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
2018-12-28文/郭峰
文 /郭 峰
我们的四十年
初雪纷飞的冬日,“市宫君”微信公众号的《请回答1978》,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改革开放四十年,从蜗居到豪宅、从煤球炉到天然气、从传呼电话到智能手机……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或许你是改革大潮的亲历者与见证者,或许你是改革开放成果的享有者。回首过去,哪些变化惊艳了你的时光……
休息天,去南京路逛街。出门走上几步路,就是65路公交车站。在车站稍等片刻,一辆65路空调车徐徐驶入,我疾步上车,投币。宽敞的车厢内,乘客不多。我在驾驶员身后的座位上落座,拿出手机,气定神闲地继续阅读小说。
我很享受这种在行驶的车中,一个人静静阅读或者看着窗外一晃而过风景的愉悦。
现在市区内行驶的公交车,几乎都是空调车,前门上后门下,自动投币秩序井然。可上世纪八十年代却不是这幅情景。那时总是有一两个售票员拿着扩音器大喊“买票啦,买票啦”,先要问乘客到哪里,然后从一个票夹上撕下相应的票子。记得最便宜的是浅黄色五分,贵一点的有一毛或者一毛五分。那时乘车要是人少还好办,人多的话挤都挤不过来,就只能叫中间的乘客帮忙传一传。当时,这种传叫摆渡。要是遇到个把不自觉的,恐怕很容易就能够逃过去。当然啦,我可没干过这样的事情,甚至不理解有人为什么要逃票,既然自己手里有钱,又何必要偷偷摸摸、担惊受怕呢?倒是有一次人实在太多,我不幸被下车的人挤了下来,重新上去的时候担心售票员会不会记性不好,再叫我买一次票,要是在这个嘈杂的环境中争辩解释,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是一件非常难为情的事。
彼时,我家住宝山通河新村,工作单位在虹口武进路,天天上班是乘95路换65路,一天之中,最揪心的就是乘公交车。
那时乘公交车不叫乘,叫挤公交车。人们见面的招呼语往往是:今天你上班时,公交车挤上去了吗?那时公交公司还由此专门增加了一种新的工作岗位,叫推车屁股。一般由车站的工作人员兼任,或者由场部机关工作人员作为义务劳动的内容。这车屁股不是车的屁股,而是人的屁股。每每上下班的时候,那些蜂拥而至挤公交车的人,吊在车门上,车门关不住,司机无法启动车辆。吊在车门上的人谁也不肯下来等下一班车,上班迟到了,是要扣奖金的。于是,那些公交公司负责推车屁股的员工,就上去把那些吊在车门上乘客的屁股,拼命往车厢里推。即使是三九严寒,经过“挤上车”这一番运动,乘客们的背部衣服也会浸湿。车厢里,是人挤人,脚挨脚,前胸贴后背,满满塞塞,像沙丁鱼罐头一样。
那时,每天驶入车站的都是挤得让人瞠目结舌的公交车,男男女女,尤其是那些平素斯文有礼的女生此刻也不顾形象,硬是要挤上那辆连缝隙都看不到的车,还不停吆喝站在车下的人:推我一把,推我一把。车厢被乘客塞得满满当当。若此时司机突然急刹车,乘客即使不抓住栏杆扶手,也肯定摔不到地上,因为四面都已被“人墙”包围。
记得,最苦的是大热天挤车。有一次中午去一家企业联系工作,38摄氏度的高温天,站在烈日下候车,人可能中暑不说,车来了,死命往上挤,然而一连挤了三部车也没有挤上去,车少人多,太难了。故而,那时如果只有几站路的距离,我情愿走也不愿意挤公交车。
那时的驾驶员很有本事。据说,某天,在一辆行驶着的公交车上,乘客觉得车厢拥挤,实在没法塞人了,纷纷建议司机大哥不要再上客,结果司机大哥从容地说了一句:怎么会没有位置,突然脚踩刹车,车上乘客都往前倾。随后发现后面还真空出不少位置。司机大哥果然经验十足,把公交车上的人都能抖抖匀继续上客。
当时流行一种说法:上海的公交车是世界上最拥挤的地方,平均一平方米的面积可以放下13双脚。有专家经过验证,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然而事实就是这样无情,资料证明:上海的公交车曾经在一平方米的面积里,确实盛放过13个乘客的双脚。
挤车不光凭力气,还讲究技巧。有一次,在车站等了老半天,才看见满载乘客的车辆缓缓进站,前后门似乎都不可能再进人。此时,只见一个身高1.8米的大个子,握住车门两扶手,腹部发力,大腿使劲一蹬,硬是将站在车边的乘客往里推进了5厘米。他顺势调整站姿,协助司机关好前门,这趟车在这站就上了他一个人。
那时的车不仅挤,而且数辆少,往往在车站等了老半天,才见一辆车姗姗而来。按理早高峰应该是八九分钟发一班车,可由于种种原因,基本上从未准时过。最夸张的一次,有人等了45分钟,公交车才“千呼万唤始出来”。
在人们为“乘车难”忿忿不平、疯狂吐槽时,我陪同单位一位领导去某企业作社会经济发展专题讲座。这位领导在发言中很有信心地说,这些(包括“乘车难”)现象,都是暂时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后乘公交车不仅不会难,而且车子也会是以空调车为主。届时,人们可以在宽敞的公交车上,悠闲地看书报,听音乐,欣赏车载移动电视节目,或者眺望车窗外风景。他还信誓旦旦预言,用不了多久,家用轿车将成为人们主要的代步工具之一。须知,彼时正是上世纪80年代末,人们的生活水平还很低下。他这一番宏论,引来所有参会者的反感。有人当场就毫不客气站起来尖锐地予以批驳,认为他异想天开,哗众取宠。
想不到,仅仅过了20多年,这位领导的预见就成为现实。
是的,世道变化太大。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人的出行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自行车到小轿车,从黄包车到出租车,从有轨电车到磁悬浮列车,从过江轮渡到跨江大桥,而后,地铁作为上海公共交通的新秀异军突起,1995年上海地铁1号线全线通车试运行,接着,连接浦西和浦东的地铁2号线通车,到2015年岁末,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基本网络已全面建成。上海已经形成地上地下多维立体交通网络,曾经的出行方式不断被新的出行方式替代,出行的变化折射出时代的变迁。
由于几经搬家,95路公交车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乘坐了。65路公交车,偶尔还是会乘坐那么几次。车还是那个车,线路还是那个线路。不过车身变美了,车型变新了,公交车站也变靓了。
明亮的车厢内,驾驶员彬彬有礼,热情有加,乘客们惬意地坐在座位上,阅读,看手机,抑或抬头瞥一眼窗外美景。哦,好一幅盛世太平图。然而,昔日挤公交的画面,依然沉淀在我记忆的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