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全碑》漫谈
2018-12-28李源
李源
摘要:汉代隶书碑刻有着多种风格,或古朴拙趣,或清秀飘逸,或平稳端庄,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诸多杰出的汉碑中,吾爱《曹全碑》颇多,此碑在用笔方面表现平稳,结体方面表现出开张秀丽的姿态,字形方面方圆结合而以圆笔为主,内含精气,柔中带刚,蚕头雁尾尤其突出。在此浅谈《曹全碑》创作取法,有柔和、刚柔并济之风,使作品更显生动,缓逸流畅。
关键词:《曹全碑》 创作 隶书 书法作品
中图分类号:J29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4-0052-02
一、创作原由
隶书在书法史的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而隶变的产生是书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将古汉字演变为现代汉字的起点,结束了我国古文字的阶段。隶变完成的文字形态更类似于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文字,并且相对于古文字而言更易辨识。由于笔法的丰富,如中锋与侧锋,藏锋与露锋;用笔的丰富,如铺开笔锋与束缚笔锋;字势的丰富,如疾驰之势与迟缓之势,方与圆等相互对立因素的统一使其在技巧上有了充分的展示。在历史的长河中,隶书的发展尽管有许多的曲折,但直至今日仍旧屹立不倒,凭借着其独一无二的特色,对各类书体的发展和众多书家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影響。
在众多汉碑中,笔者将从《曹全碑》中漫谈隶书创作,之所以以此碑为取法对象,起初是因为飘逸的蚕头雁尾最先夺得眼球,而后其精密的结体,平和圆润的线条,向背并用的字势,顺势推舟的运笔,不激不励,更是吸引人的视野。《曹全碑》很少有大蹲大跳之笔,字势稳健,如小溪潺湲,婉丽绰约,得翩翩欲飞之姿,雅静端庄,得华贵于古厚之中,寓清秀与风月之间。学之愈深,愈发觉得此碑不仅有流美洒脱的一面,更有端庄沉劲的一面。其主笔画,犹如《甄嬛传》中甄嬛所跳的惊鸿舞一般,一只鸿雁在翩翩翱翔在空中的形象,优美的舞姿,轻盈的体态,极富韵味。这一体会为隶书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更多融入古朴的气息,使得字体不再单一乏味。
二、创作过程
(一)临摹原作
《曹全碑》在临摹过多之后容易出现弊病——过于浮滑,表现不出其古朴灵动之感,反而写得有些媚俗,对此现代书家费声骞也说过:“有人嫌它圆匀柔美有余而朴素雄健不足”。为了纠正此弊端,进行了其他碑刻的临摹,在此以《乙瑛碑》与《礼器碑》为例。《乙瑛碑》属端庄平整、法度严谨一路的碑刻,临摹此碑的目的在于学习此碑的淳朴书风,将其特点运用在创作当中,用笔在持重中见灵动。《礼器碑》与《曹全碑》同属挺俊流丽、清劲秀逸一路的,但《礼器碑》较之《曹全碑》不同的是其瘦劲挺拔的用笔,于端庄雅丽中透出雄健刚毅的品格。将其技法运用在创作过程中,使得笔画不至于过于圆滑,部分起笔化圆为方,在墨迹中不失其碑刻味道。
同时还对清代书家何绍基等人所临摹的《曹全碑》进行研究,收笔处弱化雁尾,在不突出主笔的情况下也能展现出单个字舒畅的形态。
具体到单个字的创作来说,首先用笔使用中锋,行笔流畅,动作不加犹豫,笔画与笔画之间的衔接重新起笔,过于连贯会写出楷书的顿挫。从结构上讲,字形多偏上小下大结构,中宫紧收,外围舒展,虚实结合,字形匀称,线条柔中带刚,表现出内在的力量感。同时在创作时还需要保持良好的心境,这样写出的字也更能表现出情感的流露,真正融入到作品当中。
曹宝麟先生对于创作与临摹之间的关系认为“若想要创作好,解决的办法是加大临摹力度,辅之以创作。比例大概为八比二”。关于临摹,孙过庭在《书谱》中云:“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①。只有做到精准临摹,才能大致感受到作者在书写时的状态,进而领会其精神并运用到自我的创作中。
(二)把握笔法
隶书是由篆书逐渐简化而来的,将圆润均匀的笔画变为方而有转折的笔法,把修长的结构变为扁平的结构并带有波捺的新兴书体。从某种意义上讲,书法即是笔墨之法,从笔法上来说,广义上讲,包括身法:就是在用笔时全身、手臂、手肘、手腕、手掌、手指在运笔时的规律;墨法,是在用笔时墨色的深与浅,浓墨与淡墨,笔画的枯润等变化规律,以及用笔本身的变化规律。
赵孟頫曾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需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②。因为笔法的运用得当关乎创作作品能否成功的关键。书者在创作过程中,关于笔法问题,谨遵以下四个方面:速度、力度、角度、长度。
1.速度:在创作过程中速度便是指“迟”与“速”,行笔中称之为“疾”与“涩”,“八体之中有疾有涩。宜疾则疾,不疾则失势。宜涩则涩,不涩则病生。疾徐在心,形体在字,得心应手,妙出笔端 ”③。强调了疾与涩运用要恰当。隶书的产生本身就是“简易之旨”,因此书写速度较快,“宜疾”。但在实际书写中,由于所创作的书体笔势稳健,逆入平出,与纸张相互摩擦,追求涩势,尽量表现出较为理想的笔画质感与其生命力。
2.力度:力度便是指轻重提按。《曹全碑》对笔画提按要求甚高。这里的提按并不代表粗为按,细为提,而是在于筋骨。正如卫铄在《笔阵图》中云:“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④。只是用蛮力将毛笔按压向纸面谓之墨猪。书法之所以传承至今,就是因为笔画有韧性,筋骨在其中。
3.角度:是指笔画的曲直与攲侧程度,也是行笔时的方向。隶书中运用了大量相对平直的笔画,但是所谓的“平直”并不是我们用工具所测量出的直,而是内心所感和肉眼所看到的直。在创作中,虽是“平直”但也要尽量富于变化,例如横画多呈拱形状,中间突起,蚕头雁尾,波折分明,曲直相对,于平静中见波澜,于平直中表现出力量感,表现出创作作品的气势美。
4.长度:便是笔画之长短。由于创作主要取法于《曹全碑》,其最长的笔画无非是横画与捺画,因此在创作时要着重小心这类笔画。若都写太长,则整篇作品看起来过于片状,画面极其不和谐。因此要及时调整,将长笔画转变为可收可放之笔画。注意协调上下字之间的关系,做到隶书之间有种笔断意连之感,“趣长笔短”。
书法以用笔为上,通过以上四点,尽量打造用笔生动之作品,使作品富有神采。
(三)统筹章法
章法,是中国书法艺术中的又一重要元素。刘熙载云:“书之章法有大小,小如一字及数字,大如一行及数行,一幅及数幅,皆需有避相形,相呼相应之效”⑤。从单个字看整体,从几行字看整体到从整体看整体。尤其是单个字的安排,正所谓“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为终篇之准”⑥。由于主笔舒展,还须注意到与邻字之间的避让与穿插以不至于笔画间有冲撞,否则也会影响整体不和谐,字形不够舒放,有局促之感。苏轼在《书论》中提到: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正因有前人的书论警示,书者在写字时尽量做到使每个字都有足够的空间,不至于过于紧密而显得气息急促。此外,从整体上看,还应当注意每行与每行之间有行气的贯穿。虽然是隶书,但是在创作中仍需有笔断意连的势态,使得整体具有连贯性。
三、创作感悟
临摹原帖的意义对创作而言,是为了训练基本功,临摹方法的多样性,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创作时更加靠近原帖做累积。但是临摹不能讲究死临,曹宝麟先生曾说:“遽学驰骤之态,恐难为长久之图。”在临摹的过程中学会灵活运用,记字形,更应该注意小细节中的变化所作出的处理方法。此外在创作时,切不可心急,应以“自然为上乘”。苏轼《书》云:“书出无意于佳乃佳尔 ”⑦,“无意”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没有法度,而是指将精神放空,不造作,从而达到一种自然抒发的状态。否则,越心急创作出的作品越潦草,尤其书法更能直接表达书者的内心状态。这也正体现了孙过庭在《书谱》中所记得“五乖五合”的理论。另外,这番创作结束后,笔者也深深体会到要有一定的审美要求,提高审美的关键在于读的帖是否多,看帖是否仔细,从古人的经典中总结出规律,同时多关注各类书法展的优秀作品,欣赏更多的优秀作品审美自然就會有所提升,并应用到自身作品中,写出来的作品才会有美感,才会更从容地走进书法艺术的殿堂。
注释:
①[唐]孙过庭:《书谱》,《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年版,第124页。
②[元]赵孟頫:《定武兰亭跋》。
③[明]项穆:《书法雅言》,《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年版,第873页。
④[东晋]卫铄:《笔阵图》,《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年版,第69页。
⑤[清]刘熙载:《艺概》,《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年版,第994页。
⑥[唐]孙过庭:《书谱》,《历代书法论文选》,第123页。
⑦[宋]苏轼:《书论》,《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年版,第547页。
参考文献:
[1]王镛.中国书法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黄惇.中国书法史[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3]黄简.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4]汪永江.书法章法形式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