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切入点,让语文课堂闪烁智慧的光芒
2018-12-28李玺雨
李玺雨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那么在这个平等的对话过程中,用什么样的方式或者什么话题展开对话,从什么地方开始对话,这就是教学的切入点。有时往往是一个提问,就可以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围绕这个提问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真正凸显出文本的内涵,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就找准了切入点。相反,如果只是冗长乏味的讲解,课堂永远实现不了高效。
如何找准这个切入点呢?可以尝试从文本课后习题、关键处、疑难处、插图入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最终让课堂闪烁智慧的光芒。
一、最佳路径———从文本课后习题切入
教材中大多数课后习题往往或隐或现地牵扯到文章主旨,它们是理解课文的捷径,弄清这些习题,学生就能豁然开朗。
例如,苏教版小语教材四下《最佳路径》课后的习题就是:格罗培斯的迪斯尼乐园路径设计为什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它与法国南部农民卖葡萄有什么联系?其实我们不难发现,这篇课文就是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的。特级教师潘文彬老师在执教这篇课文时,就让学生抓住课后这两个问题为切入点,让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白格罗培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力求完美的精神。
其实,抓课后习题为切入点,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新意,但是却非常实用。这样既能让学生在预习前就明白这篇课文的重点,又能让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去解决这个困惑。
二、提纲挈领———从文本关键处切入
从文本关键处切入,其实就是引领学生抓住关键点去开发文本,享受胜利的果实。这个关键点可以是题目中的一个关键词,或者是文本当中的关键词、关键句或者关键的段落,也可以是文本当中的主要人物等。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语教材四上《维生素C的故事》,学生在通读全文之后,都能读懂这个故事,那这篇课文还想让学生学习什么呢?我就抓住一个关键处为切入点——维生素C到底是谁发现的?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在全班学生思維碰撞下,既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哥伦布心理活动的一系列变化,又让学生明白了给病重船员提供野果子的秘密,关爱船员、细心的哥伦布把秘密告诉了医生,医生进行反复研究和探索,发现了维生素C的存在。
抓文本关键处为切入点,它能让学生明确这节课学习的重点到底是什么,也真正能起到提纲挈领、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自主提问———从文本疑难处切入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一篇文章的疑难处很多,以疑难处为切入点可以是老师提问,也可以是学生的自主提问。我们常常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我们为学生质疑问难提供机会,逐步引导学生进入一个“自主提问——探究发现——答疑解惑”的过程中,因为学生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就是对文本的初步感知与理解。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语教材五上《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课本?为什么是绿色的课本,不是其他颜色的呢?教师以文本疑难处为切入点,然后引导学生初读课文,解决这些问题,并进一步理解文字背后的秘密。学生在读完课文之后可以练写他们眼中大自然的颜色。
四、突出重围———从文本的插图处切入
对于小学生来说,文本中的插图是最直接、最具体可感的视觉艺术,它可以将文字形象直接地转化为视觉形象,给学生带来鲜明的感受。当然课文插图往往同课文的重点、难点密切相关,教师可利用插图为切入点化难为易。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语教材六下《卢沟桥烽火》一文时,教师提出“P26的插图到底是描写课文中的哪一个自然段”?学生在通读文本后,抓住插图与文字的相关处,进一步感知与把握文本。
教无定法,但是在阅读教学中找准切入点,可以改变枯燥沉闷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文本的欣赏中充分感悟文学艺术的魅力,从而让课堂闪烁智慧的光芒!
(作者单位:南京市南湖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