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课、证、赛、岗”良性教学生态系统初探
2018-12-28冯倩欣何慧袁其玲
冯倩欣 何慧 袁其玲
摘 要:我国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同时催生了对旅游人才的大量需求。但是,旅游人才市场长期处于“供需不平衡”状态。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本研究从“课、证、赛、岗”四个方面入手,研究如何建立起标准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如何使体系的四个主要方面进行良性互动。
关键词:教学改革;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一、旅游人才市场需求状况
2017年5月,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主旨为《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精耕旅游幸福产业》中的讲话提到,我国正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已从少数人的奢侈品发展成为今天人民群众大众化的日常消费,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内容。据世界旅游组织和国家旅游局预测,我国将在2020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
旅游市场的持续扩大,导致了旅游市场对旅游人才需求越来越高。2017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提出实现旅游强国的“三步走”战略,未来几年(2015-2020年),我国将从粗放型旅游大国发展成为比较集约型旅游大国,这种转变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旅游人员素质提升,归根到底取决于专业旅游人才队伍的建设。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求实施万名旅游英才计划,培养和开发旅游管理学研领域中的行政领导干部、经营管理人才及专业技术人才。
二、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我国许多院校纷纷建立旅游管理专业,为社会输送旅游专业人才。但是,院校旅游人才培养与企业旅游人才需求一直处于“供需不平衡”状态:一方面企业抱怨找不到合适的人,另一方面毕业生到岗后动手能力差、上手慢或者缺少有用的专业技能证,只能选择“差一点”的岗位就业,甚至最终导致“有业不就”。究其原因,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跟社会和企业的需求脱轨,院校看重学生的“理论知识”,企业看重学生的“实践技能”,本研究就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而展开探讨。
三、“课、证、赛、岗”教学生态系统
本系统从“课、证、赛、岗”四个方面入手,研究如何建立起标准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如何使体系的四个主要方面进行良性互动。
系统的核心部分是教学中的重点“课”,“赛、岗、证”则是影响“课”的主要维度,本研究主要探讨,如何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去设置课程以及优化教学方法。
四、“课、证、赛、岗”良性教学生态系统构建实例
本研究的实证研究对象是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经过专业建立至今共9年的探索,现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课、证、赛、岗”融合的教学生态系统:
(一)以“岗”为据。教研组和校企合作企业共同研究,对旅游行业的主要企业岗位进行岗位分析,了解企业主要岗位的技能需求,并以此为依据,设置课程。譬如,在旅行社中,计调是非常重要的岗位,也是许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首选,在经过岗位分析后,教研组发现其计调所需的核心技能是安排接待计划和旅游服务采购,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增加了《旅游线路设计》、《旅行社经营与管理》以及《旅游电子商务》等课程,并给课程安排一定学时的实训,让学生所学能贴合企业需求。
(二)以“赛”促教。教研组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技能竞赛,专业教师每年均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广东省选拔赛中的导游大赛项目、中餐主题宴会设计项目和西餐宴会服务项目。
全国技能大赛有来自各个院校的优秀参赛选手与指导老师,主办方成员当中有行业知名企业,通过参加比赛,能够检验自身的教学成果,找出自身的优势与劣势,以便扬長避短,同时也能了解行业对岗位技能的要求与发展趋势。
除此以外,教研组还把竞赛融入到课堂,构建“竞赛式”高效课堂。现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大多是“90”后,比较好动活跃,更喜欢“参与”,不喜欢被动“接收”知识,教研组以广东省技能大赛的规程作为参考蓝本,把竞赛项目作为实训项目导入课堂让学生演练,给学生评分,获得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三)以“证”定标。这里的“标”有两重含义,一是目标,二是标准。由于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因此,根据要求,每一位旅游管理的学生在校期间可以根据需要选考至少一个专业技能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通过考证这种方式,让学生有更明确的学习目标,同时,也能通过考证通过率来检验教学水平标准和课程设置是否合理。
五、“课、证、赛、岗”良性教学生态系统的工作成效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课、证、赛、岗”教学生态系统有效地优化了人才培养体系和提升了教学质量。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在教学评价均名列前茅,获得学生的一致好评,多位教师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广东省选拔赛中的多个项目获得奖项。学生的岗位技能得到明显提升,学生近三年的初次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
参考文献:
[1]陈贵超.教改项目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分析——以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职教论坛,2013(20):94-96.
[2]丁金昌,童卫军.关于高职教育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再认识[J].高等教育研究,2008,29(6):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