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息肉内镜下治疗效果及其并发症的探讨
2018-12-28刘裕
刘裕
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赘生物, 是黏膜表面突出的一种组织,通常根据息肉的类型分为增生型、炎症型、肿瘤型等, 胃肠息肉属于胃部癌前病变的一项症状, 所以尽早发现息肉并确定其性质后进行割除能有效防止胃癌的发生[1]。通常对胃肠息肉的处理主要采用消化内镜下电刀切除, 该方式能一次性将息肉切除, 但术后恢复差、并发症多、患者痛苦大, 不利于疾病的预后[2]。本文对既往收治的100例胃肠息肉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旨在对比普通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和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的效果及并发症情况,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胃肠息肉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50例。对照组男27例, 女23例;年龄22~76岁, 平均年龄(44.5±11.3)岁;十二指肠息肉23例,胃部息肉18例, 左半结肠息肉7例, 直肠息肉2例。观察组男24例, 女26例;年龄21~74岁, 平均年龄(44.2±10.5)岁;十二指肠息肉24例, 胃部息肉17例, 左半结肠息肉8例,直肠息肉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溃疡生长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 选择适宜的圈套点提起患者的息肉悬吊于腔内, 于强力宁辅助下, 使用30 W初始功率内镜自动凝切进行处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 术前3 min采用0.6~0.9 μg/kg芬太尼与0.9 mg/kg丙泊酚对患者的息肉部位进行局部麻醉, 再采用金属全套通过内镜活检孔导入适宜的圈套点, 提起息肉并悬于腔内, 设置好凝切自动凝切指数(纯电凝电流指数为3.5, 初始功率为30 W)进行电凝与电切。两组患者术后均禁食24 h, 并给予3 d流质饮食, 根据患者情况过度至半流质饮食, 禁止患者剧烈运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次清除率、创面愈合率、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一次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一次清除率、创面愈合率、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胃肠息肉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 是由于消化道黏膜出现病变后, 造成胃肠黏膜上皮向胃肠腔隆起, 出现的一种良性病变, 通常会伴随息肉出血症状,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4-6]。若不及时治疗, 会加重患者的病情,甚至诱发并发症与癌变, 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所以, 尽早对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能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改善疾病预后, 具有重要意义。
普通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是既往治疗胃肠息肉的主要方式, 常见的包括热探头、射频电流、微波, 但由于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容易精神紧张, 加速胃肠道的蠕动, 使得患者在术中产生强烈的疼痛感, 影响手术效果, 而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及复发率高等情况也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了影响[5,7-10]。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 内镜治疗的方案也得到了发展与完善。无痛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手术的成功率,同时减慢了术中胃肠道蠕动, 为术者操作提供了更开阔的视野。本次研究结果发现, 两组患者手术一次清除率均为100.0%,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一次清除率为96.0%, 高于对照组的84.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6.0%、并发症发生率为14.0%, 均低于对照组的24.0%、44.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胃肠息肉行无痛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效果确切, 患者术后复发率低, 并发症少, 值得临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