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十九大报告中惯用表达的日译
2018-12-27胡笑铭
胡笑铭
【摘要】本文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的汉语版和日语翻译版为文本,对于汉语中惯用表达的翻译进行分析,结合实例对十九大报告中惯用表达的日译部分进行比较分析,并找到较为适合的翻译解决方式。
【关键词】十九大报告 日语翻译 惯用表达 日译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7-0107-01
自中國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各地都开展了学习十九大会议文件和精神的活动。作为外语类院校的学生,对于十九大报告的日语翻译版本的学习也是至关重要的。笔者在学习十九大报告日文版的过程中发现,在汉语中,许多代表着我国新政策新思想的惯用表达不断增多。同时,在笔者学习的过程中也发现,许多惯用表达的日译方法,比照以前也有了新的翻译方法与处理方式。下面试对惯用表达的几种翻译的方法进行分析与比较。
一、直译
由于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历史文化有很大的交融与交叉,所以中日两种语言中有许多一一对应的词汇,故采用直译方法进行翻译。并且由于此类名词常在外交外事文件中出现,已经固定下来,成为一种固定用法。所以采用直译的方式,会较为直接和准确。例如:
例(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の特色のある社会主義」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創新型駆動発展戦略」
“一带一路”建设——「“一帯一路”建設」
供给侧结构改革——「供給側結構改革」
此类惯用表达多为中国的出台的政策或长时间坚持实施的国家发展战略,因为时间长、应用广、影响大,所以采用了直译的方法。既体现出了我国政策的重要性,也带有强烈的中国特色,利于我国文化更好的传播与发扬。
二、解释性翻译
由于十九大报告是具有强烈中国特色的报告内容,所以在翻译时势必会有一些惯用表达词汇是他国读者难以理解的。从为了更加便于读者理解的角度出发,在进行翻译时,必然会对一些汉语中的惯用表达进行解释性翻译,以便于读者更好的理解。例如:
例(2):
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地区協同発展
例(3):
五年来,我们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十二五”规划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
この五年間で、われわれは「五位一体(経済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会建設·生態文明建設)」の総体的配置の統一的推進と「四つの全面(小康社会の全面的完成、改革の全面的深化、全面的な法に基づく国家統治、全面的な厳しい党内統治)」の戦略的配置の調和的推進をはかり、第十二次五ヵ年計画を成功裏に達成し、第十三次五ヵ年規画を順調に実施し、党と国家の事業のあらゆる分野で新たな局面を切り開いた。
例(4):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
革新駆動型発展戦略が大いに実施され、革新型国家の建設が多大な成果をあげ、スペースラボラトリー「天宮」、有人深海調査艇「蛟竜」、球面電波望遠鏡「天眼(FAST)」、暗黒物質粒子探査衛星「悟空」、量子通信衛星「墨子」、大型航空機など大きな科学技術成果が相次いでデビューを飾った。
在上述例(2)例(3)和例(4)中,都非常全面并且逐步深入地展示了解释性翻译的应用。首先,在例(2)中,“京津冀”是中国人说话时,常常采用的省和直辖市的简称进行缩略的一般形式。但是对于不懂中文的外国读者来讲,需要在其专有名词的后面加以解释,详细说明“京津冀”指的是中国的“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这三个地区,以便于读者更好地去理解我国的协同发展的战略。
例(3)中,“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是我党最近提出的重要概念。虽然直接这样写出来中国读者懂得其中“五”,“四”等数字代表的具体措施,但是对于外国读者来说只是一个数字,并不懂得其中所代表的真正含义。所以在翻译时采取了解释性译法,紧跟前面直接转换的专有名词给予解释,向读者说明清楚“五”是代表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四”是代表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深化改革”。小小的数字隐藏着许多的含义,翻译时不可直译,必须解释出来,让众多读者理解并接受。
三、比喻性翻译
比喻作为一种常用修辞手段,经常出现在我们日常的会话与文本中。但是,需要清楚的是,汉语和日语中虽然都有比喻这一修辞手段,但由于历史文化和人文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在喻体的选择,比喻的对象等方面并不完全相同。在翻译时,如果两国语言中有着同样的比喻方式,便可以直接进行翻译。反之,如果难以进行比喻,那么至少要把核心语义准确翻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