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全混合日粮颗粒饲料适口性及贮存期研究
2018-12-29郭万正魏金涛杨雪海王琼武
■郭万正 赵 娜 魏金涛* 杨雪海 张 巍 陈 芳 王琼武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胚胎工程及分子育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64;2.湖北天越牧业有限公司,湖北 荆门 448159)
集约化规模舍饲是改善当今肉羊养殖现状,稳步提高肉羊养殖水平和羊肉产量的最为有效的方法,饲料是肉羊发展由传统养殖向规模舍饲转型的瓶颈,对饲草组合及组合后其营养和饲喂价值进行研究,充分利用组合效益,将饲草、农作物秸秆、工农业副产物、精料及预混料等合理调配加工,生产出符合肉羊现代营养需要,且具有经济优势的全混合日粮(TMR)颗粒料十分迫切和必要。
为此我们对山羊颗粒TMR进行了研究,在对制粒工艺完成初步试验后,设计了山羊颗粒TMR的适口性及采食行为的观察试验,以检验在生产中应用的可行性[1],并为以颗粒TMR为基础的饲养管理新方式提供参考;同时确定其进行可量产的成套设备和生产线开发的必要[2]。在按设计要求成功加工出山羊全混合日粮颗粒料后,为进一步优化工艺,进行了几种不同加工方式的颗粒饲料贮存观察。可为肉羊全混合颗粒饲料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1 试验设计
1.1 加工设备与原料
草粉粉碎机(9FQ-50型饲料粉碎机,粉碎机筛板4 mm);混合机(1000型立式粉碎混合机,粉碎机筛板4 mm);KL-150型颗粒机(①5 mm模板,压缩比4.7∶1;②5 mm模板,压缩比6∶1),电子称。
加工原料由湖北天越牧业有限公司从荆门当地采购收贮,玉米、豆粕、小麦麸、秸秆(主要为:玉米秸秆水分10%)、花生藤(水分9.7%)。
1.2 全混合日粮颗粒料对山羊适口性及采食行为观察
1.2.1 山羊全混合颗粒日粮的配制
营养水平参照NY/T 816-2004配制育肥山羊日粮,配方(D)组成见表1。人工配料,混合机混合均匀,KL-150型颗粒机(压缩比6∶1)制粒。
表1 育肥山羊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1.2.2 适口性及采食行为观察内容及方法
1.2.2.1 选择体重20 kg左右健康波尔山羊27头,随机分为3组(1、2、3栏),每栏9头(公母比例一致),按配方D加工山羊全混合颗粒日粮,卫生管理方式不变,开放式水桶自由饮水,羊群换颗粒饲料舍饲,进行投喂观察,观察羊的采食行为。
每次饲喂时以羊自动停止采食,槽内有少许剩料为原则,水桶每天早晚2次换水,保证充足饮水,连续每天记录每日采食行为、采食量及采食时间。
1.2.2.2 各栏羊只采食量相对稳定后,进行日喂次数及方式观察[3]。喂料方式①,日喂2次,每日8:00、17:00各饲喂1次;喂料方式②,日喂3次,喂料时间8:00、13:00、17:00;喂料方式③,日喂2次,根据①日喂2次确定喂料量及补食时间,投喂①料量的90%左右,一定时间内采食完,再适当补料。
1.2.2.3 喂料起点设置:日粮干物质采食量0.66 kg/d,日喂料量0.75 kg/d。
1.3 颗粒饲料保存试验
保存试验时间2014年9月9日至2015年1月14日。保存试验材料,按D配方生产羊全混合颗粒饲料D1~D3,D1、D2在湖北天越牧业有限公司羊场采用平模制粒,D1直接冷制粒(KL-150型颗粒机,压缩比6∶1);D2冷制粒(KL-150型颗粒机,压缩比4.7∶1),适当加水调质(由少到多逐渐增加水分)到成型效果良好,眼观不到明显粉料。D3委托羊场周边某规模饲料厂制粒(年单班产量10万吨以上,420型环模制粒机,蒸汽调质)。选择育肥猪商品料D4(与D3加工方式相同)和某公司送场试用的全混合颗粒饲料D5(加工方式不清楚)作对照。
保存及观察方法,D1~D4共4种饲料,选用编织袋双面珠光OPP盖光印刷的包装袋(无内膜),每种分装6袋,每袋5 kg,将袋口折叠后用绵线活结扎紧;D5原包装保存,放置于通风良好的平房内木板上,分别于第7、10、15、30、45、60、75、90、120 d开袋观察,采用双盲法进行感官评价,由4人对饲料样品的外观(色泽是否变暗、是否结块、有无霉斑等)和气味(有无霉味等其他异味)进行描述性评价,再综合作为样品的感官评价结果,判断保存时间[4-5]。每次观察时先开一袋,有结块、或轻微霉味、或异味,眼观无霉变粒,评5分,即将该组其余各袋开袋观察;有霉变粒,明显异味或霉味,评10分,即全组废弃,结束该组保存试验。4人均认为正常的,保质良好,评0分,再扎口封袋,其余袋不开,继续保存,120 d后结束全部保存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山羊全混合颗粒日粮的适口性及采食行为(见表2)
饲喂试验表明,本次试验所生产山羊颗粒TMR具有很好的适口性,羊爱吃,每次采食时间约1 h,日喂2次,日采食量为0.833~0.889 kg/只,观察期日平均采食量(0.854±0.031)kg/只。日喂3次,日采食量为0.944~1.0 kg/只,观察期日平均采食量(0.978±0.031)kg/只。日喂2次,补料2次,采食量为0.944~1 kg/只,观察期日平均采食量(0.976±0.029)kg/只。
日喂2次,每次喂料在1 h基本吃完,仅留有微量余料,再提高喂料量,则会增加剩料,不能增加日采食量。
以日喂2次为基础,每餐投喂量控制为2餐自由采食量90%左右,1 h内完全吃完,再适当补加饲料,日采食量较日喂2次可增加0.122 kg/只,提高14.3%。
日喂3次,日采食量较日喂2次可增加0.124 kg/只。与日喂2次控制料量,适当补加,日采食量一样。
表2 山羊采食量变化
2.2 颗粒饲料保存试验
各饲料水分含量分别为D1:11.16%,D2:14.25%,D3:13.02%,D4:13.34%,D5:13.00%,其保存试验观察结果见表3。
表3 羊全混合颗粒饲料保存试验观察
保存试验开始时,气温较高且连续阴雨时间较长,相对湿度大,对饲料保存有一定影响。从表2可以看出,某企业试用羊全混合颗粒饲料第7 d即开始出现霉变现象(观察时间是从试用料到场时间开始的,可能不是加工时间)。加水调质后的饲料D2保存期略长,但第15 d出现霉变,保存期都很短。委托制粒的饲料D3到1个月也出现霉变,但制粒方法类似的猪育肥料保存时间可达到3月以上。不加水或蒸汽调质而直接制粒的羊全混合颗粒饲料保存时间达到3月以上,不加水或蒸汽调质直接冷制粒的羊全混合颗粒饲料其水分含量低,对其较长的保质期有一定影响。可见调质水分对羊全混合颗粒饲料保存期影响很大,加水或蒸汽调质的羊全混合颗粒饲料很难保存,保质期很短。而蒸汽调质对不含草粉的育肥猪料的保质期影响不大。
饲料的保质期受饲料水分含量影响很大,但其中水分的存在状态也很关键,自由水含量较高的饲料更容易变质[6],保存期更短,草料的内部结构使其在制粒加工过程中与调质水不易结合,使生产出的颗粒饲料中自由水含量较高,且冷却过程中不易散发,使用水或蒸汽调质生产的羊全混合颗粒饲料保存期很短。而不含草料的配合颗粒饲料加工过程中较高的淀粉在制粒过程中可与调质水分部分结合,且冷却中水分散失相对容易,故饲料保存期较长。
3 小结
①山羊全混合日粮颗粒料具有良好的适口性,可有效地避免羊挑食。饲喂方式,每日喂料2次,自由采食,平均日采食量0.854 kg/只,每次采食时间在1 h左右。日喂2次以上,采取以2次饲喂略为控制总量,不能充分自由采食,首次采食完后,适当补加1次,可达到日喂3次相同的采食量。3次以上投喂,平均日采食量0.976 kg/只,较2次喂料提高日采食量14.3%以上。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对集中育肥羊要采取3餐以上的多餐制,可提高日粮干物质采食量,加快育肥生长速度。对种羊及其它羊群可采用2餐制饲养管理。
②加水或水蒸汽调质对羊全混合日粮颗粒料保质期有明显的影响,使其保质期大大缩短,保存困难。不加水或水蒸汽调质,直接采用冷制粒加工,羊全混合日粮颗粒料的保存期长,可达到3个月以上,但制粒产量低。对羊全混合日粮颗粒料加工最好采用冷制粒,不宜使用水或蒸汽调质,以直接压制成型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