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微信群的『管、控、引』
2018-12-29朱玉萍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班级微信群渐渐成为家校联系的重要平台。用得好,省时省力,事半功倍;用得不好,徒增烦恼。观望、纠结一段时间后,我也建立了班级微信群。在摸索中,通过加强对微信群的管控和引导,尝试发挥班级微群的正能量。
一、建章立规束全员,班群管理之上策
使用班级微信群,虽然家校沟通及时、方便了,但是群人数的日趋增加、群成员言论太过“自由”带来的问题,会给群管理带来诸多困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建群之前,班主任应该借助家长会等时机,与家长们面对面地进行一次沟通,约法三章,形成班群“微”制。
1. 明确班群功能
班主任首先要明确班级微信群的主要功能是发布家校信息、交流学习、分享经验,不用于解决班级事务、请假、咨询等情况。如有需要解决的问题,可直接电话、短信或面谈。班群信息主要发布人是班主任、学科老师和各级家委会等。
2. 规定进群对象
班级微信群的群主最好是班主任,群成员可以有副班主任、语数英学科的老师和每家一位负责孩子日常学习、生活的家长。因特殊情况需要入群者,需经班主任审批同意,方可入群。一旦发现随意入群者,群主有权“请”她(他)出群。
3. 规范群成员言论
为了规范群成员的言论,大家都要实名进群。老师分享的学生成长信息、发布的温馨提示、提供的教育资源等,家长收到了解即可,不必点赞。对于群公告,有不明晰的,请私信老师具体询问。学生个别情况交流、家长之间交流等,都请“小窗”私聊。同时,群内老师发布信息,也要注意措辞。杜绝群内通报点名、批评学生、公布成绩或排名等现象。
4.规定群发言时间
为了杜绝群成员不分时段随意在群内发言的现象,建群时,班主任应委婉地建议群内每一名成员,最好在工作时段内发布信息,早上不宜在7点以前,晚上最好不要超过10点。
二、“群助理”控“群情”,班群管理之妙招
班群日常管理中,老师们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工作繁琐的班主任无法保证随时关注群内每一个状况,并立刻予以解决。该如何巧妙应对呢?班主任可以尝试招募、委任一些热心而且有精力、有思想、有能力的家长做“群助理”,协助班主任密切关注班群动态,适时出手解“群惑”,及时出马控“群舆”,齐心合力导“群风”,维护群和谐,帮助班主任把控“群情”。
1.适时出手解“群惑”
英语老师在群内发了学习文件,因为电脑版本、手机功能不同等因素,一些家长打不开,怎么办?有家长在群内@英语老师了。“群助理”盛爸是这方面的高手,他看到后,立刻帮着及时转换文件格式,解决了家长的燃眉之急,分担了学科老师的责任,还启发带动了一批有能力的热心家长。
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班级微群内时有类似家长的发问,如问作业、问时间、问方法等。这么多琐碎的提问,班主任一人实在无法做到第一时间一一回复,而且有些实际操作技术,班主任也未必熟知方法。有了热心而又有精力、有能力的“群助理”辅助,这些问题都会及时迎刃而解。
2.及时出面导“群舆”
新生刚入学,便出现雾霾天气,班群内顿时“骚动”起来:倡议联名向校方提意见、给市长信箱写信。“群助理”闻讯,有的疏导——雾霾问题,属环境治理问题,非校方能解决;有的提醒——学校老师和他们的孩子也都在学校,如果能解决,一定会解决的。校级家委则迅速联系学校,并协助学校做出解释。班主任在接到班级家委的电话后,及时联系挑头家长,悉心解释疏导,赢得家长理解。之后,及时在群内发布公告,跟家长们明确了学校应对雾霾天气的各项具体措施。一场群风波及时平息。
诸如此类,“群助理”先发现群内状况,第一时间积极应对,老师及时应答,“舆论危机”及时解除。有时,当家长们对学校、老师的工作不理解、有情绪时,群内的“群助理”从家长的角度进行客观分析,表达观点,比老师和校方的解说更有说服力。
三、“群发布”引“群威”,班群管理之密钥
班级微信群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家校互动交流。营造和谐、良好的沟通氛围,适时、巧妙地发布各种信息,发挥平台正导向,引发班群正能量是管理班群、增强班集体凝聚力、形成家校教育合力的有效方式。
1.发布各类作品,树立成长信心
小学年段的各科老师,可以经常在群内发布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优良表现,展示每位学生的进步和成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每次作品发布,要兼顾到所有学生,一个也不能落下。
2.刻意“授权”发布,鞭策克服不足
班级学生的成长一定是参差不齐的,他们有的书写不够认真、有的不愿记备忘录……老师可郑重授权一些特殊的孩子发布群信息,如“聘请”不记作业或不认真记作业的孩子,每日在群内发布备忘录内容。这样的发布殊荣,可以鞭策这类学生认真写、完整记,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方便家长检测自己孩子的学习状态,可谓两全其美。
3. 公示班级工作,体现教育公平
有了班级微信群,班主任可以在群内公开班级的各项事务。比如,刚刚接班,要建家委会,班主任可在群内发布公告,明确要求,有意向的家长在群内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后,大家再投票表决。同样,中队评优、队长改选等敏感事务,可以在群内邀请非候选队员家长列席参加,见证全过程,并把照片、视频等上传到群内,全程透明化,公平、公正,大家都非常认同。
4.挖掘微群“智囊”,辐射各家之长
召开新一届家委会第一次会议时,我特意拿出一本微信心书,向大家展示:这是我送给上一届学生的毕业赠礼,书中比较完整地记录了孩子们小学成长的足迹。大家一听一看,连连点赞。醉翁之意不在酒,盛爸听懂了我的弦外之音,会后主动请缨。他自学摸索,为2016级学生创设了年级的微信号,随后他又发展下线,培训了另外5个班级的技术精英家长。这一支6人小分队,从前年年底开始领跑全年级,积极建设微信平台,记录各班学生的学习、活动,原创、转载分享育儿经验。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才一年半的时间,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就带来许多惊喜:首先平台关注人数由个位数,节节攀升到470多人;各班推送文稿,由最初一个班级一枝独秀,发展到6个班级争先抢发。至今平台累计发布了200多篇推送稿,内容应有尽有,包括学校、中小队活动及家教指导等,真是百花齐放、精彩纷呈。这一家校共建的公众平台,带来了极大的滚雪球效应,育人效果斐然。
其实,使用班级微信群至今,我感觉班主任好比是班级微群的“舵手”,通过建立“微制”,协同“群助理”,发挥“群能量”,可以有效地促进班群管理。久而久之,班级凝聚力、家校认同度、家校教育合力等也会随同班群的成长与日俱增。班级微信群,也必将成为新时期班主任们所悦纳的有效班级管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