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协同创新视域下地方高校智库建设路径研究

2018-12-28卜雪梅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年20期
关键词:智库协同区域

卜雪梅

[摘 要]本文基于协同创新理论,科学把握区域协同创新视域下地方高校智库建设的内涵和必要性,分析了地方高校智库建设的现状,结合战略谋划、基层实践、深层探索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研究表明:做好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优势,依托项目运作带动人才、管理、资金等智库建设细节的全方位互动,整合区域地方高校智库的智力资源,加强机制体制创新,集成区域智库综合效应,能够进一步推进地方高校智库体系建设。

[关键词]区域协同创新;地方高校智库;建设路径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8.20.101

[中图分类号]G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8)20-0-0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资源。治国理政必须善于集中各方面的智慧、凝聚广泛的力量。改革发展的任务越是艰巨,越需要强大的智力支持”。2014年2月,教育部印发了《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在高校智库的功能、组织形式、主攻方向、平台载体、成果应用渠道和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规划。建设高水平的地方高校智库,是时代的要求,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整合区域资源,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出发点,以参与地方政府决策咨询为主要手段,正确处理智库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困难和矛盾,彰显“服务社会,引领社会”的功能,真正融入区域协同创新发展。

1     区域协同创新视域下地方高校智库建设的内涵和必要性

1.1   地方高校智库协同创新内涵

区域协同创新是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出发点,从区域发展的战略目标着手,通过高校与产品研发机构、产业孵化平台、区域优势资源的有机整合,逐步形成区域优势产业群,有效提高区域竞争能力,促进区域科技创新,全面提升区域服务社会的能力。

地方高校智库建设是指地方高校自行设立的一种独立于传统院系的专门开展政策研究的学术研究组织,生产政策知识和政策思想,培养政策研究人才,并通过知识转化以影响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地方高校智库以智为本,参与地方政府决策咨询,所提供的意见和建议作为地方政府知识采集的重要来源。

地方高校智库主要有智库主体、智库要素、智库平台3大维度。智库主体维度建立是结合全面深化改革,加强宏观规划,进一步加大智库投入,对各类智库主体的功能进行科学调整和重新定位,推动相互间的互动与协作、促进协调发展,实现决策功能效用的最大化。智库要素主要包括高端研究人员、研究课题、研究经费和研究成果等。特别是对于研究人员和研究经费来源,要打破部门区域本位,根据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配置资源,提升新型智库的职业化、专业化和高端化水平。智库平台维度主要有信息共享平台、课题研究平台、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等,需要加强平台间的沟通协作配合,协同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层级之间平台的协作,探索更好的发挥各类地方高校智库作用的途径。地方高校智库协同创新就是要按照智库发展的客观规律优化配置研究资源,打破条块分割和部门局限,通过优化主体、要素和平台,真正发挥智库的整体性、专业性思想库功能。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联合地方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等多元主体形成决策共商、资源共享、组织共建、活动共办和风险共担的深度融合模式,强调政策研究,强化理论创新,形成“地方高校智库品牌”。

1.2   地方高校智库协同创新的必要性

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区域协同创新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跨领域集成创新和多方协同创新已成为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地方需求层面来看,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关键的转型时期,地区及城市发展将面临更多的发展问题及困境,而各级各类地方高校智库可以为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及城市建设等方面提供思想观点、价值标准及政策建议等智力支撑。因此,地方高校智库建设对地方党委政府决策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智库建设的重要性日益显著。

从智库本身层面来看,对涉及面广、影响力大的决策咨询,仅依靠某一个专业智库“单挑”很难达到成效,需充分整合多个地方高校智库进行集成综合研究。因此,地方高校智库要强化协同思维,联合其他智库共同打造智库联盟,整合各类智库研究资源,推出智库研究精品成果,形成研究合力,不断提升决策咨询的能力与水平。

2     地方高校智库建设的現状

2.1   各自为政,不符合协同创新的要求

地方高校智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仅仅停留在表面,缺乏实质性内容。地方政府的政策需求和决策咨询主要依靠自身来解决,对地方高校智库的依赖性不强;地方高校智库之间存在争课题的现象,而不是根据各自的优势和特点进行合理配置,不符合区域协同创新的发展要求。由于缺乏制度化的智库成果报送渠道,垂直方向的智库成果报送会因为逐级报送成果而影响决策的实效性。

2.2   很难发挥协同创新的优势,协同能力不强

地方高校智库过度依赖领军人物和研究骨干,培养适合智库研究特色的“实战型”研究人员往往需要较长周期,研究力量分散、人才数据资源共享、渠道共享、项目共建等多方面均不能起到良好的协同共赢效果,从服务决策效果和研究投入产出层面来看,地方高校智库普遍存在低效率及可操作性差现象。地方高校智库缺乏专业化发育、市场化运作,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大多是“内刊”形式。党委、政府与高校智库之间信息不对称,供需关系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导致研究成果转化困难。

2.3   从研究到决策缺乏科学的评价机制,影响协同创新发展

地方高校智库评价考核基本以科研业绩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而对战略研究成果和应用研究成果缺乏相应的评定标准,特别是对于政策研究和政策咨询缺乏必要的评比折算依据。这种评比考核机制会影响地方高校智库研究人员参与地方政府政策研究的积极性,导致地方新型智库很难形成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政策导向,进而会影响地方高校智库协同创新发展。

3     地方高校智库区域协同发展的建设路径

3.1   战略谋划,找准目标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加强地方高校智库建设就是要对传统智库建设进行转型升级,突出整体谋划,加强顶层设计,增强高校智库建设举措的系统性、关联性及可行性。

地方高校智库的协同发展不是智库的简单相加,其实质在于各具特色、良性互动和有机合成,要遵循地方高校智库建设的普遍规律,发挥地方高校智库的学科优势,立足地区实际,充分了解中外的做法,通过借鉴寻找新理念、新思路。

地方高校智库区域协同发展要把握地方高校智库的特质,进一步明确地方高校智库的职能与职责,当好地方政府政策制定、战略决策的参谋、助手,突显政策建议、人才培养、服务社会、应用研究和引导舆论等重要功能。地方高校智库应积极倡导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优势互补、有效融合,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发挥优势,形成可操作、实用性强的政策建言。此外,地方高校智库还应担负起引导社会舆论导向的职能,围绕社会热点问题、民生问题,立项资助具有前瞻性、战略性、针对性和操作性的研究课题,为百姓释疑解惑。

3.2   基层实践,注重协同创新

地方高校智库区域协同发展,需要在推进区域性智库人才特区建设上进行突破,充分发挥智库领军人物的重要作用,把促进区域内和区域间的人才有效率流动作为智库间的区域性合作的重要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内智库人才对地方新型智库的智力支撑作用,促进区域内人才对地方高校智库之间的最优配置,优化人才引进制度等。

地方高校智库区域协同发展需要把区域项目合作作为重要支点,主动承担重大研究项目,依托项目运作带动人才、资金、管理等智库建设细节的全方位互动,以课题为纽带,通过多元对接来放大协同效应,打造具有专业性、代表性、均衡性的研究共同体。随着项目合作的深入,地方高校智库在区域内部和区域间的影响力和稳定性就越强。同时,地方高校智库区域协同发展应完善制度建设,建立一套治理完善、充满活力、监管有力的智库管理体制,推动政府信息公开、重大决策意见征集、政策评估、政府购买决策咨询服务的全方位合作,构建“校政企多方合作,产学研多位一体”的协同创新新模式,并且形成制度化。

3.3   深层探索,注重机制创新

(1)加强对地方高校智库的组织领导,按照“党管智库”的原则,创新资源整合机制。重视地方高校智库参与区域性合作,形成地方高校智库之间优勢互补、有效融合、交叉研究的良好氛围,加强宏观、中观和微观整合,促使各类智库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深度融合,共同打造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智库联盟”,熔铸“智库+”的组织载体和结构形式,使智库发展的集中度、协作性得到有效发挥,形成“1+1>2”的效应,扩大和谐共生的“智库圈”。

(2)坚持开放型建设,全程协同,创新多元互动机制。依托高校优势学科和特色研究,搭建具有信息畅通、功能完善、服务协同、资源共享等较强影响力的研究平台、成果载体平台、辅助平台和传播平台等载体,及时将资政成果的刊发、批示、落实等情况相互反馈,推动智库成果的“产”与“销”。加强文献资料支撑,建立数据库,依托“云”架构,以大数据助推成果高产出,加强与媒体的多元融合,宣传智库研究成果。

(3)营造良好咨政生态,创新评价考核机制。建立并完善决策咨询建议类成果的跟踪评价机制,建立学术研究型和智库服务型双评价体系。完善职称评定要求,将成果转化、决策咨询等方面成果纳入评奖和年终考核范围,针对不同类型的科研成果,实施不同的考核标准,引导高校智库健康发展,集成区域智库综合效应。

主要参考文献

[1]林东明.地方高校融入区域协同创新发展践行路径探索[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4(4).

[2]陈琛.“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法学研究的走向分析——以高校科研与智库的融通为切入点[J].法制与经济,2018(3).

[3]赵万法.金融办工作要加强研究服务决策咨询——以蚌埠市金融办为例[J].蚌埠党校学报,2015(4).

[4]蔡永波.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浙江样本——以临海市为例[J].政策瞭望,2017(12).

[5]刘伯高,乔湘流.构建新型智库体系:苏州的实践与思考[J].智库理论与实践,2017(8).

猜你喜欢

智库协同区域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微智库
微智库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智库能为我们做什么?
建智库,话担当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