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8-12-27许芝丽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模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许芝丽

【摘要】学生从学会查数开始便接触数学,再到今后的学习、生活,数学都将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然而对小学生来讲,数学是一门难度较高的学科,尤其是对于一些缺乏空间感和逻辑思想的小学生来讲,学习数学真的是一件十分头疼的事情.因此,为了让每名学生都能够提高数学学习水平,教师不妨在教学中践行因材施教原则,也就是所谓的分层教学,以此提高班级整体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关键词】分层教学模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据了解,目前针对小学生开展的数学教学,大多是以班级为主体,一位教师面对的是班级几十名学生.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下开展数学教学,教师往往很难关注班级的所有学生,通常仅是对班级前几排,或者平时表现比较活跃的学生有所关注.这将造成学生学习水平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将分层教学贯彻到小学数学课堂上,针对不同学生设计不同的数学学习任务,以此确保小学数学课堂教育均衡与公平.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小学教育体制不断深入改革,小学生数学学科学习难、不爱学的问题也逐渐呈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众所周知,数学学科不同于语文、英语等,该学科内容十分抽象,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和逻辑能力.而学生之间的思维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有些学生天生便喜欢数学,而有些学生则更擅长于语文类学科的学习.有些学生语文能够获得满分,而数学却不及格,这就造成小学生偏科现象极为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践行分层教学模式,有利于班级学生整体数学修养的提高,同时也能避免学生偏科的现象.

二、小学数学践行分层教学的主要路径探究

(一)结合学生个体情况,合理分层

众所周知,受家庭、性格、兴趣、天赋等多种因素影响,学生在数学方面表现的学习能力存在着很大差距[1].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需求及真实情况,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首先,教师需要与学生之间进行深度、密切、友好的交谈,主要询问学生关于数学的兴趣,以及当前数学学习状态,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面临哪些困惑,以及自己期望所获得的学习成就等.之后,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再配合自身对于班级学生数学学习情况以及平时作业情况的了解,就班级学生展开系统性的合理分层.通常,学生分层结构控制在三個等级,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为一组,即A组;学习水平处于中等的学生分为一组,即B组;而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被划定为一组,即C组.

(二)根据数学教材,进行提问分层

将班级学生划分为几个等级之后,教师便需要开展数学课堂授课了.在课堂上,提问是一项重要的环节,其既能够实现师生之间的密切互动,又能够让教师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行考查,为教师确定能否进入下一教学环节提供依据.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既要遵循数学教材,又要围绕学生学习等级情况,合理设定提问内容[2].以“分数乘法”为例,教师针对A,B,C三个等级学生合理设定问题.对于C组学生,教师应当围绕分数乘法定义,设计问题,如,“13×12,23×17”等,学生直接将分子相乘、分母相乘便可以得出结果.而对于A,B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问题难度,融入一些结果简化、约分通分类的知识.如计算“23×34,78×1415”等.这样的提问方式,能够让班级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数学课堂当中,让每名学生都能够得到相应的课堂训练.

(三)根据教学目标,进行作业分层

家庭作业是考查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指标,为了贯彻分层教学,教师需要注重家庭作业的分层.教师可以在作业内容、作业形式上进行多样化设计,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需求,合理选择作业模块.通常,教师将作业类型分为理论型、实践型作业类型,并有效将数学与语文学科有效融合,设定作业形式[3].比如,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师可以直接设定正方体棱长总和,让学生自主探究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教师也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比如,以包装、花坛面积等生活事物为问题对象,这样学生在探究数学问题的时候,还能够掌握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主书写“生活中的长方体与正方体”,让学生利用语文知识和所积累的生活经验,就长、正方体的认识加以总结.不论哪一种形式的数学作业,教师要做的便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定作业难度.这样,可以帮助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减轻学习压力,慢慢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四)根据学生等级,进行评价分层

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在课堂及作业中的表现进行系统性的考量.在新时期背景下,教师需要重新调整评价机制,即不以学生成绩为唯一评价学生学习水平的考核指标,而是要将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学习表现,以及课后作业、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对学生做出综合性、系统性的评价.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合理评价,比如,鼓励同桌之间、前后桌之间进行合理评价、合理监督、实现共同进步.此外,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等级学生,设定合理的评价目标,针对A,B,C三个等级学生,遵循不同的学习目标,对学生近期学习表现展开评价.

三、结论

综上所述,数学学科在学生的学习生涯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小学生的智力开发、思维建设、能力提高等方面作用显著.为了能够让小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学习水平有所提高,缩短学习差距,教师需要在数学课堂上落实分层教学.为此,教师需要根据班级学生情况合理分组,并围绕数学教材内容合理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构建气氛愉悦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杨学欣,诸葛海荣.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5):82-83.

[2]陈丽云.关于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6(2):256-257.

[3]李敏华.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5(21):152-153.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模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基于学生考研的《线性代数》课程分层教学模式探索与研究
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中的应用设计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