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的发展著录情况概述
2018-12-27孔凡秋
孔凡秋
摘要:史部依托经书而立,古有“六经皆史”、“以史翼经”诸说,图书分类之初《七略》“七分法”即将诸史归入“六艺略”,魏晋南北朝始有四分法“甲”、“乙”、“丙”、“丁”,史部独立。《隋书·经籍志》中正式确立史部身份与地位,史籍的重要性开始凸显,原来各部独立的史书因前后顺序被合称在一起,如“前三史”、“前四史”,至清乾隆皇帝时期钦定“二十四史”,后亦有“二十五史”、“二十六史”之称。每部史书内容都能囊括一皇朝或一时代巨变,源至《史记》的纪传体体例属百科全书式编撰体例,后“二十三史”因其例,属“信史家之极则”。
关键词:史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二十四史
一、“史部”的目录学分类来源
据吕涛、潘国基、奚精华主编的《史籍浅說》中介绍,魏晋南北朝以前,是封建史学的初期阶段。在这一时期,史籍书比较少,而且封建王朝没有组织大规模的修史活动,官修史书仅有东汉刘珍等修撰的《东观汉记》,而私家著史据《汉书·艺文志》记自《世本》至《汉大年纪》也仅有八家四百一十一篇。正是由于魏晋以前可以圈点的史籍著作数量太少,故不将史部单列为一部,所以推本史学的所出,《汉书·艺文志》将史籍书目列在《六艺略》春秋类中。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史籍在数量上大大超过经籍,便有了从经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门类的需要。反映在目录分类上,肇始于魏元帝时郑默编定的国家藏书目录——《中经》,又称《内经》。西晋秘书监荀勖根据《中经》,著成《新簿》,似乎是按四部分类法编制,所分四部为甲、乙、丙、丁,而史籍列入丙部。二书均以亡佚,在《隋书·经籍志》中有著录:“魏秘书郎郑默,始制《中经》,秘书监荀勖,又因《中经》,更著《新簿》,分为四部,总括群书。一曰甲部,纪六艺及小学等书;二曰乙部,有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家、术数;三曰丙部,有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四曰丁部,有诗赋、图赞、汲冢书。”(1)后来将子部移后,史部提前。使甲、乙、丙、丁成为经、史、子、集顺序的是东晋李充《晋元帝四部书目》。史部被列于经部之下,可见其重要性。
唐初修《隋书·经籍志》,便直标经、史、子、集四部之名,来代替甲、乙、丙、丁的称号。自唐以后,无论史志、官簿(《崇文总目》、《四库全书总目》之类)、私家藏书目录(如《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大都是按经、史、子、集四部标目。比较特殊是,在王俭《七志》中,归入经典志中,《隋书·经籍志》著录说:“一曰经典志,纪六艺、小学、史记、杂传。”(2)阮孝绪《七录》归入纪传录,《隋书·经籍志》著录说:“一曰经典录,纪六艺;二曰纪传录,纪史传;三曰子兵录,纪子书、兵书;四曰文集录,纪诗赋;五曰技术录,纪数术;六曰佛录;七曰道录。”(3)其他五部、七部、十二部等分类法中,史籍也是单列一部的,大家也有都所了解,这里就不再赘述。
二、“二十四史”纪传体体例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良好的修史传统是修史制度最为完备,考辨史实最为精细,搜集史料最为久远,史书种类最为繁多的文明古国之一,其史籍之浩瀚,内容之丰富,是世界其他国家所没有的,二十四史便是浩瀚史籍中的一种。
中国不但史籍数量庞大,而且每本史籍的内容也非常丰富。那么,如何将如此丰富的内容整合在一本史书中呢?这就涉及到二十四史的编撰体例。在各类目录书中,二十四史类史书都被归入“正史类”。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史通》则以《尚书》、《春秋》、《春秋》三传、《国语》、《战国策》、《楚汉春秋》、《史记》以及《汉书》至《隋书》的历代断代史为“正史”。(4)“正史”指以帝王本纪、诸侯列传为纲的纪传体史书,《旧唐书·艺文志》中说:“乙部为史,其类十有三:一曰正史,以纪纪传表志;……”(5)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实为“正史”之先河。
所谓纪传体,是以纪和传为主,即以人物活动为主体,也包括志、表、自序和史评四个方面。自从司马迁开创这种体例,后世纪传体史籍,大都因循《史记》的成规,只是在实行中稍加增损减益而已。清赵翼《廿二史剳记》卷一中指出:“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本纪以序帝王,世家以记侯国,十表以系时事,八书以详制度,列传以志人物。然后一代君臣政事、贤否得失,总汇于一编之中。自此一例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6)
二十四史等史书之所以采用纪传体,就是因为这种体例是一种综合性的编撰体例,“纪则以年包事,传则以事系人。”(郑樵《通志·总序》)(7)“纪以包举大端,传以委曲细事,表以谱列年爵,志以总括遗漏,逮于天文、地理、国典朝章,显隐必该,洪纤靡失,此其所以为长也。”(刘知几《史通·二体篇》)(8)司马迁《史记》是:“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9)是按百科全书似的规模写的,故这种纪传体体例最为合适。
《史记》之后的二十三部史书全部都仿照司马迁的规模,于是也都成了百科全书似的知识宝库。
三、史学著作中著录的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各部书原是独立的,它们之间密切的连续性和继承性,合起来便是一部特大型的通史。自《史记》创立纪传体以后,由于历代编修不断,史书数量日渐增多,于是便出现了“三史”、“四史”“十三史”、“十七史”、“二十一史”、“二十二史”、“二十四史”、“二十五史”、“二十六史”等各种名称。
三国时代,《史记》、《汉书》与东汉刘珍等所撰《东观汉记》并称“三史”,至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行,《东观汉记》渐废,唐开元以后,世人取《后汉书》与《史记》、《汉书》合称“三史”。
西晋太康年间,陈寿写成魏蜀吴《三国志》,著作时间虽在《后汉书》之前,但后人以朝代为顺序,便取《三国志》附于《史记》、《汉书》、《后汉书》之后,合称“前四史”。
自南北朝以至唐初贞观年间,是我国编撰纪传体史的繁荣时期,在此期间,先后成书的有《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九种。此外,李延寿根据其父旧稿,撰成《南史》和《北史》两书,唐高宗显庆年间开始流传。(10)唐朝所称“十三史”之目不包括《南史》和《北史》,由“前四史”和唐初修撰的九史合称。
至宋代,欧阳修、宋祁等人撰成《新唐书》、《新五代史》,宋人便取二书与《南史》和《北史》,合唐人所称“十三史”为“十七史”。
此后,直至元末明初,《宋史》、《辽史》、《金史》和《元史》编修完成,明嘉靖年间校刻史籍,将这四史合于宋人所称“十七史”之后,遂有“二十一史”之称。
清初撰修《明史》,便有了“二十二史”之名。乾隆年间,诏刻二十二史,并诏增刘昫《旧唐书》与薛居正《旧五代史》(及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出,薛居正《旧五代史》遂废,明时文渊阁有之,见于《文渊阁书目》,故《永乐大典》多载其文,然皆断裂,至清乾隆中期,开四库全书馆,从《永乐大典》中辑录成书。(11)),合称“二十四史”,《四库全书》始编定二十四史之目。
至北洋军阀政府时期,柯劭忞撰成《新元史》,徐世昌命令将该书列入“正史”,才有“二十五史”之名。(12)民国初期,赵尔巽、柯劭忞等撰修《清史稿》,有人以《清史稿》为一朝之正史,而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抗日战争前,开明书店刊印精装本《二十五史》,附入《新元史》,另外开明书店还搜辑论述二十五史的著作,出版《二十五史补编》,以及中华书局1955年2月出版的《二十五史补编》,皆收《新元史》,而以《清史稿》为未完成之作摒除在外。
关于二十四史合称的名目在个人著作中也有体现,比如清赵翼《廿二史剳记》合新旧唐书、新旧五代史为二十二史;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于二十四史中除《新五代史》、《明史》为二十二史;王鸣盛《十七史商榷》是唐“十三史”加《南史》、《北史》、《唐书》、《五代史》为“十七史”,其实书中也著录了《新唐书》、《新五代史》,应该是十九史,“十七史名之,取其统言之称而已”。(13)今人出版史书中,多称《新元史》为二十五史之一,如华龄出版社1991年6曰出版《二十五史导读辞典》,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3月出版《白话二十五史精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6月出版《二十五史随话》(附录中收《清史稿》)等。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年4月出版《二十六史述略》,于二十四史之外加《新元史》、《清史稿》。
关于二十四史的版本,比较流行的有:清武殿刊本(简称“殿本”)和解放前商务印书馆影印的“百衲本”。解放后,中华书局曾对二十四史重加标点和校订,所以又有“标点本”。
四、二十四史的价值
一套《二十四史》除《史记》、《南史》、《北史》、《旧五代史》、《新五代史》五史为通史外,其他十九史皆为各朝断代史,二十四本史书贯连起来就是一部中国通史,记载上下五千年的社会变化、人事活动,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而言,是一套不可缺少的历史资料。
《隋书·经籍志》说,继《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三国志》之后“世有著述,皆拟班马,以为正史。”(14)第一次出现了“正史”这个名称,当乾隆皇帝钦定“二十四史”以后,“正史”一称就被“二十四史”所专有,取得了“正统”史书的尊崇地位。
在浩瀚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二十四史仅是其中一部分,仅此部分,据《二十四史简介》介绍就有三千二百四十九卷,字数约四千万左右。(15)观其量,真有“穷年莫究,累世莫殚”之势,论其价值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难得奇珍!(16)
注释:
(唐)魏徵等:《隋书》,中华书局,1997年1月,第7册,第234页
(唐)魏徵等:《隋書》,中华书局,1997年1月,第7册,第234页
(唐)魏徵等:《隋书》,中华书局,1997年1月,第7册,第235页
刘春升、王雅轩、廖德清:《二十六史述略》,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年4月,第1页
(唐)房玄龄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97年1月,第10册,第513页
(清)赵翼:《廿二史剳记》黄寿成校点,中华书局,1963年5月,第3页
吕涛、潘国基、奚精华:《史籍浅说》,广东人民出版社,1964年6月,第38页
(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0月,第28页
王健群:《二十四史提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11月,第80页
吕涛、潘国基、奚精华:《史籍浅说》,广东人民出版社,1964年6月,第45页
穆德全:《二十四史讲座》,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年7月,第9页
吕涛、潘国基、奚精华:《史籍浅说》,广东人民出版社,1964年6月,第46页
吕涛、潘国基、奚精华:《史籍浅说》,广东人民出版社,1964年6月,第107页
(唐)魏徵等:《隋书》,中华书局,1997年1月,第957页
吴树平:《二十四史简介》,中华书局,1979年7月,第7页
刘春升、王雅轩、廖德清:《二十六史述略》,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年4月,第1页
参考文献:
[1](清)永瑢.四库全书简明目录[M].北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2]陶湘编.窦水勇校点.书目丛刊(一)[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3](宋)高似孙.史略 子略.张艳云、杨朝霞校点[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4]许逸民,常振国编.中国历代书目丛刊(第一辑)[M].北京:现代出版社,1987.
[5](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8.
[6]瞿林东、韦唐、王森等.二十五史随话[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7]刘春升、王雅轩、廖德清.二十六史述略[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
[8]王健群.二十四史提要[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
[9](清)沈復.鸣野山房书目.潘景郑校点[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
[10]吴树平.二十四史简介[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1]吕涛,潘国基,奚精华.史籍浅说[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64.
[12](清)赵翼.廿二史剳记.黄寿成校点[M].北京:中华书局,1963.
[13]穆德全.二十四史讲座[M].洛阳: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
[15](唐)魏徵等.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7,11 (第7册).
[16](唐)房玄龄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7,11 (第10册).
[17](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7,11 (第11册).
[18](元)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7,11 (第14册).
[19](清)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7,11 (第19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