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班会设计“三化”之我见

2018-12-29刘琢

中小学班主任 2018年4期

主题班会是班级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是班主任根据教育、教学要求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主题、围绕主题开展的一种班会活动。通过主题班会来明辨是非、提高认识、开展教育,对促进学生的成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现在有些班主任在思想意识上并不重视主题班会课,班会课要不上自习,要不就是教师说教,或者碰到节假日时唱唱歌、跳跳舞,形式单一。其实他们不是不能上好主题班会,而是对主题班会的德育作用没有清晰的认识,怕浪费时间,影响学生的学习。

教育是一种浸润,道理入脑入心,是需要一定条件和机缘的。所以,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认真思考、组织、设计主题班会。一次优秀的主题班会,在设计阶段细化德育目标,在组织实施阶段深化德育内容,在反馈阶段强化德育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一、细化:在设计和准备阶段细化德育目标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标。班主任应根据德育目标和社会、学校、班级的实际以及德育的阶段性、系统性、时代性等特点,综合确定班会主题。初中阶段的德育目标在不同学段有不同的特点,每次主题班会必须精心设计,目标必须细化。

笔者认为,应根据初中生在各个学段身心发展的情况来细化德育目标,如初一阶段德育工作重点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学会初步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涯;工作内容是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衔接,进行规范教育,初步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形成良好的班风与学风,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开展主题班会时,应让学生尽快融入新的班集体中,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学会初步规划初中三年的学习目标。初二阶段德育工作重点是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接受自己。应开展以青春期心理教育与引导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平稳向青春期过渡,努力减小差距,减少两极分化,加强感恩教育和生命教育。初三阶段德育工作重点是超越自己和生涯规划。应对初三学生面临的毕业、升学、就业压力进行疏导,培养抗压能力,进行初步的共产主义思想和人生观、世界观教育。

每学期开学伊始,我会根据学校的每月德育主题和自己的德育工作重点设计主题班会话题,以下是学生初一刚入学时我拟定的主题班会设计。

二、深化:在组织和实施阶段深化德育内容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的这段话,在肯定启发作用的同时,也强调了教学情境的重要性。开展主题班会也要特别注意情境的创设,带学生入情入理。在组织和实施阶段可以采取案例剖析、问题答辩、游戏体验等方法来创设情境,深化德育内容。

案例剖析是指通过视频或音频、图片或文字呈现生动感人的故事、鲜活典型的案例,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精选这些故事素材,能更加直观地将学生带入情境,深入学生的内心深处,从而引起学生的移情和共鸣。如我在设计关于实现自我价值的主题班会时,给同学们分享了这样一则故事:有个年轻人,非常有才华,求职时却屡次碰壁,一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他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内心失望到了极点。于是他来到海边,准备结束自己的生命。正好一位老人路过,救了他,并问他为何要轻生。他说,自己得不到别人的赏识和重用,生活毫无意义。老人听完,从沙滩上拾起一粒沙子,让年轻人看了看,然后随手扔在地上,问:“ 你能把刚才那粒沙子拾起来吗?”年轻人摇摇头:“这怎么可能?”老人没说话,从口袋里掏出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也随手扔在了地上,问:“那你能把刚才那颗珍珠R22/UAuaGF0OiFtbo+X1jg==拾起来吗?”“当然可以!”年轻人说。“现在你该明白了吧!”老人意味深长地说,“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欣赏,就要想办法使自己变成一颗珍珠才行。但再璀璨的珍珠,也是由一粒微小的沙子不断地打磨而成的。现在,你还只是一粒沙子,所以你不能苛求别人立即承认你。”我想通过这则故事告诉同学们,只有先发奋努力,实现自我价值,让自己成为一颗珍珠,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和认可。

问题答辩是指通过问题设置,用正反方辩论、小组讨论、个人演讲等形式将学生引入情境。辩论、讨论、演讲的方式具有极大的煽情性,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况且道理越争越明,班会主旨可更好地凸显出来。

游戏体验是指在班会过程中,教师通过设计小游戏或者角色互换等方式设置情境,让学生参与、体验,从而生成感悟。游戏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不但让人感到身临其境,还能很好地触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如在设计关于“老人跌倒,扶?不扶?”的主题班会时,可以设计一个游戏环节,就是让持有坚决不扶态度的学生蒙着双眼穿过有障碍物的讲台,在黑暗中摸索,感受心中的恐惧和手足无措。再加以引导,告诉他们,不诚信和敲诈别人的人只是社会的小部分,如果大家都对需要帮助的人袖手旁观,那么社会风气会日渐冷漠。所以,别怕,扶他起来,你扶起的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三、强化:在主题班会结束之后强化德育效果

德育效果在很多时候并不是眼睛所能看到的,而是要求学生从心里接受,从认知上产生改变,再从行动上加以落实。一次好的主题班会有助于班级形成正确的舆论氛围,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我们也不能过分放大一次主题班会的作用,因为学生需在特定氛围下才能更好地获得启示,这具有即景性特点。

班主任还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强化效果,如再次简要宣讲,把学生的所思、所悟、所得形成文字,树立典型;家校共育,追踪、评价、反馈学生的行为表现。

如在上完行为习惯养成主题班会课后,我把同学们共同讨论拟定的班级文明公约工整地抄写在A4纸上,并粘贴在墙上,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周评和月评,通过组内监督的形式追踪学生的行为习惯改善情况,并且积极调动家长的参与性,履行文明公约、行为习惯得以改善的同学进行奖励。这些行为习惯包括起床不拖沓、上学不迟到、周一到周五不玩电脑游戏等等,从小处着眼,从细节进步。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主阵地之一,班主任要充分重视主题班会的作用,精心打造主题班会,提升德育效能。本文抛砖引玉,希望同仁们不吝赐教,群策群力,为孩子们奉上一道道精神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