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修炼爱的能力

2018-12-29王慧

中小学班主任 2018年4期

编者按

2018年3月20—23日,由陈萍老师主持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班主任核心素养及培育的实证研究”课题组、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刊江区教育局和《中小学班主任》杂志社联合主办的“全国班主任高峰论坛暨班主任核心素养实证研究课题培训会”在江苏省邗江中学隆重举行。来自全国2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中小学校长、班主任核心素养实证研究子课题单位代表、一线班主任800余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探寻班主任研究与培训的新策略,有力促进了班主任队伍专业化水平的提升。下面摘选几篇大会交流后的优秀稿件,以期给读者更多借鉴与思考。

教育之道,爱为先。但这份爱,不单单指教师单方面对学生的付出和奉献,还应指学生内心对教师之爱的被唤醒和反馈。教师无微不至地关爱着学生,学生也深深地敬爱着自己的老师,在健康、和谐、温暖的关系中共同缔造教育的奇迹。要达成此目标,就需要修炼教师爱的能力。如何修炼教师爱的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亲密接触,在表演中教育

孩子刚进入小学时,身处全新的环境,面对全新的人,稚嫩的心灵中有新奇和兴奋,也有担忧和畏惧。他们无一例外地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鼓励。因此,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最短的时间里,记住每个孩子的姓名和学号,努力摸清孩子的性格特点,拉近与他们的距离。在接下来的第一个月里,我像只“母鸡”一样跟“小鸡们”时刻在一起。每个课间的十分钟,我都坐在教室里,和孩子们聊天、游戏,用身体语言表达我对他们的爱意,摸摸头,拍拍肩,拉拉手,拥抱一下,当然,还有微笑和为他们竖起的大拇指。就在这样的亲密接触中,孩子们很快与我熟悉,并愿意与我亲近。但面对这样一批“萌娃”,单靠条条框框式的说教,他们虽然能听懂,但不一定喜欢。所以我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他们喜欢的演戏方式开展教育活动。

教师扮演妈妈,学生扮演孩子,通过还原到家后的场景,帮助学生记忆回家作业。

师:宝贝,你回来啦?

生:是的,妈妈!

师:今天在学校里开心吗?

生:开心!我和好朋友一起玩了游戏!

师:你开心,妈妈也开心!哦,咱们该做作业了,今天老师布置了什么作业呀?

生:语文是读熟第11课,还有要认认字。数学是读口算卡片。

师:哇!宝贝记得这么牢,听讲一定很认真!奖励你一个抱抱!

借助这种演戏形式,帮助孩子强化记忆当天的作业。如果表演者说错了,那观众们就及时纠正和补充。为了能与老师一起表演,孩子们每天都竖起耳朵听老师布置作业,并牢牢记在脑海里。“如何进老师办公室”“讲话用多大的声音”“上下楼梯怎么走”等常规教育都可以通过演戏来进行。这种方式寓教于乐,深受孩子们喜爱,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当孩子们对老师的教育方法产生兴趣时,他们已经在心里喜欢上了老师,每天都会微笑着打招呼,时不时地还会来个爱的抱抱。

二、小题大做,在细节处修炼

小学阶段是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而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坚持不断地重复训练。通过关注生活中的“小”细节,把它们放“大”,引导教育并持之以恒地训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们需要培养的习惯有很多,但“全盘通吃”“平均用力”只会“蜻蜓点水不深入”,可以有选择地在每个学期重点培养孩子一至两个好习惯,并坚持不懈地重复训练两个月,直到养成习惯为止。下面以“餐盘的摆放”为例:

吃完饭后,餐盘的摆放也可以进行训练。同样可以用演示的方法,给餐盘排队——弯腰,倒去食物残渣,轻放餐盘。老师可以在第一周站在框边手把手地教,接下来的两周坚持逐一检查和督促,等孩子初步养成习惯后,再请各桌的桌长担负起检查和监督的职责。

孩子教育无小事,教师的小题大做可以以点带面。不疾不徐、不温不火地教育,慢慢地说,细细地做,孩子们的好习惯就能自然形成。

三、投其所好,在游戏中凝聚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怎样让他们在学校里既玩得开心,又很有意义呢?我尝试在班级开发益智小游戏,并引进益智小玩具,投其所好,开展了一系列“我能行”主题活动,把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精神、自信乐观的情绪作为活动内容。针对每个年级,我都制定了不同的游戏活动,让孩子享受不同的乐趣,培养孩子不同的能力。

活动前,我会先给家长写一封信,把活动的想法、目的和具体实施措施一一罗列,请家长提建议。然后根据家长的反馈制定活动规则和实施办法,按计划一步一步落实。活动流程如下图:

【一年级】手指游戏:百变魔尺。(自己开发的“一枪打四个”“一心二用”“脚版石头剪刀布”既动手又动脚,是孩子们课间的首选游戏。“百变魔尺”与学科相结合,利用魔尺变化拼音字母、数学数字、各种动物造型,动脑又动手)

【二年级】速叠杯。(单人——双人配合——5人团队,都可以进行比赛)

【三、四年级】魔方。(三阶魔方——四阶魔方——五阶魔方——多阶魔方,在难度、速度上多方位地进行比赛)

课间十分钟,孩子们都在忙着玩这些有趣的游戏,奔跑打闹的人少了,大喊大叫的人也不见了。益智游戏和益智玩具,不仅开发了孩子的智力,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连课间十分钟都变得更文明、更安全了。这些主题活动都是我班孩子的专属。每个孩子是独一无二的,每个班级也应与众不同。我带着孩子们一起给自己的班级打上属于自己的烙印,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四、积分评价,在激励中成长

激励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是一副催化剂,它能催人奋发,叩开学生的心灵,滋润学生的心田,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与求知欲。我带的班级实行一种独特的评价方式——积分评价,也就是用学生平时良好表现获得的积分,来兑换实现一个小小的心愿。

首先,集思广益,征求家长、科任老师、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确定获取积分的办法。从学习态度、行为习惯、参与活动和兴趣爱好这几个方面来获取积分,积分多少根据以下几个方面的参与度和有效度决定。

其次,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由他们自己设立小心愿和制定兑换的规则。不要小看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心愿,它给了孩子们强大的动力,激发他们不断地向上向前。

班主任的爱,可以优化生命。在29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不断修炼着自己爱的能力:爱孩子,也努力唤醒孩子们对我的爱。而家长们的信任、理解和配合,孩子们的喜欢、尊重和信服,充分证明了爱的能力是可以修炼的。充满爱的教育,是师生双方互赢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