我的心理问题,使学生能够正确评价自己,树立正确的“三观”,加速他们的社会化进程。
一、以其中一个典型案例来分析
(一)案例背景
吴某某,男,17岁,某城市职业技术学院2013级网络高职班学生。其个性内向,对中考成绩极为不满,高职就读的专业是遵从父母意愿而选择的,对高职身份不认同,专业学习兴趣低下,学习效率低。他在课上听不懂,又不愿与同学、教师交流,作业不能按要求完成,上课紧张,不敢与教师进行交流。
(二)案例描述
在一次自习课中,因被专业课教师追讨欠交的作业与教师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吴同学在教室公开辱骂教师。
从教师的角度来分析:Activatingevents(诱发事件)追讨拖欠作业;Beliefs(我的信念):不按时交作业的不是好学生;Consequences(行为结果):吴同学当众辱骂教师。此时教师认为吴同学不按时交作业就不是好学生,这一非理念信念(B),引起了教师当众批评吴同学不按时交作业是坏习惯,所交作业错误多是能力差(A),导致了吴同学气愤地当众辱骂老师(C)这一较极端的行为结果。面对此情况,当事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驳斥(B)非理性信念。从吴同学的角度来分析:诱发事件(A)因为被当众批评不交作业;信念(B)我不是差生,不能被老师和同学看不起;行为结果(C)我要反击,以免被老师同学看不起。他此时的非理性信念是(B)被老师当众批评的就是差生,会被看不起(C)于是当场还击,辱骂教师。
通过用理性情绪行为ABC法与吴同学分析整个过程的诱发事件、信念、行为结果;通过对本人的心理咨询、与家长的单独访谈等方法,使吴同学认识到自己的不合理信念——教师批评同学没按时交作业的行为并由此认为自己是差生。
(三)根据以上原因梳理,制定以下目标
1.近期的具体目标
情感认知:了解高职的学习内容,认同高职生身份。学习方法:改进专业课的学习方式,从识记为主,调整为以理解实践为主。交流方式:从原来的师向生的单向交流,变换成生师双向交流。沟通能力:与同学多沟通,融入新班级的生活,交一两个谈得来的朋友。
2.远期目标
在达到近期的具体目标后,拓展自己的兴趣,发展自己的特长,参与到班级的服务管理工作中去,制定明确的职业规划,提高学生与人沟通交际的能力,促进心理的健康和发展。
(四)实施过程分为3个阶段
1.第一阶段:第一个月
学生要收集整理有关“计算机网络”的专业知识,了解该专业的学习内容,通过网络了解网络专业的发展方向及本专业的就业方向。其还要对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习范围形成一个较为客观全面的了解,认识高职生的学习价值,最终认同自己现在的高职学生的身份。
2.第二阶段:第二个月
学生应在课堂上进行积极发言,尽量独立完成练习;课后加强与同学之间的交流;进行每天一小时的课后阅读;发现自己的学习兴趣点,发展自己的特长。
3.第三阶段:第三个月
学生可制定本阶段的学习目标;与同学组建兴趣小组,培养一种较为固定的业余爱好;每周参加一次校内外的集体活动或公益活动;坚持每天进行一次总结,给自己拟定每天的学习计划和要求,提高自我认知和评价的能力。通过对目标实施行动后,吴同学与教师的关系更加融洽,与三五好友创建企业网,搭建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他在第二年成功地担任了专业课代表,第三年获校三好学生,在班级活动中常有出色的表现。
本案例运用REBT的各种技术成功地解决了1名高职学生因无正确的自我认知而导致的师生冲突问题。个案前后吴同学的转变很大,结果的比较证实了REBT对高职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性和促进性,并从中得到一些解决问题的经验和启示。相比于传统的说服法或灌输式思想教育,REBT中学生接受的正确观念是通过自我否定——自我肯定的辩论方式,将自身的非理性观念修正,并最终认同正确理性的观念,这种方法对中小学及职业教育特别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