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为激发学生思考而设计
2018-12-27陈安顺
陈安顺
[摘 要]科学教学领域中一直倡导探究性学习,这种探究性学习应是基于学生发现、质疑、思考、概括的过程。把活动、实验、跟着教师做模仿练习等同于探究的现象,歪曲了探究的真正涵义。科学探究应该“做思共生”。探究式教学设计要重视激发学生思考,努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科学探究;思考能力;思维训练
小学科学学科“做思共生”强调思考成就科学思维。科学思维是人类思维中一朵美丽而高贵的“花朵”,在人类思维发展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但是在今天的科学探究教学中,有多少是为激发学生思考而设计的呢?
一、片断回眸:思考的火花未绽放
科学探究教学实施了几十载,教师理念已有了质的提高,教学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次都在开展,但是呈现出的多是热热闹闹的场面,似乎是预定好的“剧本”。在科学活动中,学生们思考的内容太少,为做而做,头脑空白,对概念的转换就更不用提了。课后测试发现,学生们多停留在原认知上。是哪些方面出了问题,导致学生的思维发展如此缓慢?
1.高估预设问题的指向性
以“电磁铁”一课的教学片断为例。教师展示实验材料——指南针、导线、小灯泡、电池后,对学生说:“想想三年级学过什么相关内容吗?”有的学生说出指南针是怎么做的,有什么用;有的说小电灯可以亮起来。教师又问:“那么接下来,我们把这些材料合在一起玩,你们会怎么玩?”学生没反应。教师又问:“再想想,指南针与小灯泡在一起玩,可以怎么玩?”有个学生终于举手说:“可不可以把指南针与小灯泡用导线接在一起?”接着发言的学生就多了,又有学生说:“把指南针与小灯泡绑在一起,用导线绑。”学生的想法越来越离奇,教师引导了很久,最后总算是到位了,于是接通电路,把指南针放在小灯泡旁或导线边缘,观察反应。
在以上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回顾已有知识,是为了引导学生进行与本节课相关的活动探究,也是为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科学地以“玩”开启实验。然而,教师高估了学生的知识储备,时隔三年,学生忘记了很多具体的知识。教师希望学生想到与科学家奥斯特一样的“玩法”,但学生思维之火花却迟迟不能点燃教师准备的干柴。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二。一是回顾知识不清、不细,推进速度过快。提问应更具体,材料应分开回顾,不能含糊。二是探究设计的目标不明确。如让学生想出怎样合在一起玩,但强调的不是组装的样式,而是想让学生想到通电电路可能会影响指南针。只有明确探究目标,提问才能有方向。因此,教师要探查学情,了解学生思维,站在学生的立场上预设[1],使探究提问更具导向性。
2.对超出预设的情况缺乏深入思考
在“拱形的力量”一课,有以下师生对话:
师:拱形受力时向下向外传递,抵住拱足的力如果用书本来代替,该怎么放?
生:当然是一本一本地加,逐渐增多。
师:这样加太麻烦,现象也不明显。我们成倍成倍地加,实验现象会更明显。
以上,学生回答的内容不同于教师的预设时,教师没有进一步引导,而是直接说出“更好”的方法,“强迫”学生接受。虽然学生在教师的安排下,也能很好地完成教科书上的实验,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可这还是真正的探究吗?严格地说,被动实验不是在探究,而是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2]。这样就束缚了学生探究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探究问题时应深入思考,应站在学生的立场进行预设。当学生的思路不在预设范围内时,切不可生拉硬扯,讓学生脱离原来的思维,直接为“做”而做。
3.轻视概念生成而固化学生思维
在“做框架”一课,有如下的教学片断:
师:这是什么模型,认识吗?(拿出一个正方体模型)
生:正方体。
师:是的,这个正方体模型就是我们今天做框架的内容了。老师这个是钢铁做的,所以比较坚固,那我们这节课用竹棒来做,会不会也坚固呢?(教师拿出小竹棒)
师:你们也拿出来,跟老师一步步做。
师:不会啊,很简单啊,皮筋要这么绕,看!(教师演示)
师:会了吗?还不会,我再做最后一遍。
师:很好,就是这样,我们继续。
以上教学设计毫无探究味道。教师把自己变成教科书,让学生照着书来做,这是典型的教授式。三角形稳定的概念在哪里?斜杆的概念在哪里?教师只重视框架做成,为了这个结果而忽略了学生生成概念的过程,把概念留到最后直接灌输给学生。学生思考的时间几乎没有,思维被固化了,这样的实验活动又有何意义?须知,课堂科学概念在学生脑中的生成是需要时间与空间的。
二、深入推敲:探究教学设计激发思考
教师的任务应是帮助学生发展成为一个思考者,拥有独立自主的能力和信心。科学思维不能一味地通过模仿练习和反复练习形成,应在学生自我观察、自我思考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前概念或缺失或可笑,对教师来说,这恰恰是最宝贵的东西。教师应在此基础上设计探究教学,激发学生思考。
1.多角度预设探究方向,点燃学生思维火花
预设的结果不一定只有一种,教师多角度预设探究方向,充分了解学情,以最差的结果进行预设方案,可让课堂充满灵动与自然。如“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的教学。
师:一块石头,放入水中是沉还是浮?
生:沉。
师:你们会怎么放?(一名学生演示了“扔”的动作)
师:其他同学也这样做吗?
生:不对,这样子是我们用力,不知道石头本身是沉还是浮了。
师: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板书: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该片断中学生的答案并不是理想中的“轻轻放入水中”,而是“扔”,如果这时候教师刹车了,开始说教,指出这样的方式很不安全,也不科学,那么就没有探究味道了。显然教师已经想到了这种情况,进行了游刃有余的处理,继续让其他学生演示,为之后的探究活动铺路。
2.以连环设计促科学思维生成
如果教学中碰到两个探究实验,教师往往会考虑各种因素,最终会定一个实验来演示。缺憾是,演示主体可能深入思考了,但学生只观察演示,因为不“做”而使思考不容易深入。所以教师要考虑如何对两个实验无缝对接,引导学生思考不断层,并逐渐深入。如“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的教学。
师:你们猜,马铃薯在液体中是沉还是浮?(桌上已摆好两杯透明液体)
生:是沉的。
师:(演示后结果为浮)现在你们怎么说?
生:马铃薯在水中是浮的。
师:(又演示一次,沉了)现在你们又怎么说?
生:两杯是不一样的液体。
师:不一样的液体,你们猜是什么液体?(学生回答)
师:怎样才知道这一杯是不是盐水呢?你们有什么办法?(学生思考,回答)
师:加热蒸发,看到了白色的固体,它就一定是食盐吗?(学生思考,回答)
师:你们调制了一杯盐水,让马铃薯浮起来了,这杯跟老师那杯是那么地像,能证明两杯都是盐水吗?(学生思考,回答)
师:都不能,那你们从实验中又得到了什么?(学生思考,回答)
在这个片断中,有两个主要实验:一是加热蒸发,二是调制盐水让马铃薯浮起来,指向的目标都是“什么因素影响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师在设计这两个实验时,充分考虑到学生思维的连贯性,用一系列连环问题让学生的思考越来越深入。最终学生并没有探究到这杯液体是什么,但却有了重要收获,即科学的思维方式:肯定—否定—再肯定—再否定。这样的探究才是真正的科学研究,学生也很享受这样的深入思考。
3.以学生视角建构动态概念
建构,意味着在儿童的脑中形成框架体系,这是大脑高级思维的产物。概念的形成是大脑经过一系列思维加工的结果。基于此,教师应尽可能地避免照本宣科地灌输知识,而是以学生的视角,遵循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发展科学思维。如在“食物在体内的旅行”一课,教师在课前让學生品尝土特产,然后在人体轮廓图中画出食物的旅行路线;在认识各器官时,下发阅读资料,让学生拼装旅行路线;认识食道与胃时,采用了模拟蠕动实验;认识小肠时,出示了一条5米长的有弹性的灰色长布条。
前概念的提出是基于学生视角的,学生原有生活概念的发展发生于科学探究活动的全过程,一个科学概念的建构是学生对原有生活经验再认识的过程。以上教师设计的探究活动,挖掘出了学生对于“食物在体内的旅行”的前概念,并进行了重新整合。在整合过程中,以学生思维为基点,充分利用了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分析、观察、比较中,自然会生成动态的科学概念。
三、暗含期待:让科学思考照亮学生成长之路
做中学,学中做。做不思,则学不精;学不思,则原地走,思维得不到提高。在科学探究中,思考才是推进探究的不懈动力。而学生科学探究的真正开始,应当是在他们于观察之后主动想要找出事物本质的时候,他们将利用所学,通过思考去探究和发现。科学探究不只是外在的活动,更是学生思维的内在活动。只有重视探究式活动设计,重视科学思考,才能让思维之火照亮学生的成长之路,这是所有科学教师的期待。
参考文献
[1]刘建强.基于科学隐喻的概念教学:意涵阐释与实践探析[J].课程教学研究,2016(11):53-57.
[2]高国爱.如何利用课堂提问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6(10):129-130.
(责任编辑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