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植物生产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2018-12-28杨敏韩金玲秦保平蔡瑞国张敏王文颇周印富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0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杨敏 韩金玲 秦保平 蔡瑞国 张敏 王文颇 周印富

摘要:为推动我校应用型大学转型建设工作,根据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分析了当前植物生产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对《植物生产学》的教学过程进行了研究探讨,以培养一批能适应现代化农业生产发展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植物生产学;实践锻炼;教学改革

随着市场和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产业化使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生根本变化,农业生产解决不再是简单的的温饱问题,而是向现代化、规模化、生态化、特色化产业发展,培养农科类本科生的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无疑承担了更大的责任,作为农科类的高等院校,有必要进行植物生产学等教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以适应培养一批新世纪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1]。

植物生产类专业是高等农业院校的传统专业,《植物生产学》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植物生长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及栽培技术措施,为以后的工作科研奠定基础[2]。课程涵盖的知识和能力相关内容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广适应、强能力、服务地方”的科技人才具有重要作用[3]。但是,目前的植物生产学教学中还有很多问题亟需解决。本文简要分析了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初步的教学改革研究。

1.植物生产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社会“厌农”思想严重,农学类专业很难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在当前社会的各类产业中,农业的产出效益比较低,社会厌农思想严重。加之,农学类专业的实践性与应用性较强,需要学生去田间实践,学生怕苦怕累怕脏。所以,农类专业一直以来就不受大学生们的青睐,即使已经入学的农类的大学生,也很多是迫于调剂。所以,植物生产学作为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也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理论性强,学生缺乏兴趣

植物生产学的主要讲授各种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和栽培技术措施等,授课教师一般采用的单向灌输式教育,在幻灯片上向学生展示文字和图片,形式比较单一,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传统的植物生产学教学模式是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将理论知识和农业生产实际联系起来。

1.3 实验和实习教学方法陈旧,时间短,学生动手能力差

植物生产学实验教学的课时较少,教师一般选取有代表性的几个实验项目,在固定时间和地点开展实验教学。传统的实验课授课模式只是简单地重复前人已有的实验结果,严重地限制了学生的发散式思维,缺乏应有的主观能动性与探索性。实习多是组织学生到现代农业示范园、学院试验站等地点参观,简单了解一些植物的生长特性,虽然可以动手实践,但也只是在老师带领下的机械式劳动,很难达到在教学实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目的。

2.教学改革方法

2.1 优化课程结构,构建与实际结合较紧密的课程体系

《植物生产学》是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设置在大学三年级,是在学习了一些基础课程以后开设的,如植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等。该课程包括植物生产学1和植物生产学2两部分,第一学期主要学习的植物生产学1共32学时,其中理论24学时,实验8学时,并辅以教学实习5天,主要使学生掌握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群体动态及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形成、外界环境对作物生产的影响及大田栽培技术措施;第二学期植物生产学2共34学时,其中理论26学时,实验8学时,并辅以教学实习5天,掌握主要作物的生长栽培技术,重点讲解学生熟悉常见的作物,如小麦、玉米、水稻、棉花、花生、甘薯等,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作物的不同的生长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主要涉及播种移栽、肥水运筹及病虫害防控等田间管理措施,与大田生产紧密结合,通过了解与探讨生产中碰到过的农业问题,现场予以分析并解答,让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实践中发掘专业课学习的乐趣。

2.2 “教学做”合一,促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

植物生产学实验课共计16学时,在本校的农学与植科实验室进行,设置的实验项目多为课堂理论知识在实验室可控条件下的延伸,对课堂结果性知识的情景化再现。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室、温室和试验站。室内实验教学环节中,要求学生课前预习,独立完成实验,最后提交实验报告,做好实验总结。田间实验教学中,要求每位学生全程参与从土壤耕作、植物播种、田间管理到收获的所有环节,形成实习实践知识的系统化,从前茬作物收获后的残茬处理及土壤耕作中,提升培肥土壤、保护土壤理化性质的意识;从植物生长发育动态的描述中,加深对植物生长发育规律的理解;从植物田间肥水运筹及病虫草害防治中,洞察国家“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科学要义。本专业已与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秦皇岛长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合作建立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每年组织学生出去实践学习2-3次。

2.3 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靈活运用翻转课堂技术,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把全班分成6个小组,自主选择感兴趣的章节,做成幻灯片汇报,其他同学可以提问和讨论,最后教师做进一步地指导和点评。并随时更新上课内容,将最新发表的科研成果带进课堂,但只可作为课堂辅助内容,并点出存在的不足及需补充事宜,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同时,精细制作课件,在科研和试验中有意识地多拍摄一些照片和视频,将其添加到课件中。如小麦每个生长期的形态照片、玉米整个的生长期视频等,提高学生的兴趣。

3.结语

植物生产学是高等院校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其内容对培养应用性本科院校人才至关重要。但是,在教学中该课程理论内容部分枯燥、教学方法单一等原因,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实际动手能力差。因此,我们努力优化课程体系、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出一批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性本科人才。

参考文献:

[1]种晓蔚. 植物生产类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D]. 泰安: 山东农业大学, 2007.

[2] 董树亭. 植物生产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 陈雨海. 植物生产学实验[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作者简介:

杨敏( 1987—),男,山东聊城人,讲师,博士,硕士生导师,从事作物高产高效栽培研究。

基金项目: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学研究指导性项目(JYZD201802);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博士启动基金(2016YB009)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