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王山博物馆,一座长青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2018-12-27任苗苗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14期
关键词:孙思邈

任苗苗

摘 要:形成于中国传统社会多元信仰发展时期的药王山二月二庙会,是耀州历史文化、人文信仰、风土人情、艺术智慧、精神风貌、生活习俗的集中体现。药王山博物馆正在为这项千余年的传统庙会的永葆青春不懈奋进。

关键词:孙思邈;药王山;二月二庙会

提起博物馆,你会想到什么?雄伟的建筑、肃穆的装饰、安静的陈列室、剔透的玻璃展柜、沉默的文物、中规中矩的讲解……如果你能在农历二月二庙会来到药王山博物馆,定会对博物馆产生许多别样的印象。

1 药王山博物馆及二月二庙会形成

药王山博物馆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县城东约1.5千米处的药王山上,主体展示区包括北洞、碑林、摩崖石窟、南庵、孙思邈纪念馆五部分。馆区内各处金、元、明、清古建筑群轩昂壮观,堪称中国古代建筑史活化石;精美绝伦的摩崖碑刻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林内数通魏碑享誉世界;仿唐建筑孙思邈纪念馆形制古朴大方,气势雄伟壮观。药王山博物馆所在地药王山五峰环拱,古柏苍翠,是一座天然氧吧,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平日的药王山博物馆与其它博物馆并无两样:略显稀散的游客,走马观花式的游览,临了感慨一句“看景不如听景”。临到农历二月二,药王山的清净就被完全打破。

二月二,龙抬头,这个节日在耀州区较其他地方显得更受重视,也更为隆重。奇怪的是每年二月二前后,老天总会或多或少降些雨水,当地人称之为“洗山”。

传说孙思邈在出诊途中识破化为人形的龙君并不忌族类为它诊治好疾病,龙君深为感激,于是每年二月二总会到孙思邈的家乡降下甘霖,以示感谢。

客观上说,二月二庙会的形成应该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多元信仰发展的必然结果。

有一首打油诗:“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老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在我们这个有五千年农耕文化的古国,历朝历代的天子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立春日迎春,祈求丰收,是上到天子下到庶民都必须参加的一项活动。早在周代,每逢立春之日天子即亲率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耕地松土,以示重农劝稼,祈盼丰年。这就是所谓的“亲耕”。到后来,皇帝亲耕一般都定于每年阴历二月初二进行,至明清时基本成为定制。一年之计在于春,我国所处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气候特征:冬春干旱,夏秋降水较为充沛。每年春耕开始时,天子除了走出深宫扶一下犁,祭奠天地求得风调雨顺也是必不可少的项目。《宋史》中有记载:开宝七年(974)“二月庚辰朔,日有食之。丙戌,日有二黑子。癸卯,命近臣祈雨”;宋太宗淳化元年(990)、二年(991)京师连年大旱,二年闰二月,“辛未朔,日有食之。戊寅,祷雨”。在以农为本的古代中国,帝王尚且如此,为百谷祈甘雨更是地方官吏的重要职责。民间对祭天求雨更是热衷,那场面想必大家在影视剧里已见得很多了。

从现存的魏碑和相关史料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在魏晋时期药王山就已经是儒释道合流之地,各家均在此设有道场,周边民众的信仰更是不拘一家,多教并奉,且互不排斥。

隋唐名医孙思邈因其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耀州人乃至整个华夏民族视为上仙,凡有疾病痛苦皆礼拜求救。淳朴的先民可能想着孙思邈既是本地神仙,必挂念乡里,断不会眼见民众遭旱而坐视不管的,于是春分求雨之时也顺势祭奠、求拜一下这位先贤。拜祭范围不断扩大到周边市县,规模逐渐升级,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现有的药王山二月二庙会体制系统。

2008年药王山二月二庙会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铜川的重要文化品牌和城市名片。

2 药王山二月二庙会,生命力旺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对每个土生土长的耀州人来说,“二月二,上药王山逛庙会”是必不可少的项目。耀州二月二庙会加入拜祭药王孙思邈的内容具体起于何时很难考证,但从现存的历史文献、殿阁形制可以知道,在宋朝已经有了祭拜药王的活动,至少在明初时期,二月二祭奠药王的活动已经达到了鼎盛,至今已有千年历史。现存有关庙会的最早的影像资料拍摄于1924年。受“文革”影响,药王山庙会一度被认为是封建余毒而被废止,直到改革开放后才逐渐重新兴起。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二月二庙会的壮观程度可谓叹为观止:每逢农历二月第一旬,耀州(那时还叫耀县)及周边市县万人空巷,齐聚药王山上,那朝会阵势令人惊叹,说是人山人海都不足以展现其一二,整个耀州城都随之沸腾。

药王山周边方圆几十里大小道路上都是人:步行的,拉架子车的,骑自行车的,坐着经过简单包装处理的三轮车的,偶尔一两个骑摩托车飞驰过去那叫一个拉风。临近县城时更有一辆辆工具车拉着旌旗锣鼓和盛装的民间艺人向着药王山前进。脚步声、喧闹声、锣鼓声、车辆声、叫卖声、孩童的嬉闹声冲向云端,惊动天庭的玉龙探出脑袋向下观望,竟不顾自己的水晶珠子或雕花一片片洒落人间,洗净药王山水泥灰。憨厚朴实的当地人也会对视一笑:“药王爷就是面子大,旱上一冬,他都得在二月二时候下上些(即下点雨)。”

一過东桥,从药王山山脚开始直到通元桥,一路两行的小摊位一个挨一个,玲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桃木剑、塑料玩具、各色饰物、日用杂货、花卉、特色零食、风味小吃、打耳洞的、理发的、抽奖的、算卦的、做棉花糖的、吹糖人的、套圈的……五花八门无所不包。还有很多从全国各地赶过来的各类艺术团体在此搭台公演。在当时那个物质文化生活极度匮乏的年代,庙会就是天堂。

今天,耀州人民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庙会上琳琅满目的小玩意和各地风味小吃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但是耀州人对于这绵延千年的二月二庙会仍是热情不减。

经过三十多年的还原恢复,二月二庙会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祭祀模式,主要流程为:

①9:00开一天门洞门请神;

②主会场暖场表演,祭拜队伍入场,迎接各界嘉宾;

③民祭典礼。

民祭活动具体内容繁复,规模宏大,气势恢宏。在浩大的民祭活动中东街火亭子、南街芯子、火龙、柳木腿等耀州特色社火得以全貌保存,秦腔、秧歌、耀州锣鼓、关中道情等文化艺术形式也一一亮相,再现辉煌。

祭祀典礼完成后,为期10天(近两年延长为15天)的二月二庙会就正式开幕。

庙会时节的观光者里除了前来凑热闹的普通群众,不乏善男信女到山上各处寺庙烧香跪拜,虔诚祈祷。沿着明代砌筑的141级磬玉石阶,来到祭拜药王的中心会场北洞,你会看到众多信徒神色庄严肃穆,依次来到献殿中央上香,对着明代塑立起的慈眉善目的药王塑像顶礼膜拜。焚香,作揖,叩首,跪拜,祷颂,毫不含糊,一脸虔诚,没有一丝一毫的杂念。在场的其他游客都会慑于一种无以名状的肃穆庄严,情不自禁地收敛起各种肆意妄为,默默随人群听从领祭号令完成宏大的仪式,那虔诚劲儿竟也不输信徒丝毫。

庙会期间,摩崖造像、魁星楼、财神殿、吕祖观等处无一不是粉丝集聚,络绎不绝。很多前来观瞻的游客实在无法挤入,只好悻悻地把沿途的石栏、石雕一溜摸过去,聊以自慰。

在游客、信徒之中不时还会发现一些勤奋的人,站在那奋笔疾书,原来是在抄录千金方碑石、各处楹联题刻,或是临摹碑刻书法。

“岩上宫墙下戏场,山南山北柏枝香。千金方使万人活,箫鼓年年拜药王。”想必当年田汉先生莅临药王山庙会时也是思绪万千、感慨万分。

药王山庙会是耀州人民历史文化、人文信仰、风土人情、艺术智慧、精神风貌、生活习俗的集中体现,一篇拙作不足以展示这千年长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千万分之一。

对民风民俗感兴趣的朋友,请记得在明年二月二庙会时到铜川市药王山博物馆,身临其境体验药王故里的风土民情。

参考文献

[1]耀县人民政府.耀县志[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孙思邈
孙思邈葱管治尿闭
孙思邈拒当御医
孙思邈与“老鹳草”的故事
孙思邈巧用大蒜治痢疾
孙思邈与卢照邻的师生缘
今天的米只有9粒
药王孙思邈活到百岁3个秘诀
药王孙思邈
游医郎中行医的标志
药王孙思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