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音乐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和拓展
2018-12-27许育宁
许育宁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尤其是在素质教育理念的积极倡导下,国内许多综合性和理工科的高等院校都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逐渐开设了各种与艺术相关的专业类别,这不仅体现了大学教育理念的革新,也有利于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上促进音乐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和拓展。
【关键词】大学音乐教育 专业教育 融合和拓展
【中图分类号】G64;J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5-0222-01
引言
音乐教育作为大学艺术类专业中的一项典型代表不再只向艺术类专业学生开放,而是可以供全体大学生进行选择和学习的通识课内容,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方位的发展,在丰富的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将音乐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融合和拓展已经成为了当代大学教育领域内的一项重要课题,下文就此进行详细的论述。
1.大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音乐作为一项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艺术类别,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大学音乐教育一方面可以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不同方式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既可以丰富其在音乐上的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其专业水准,另外又可以使其获得美的熏陶,徜徉在艺术知识的海洋里越发积极主动地学习各种文化知识、感受生活的美好、获得幸福的极致体验,这有助于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发育。另一方面,大学音乐教育能够很好地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思维能力。音乐教育中涉及到很多细节类的理论知识教学如各种乐理知识的细化,这就要求学生在日常的训练中应当更加注重调动自己的逻辑判断能力进行各种细节知识的衔接和互通,而音乐教育又以艺术熏陶的方式使他们能够更加灵活地看待事情,避免机械唯物论,另外由于音乐教育注重对学生想象力和创作能力的培养,这就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2.大学音乐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和拓展的必要性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人才竞争越来越成为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尤其是在新课改国家和社会对于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多、更新要求的宏观背景下,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越来越成为国家人才培养的重点,而大学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一环就更应当积极转变传统的、以知识化和科学化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模式理念,促进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全方位的发展。
素质教育要求大学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在其专业领域上的成就、具备扎实的专业学识功底,还需要贯彻“通识教育”的基本指导原则,通过对其他各种专业知识的接触和学习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特质和兴趣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找到自己的学术发展方向的同时丰富大学学习生活。科学和艺术不可分割,它们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成为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的关键。而大学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领域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加强其与各种专业教育的融合和拓展不但可以起到巩固学生在专业课程中所学到的各种基础理论知识的目的,还可以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其发散性思维和创新精神,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提升,真正成长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3.促进大学音乐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和拓展的相关对策
如前言,由于音乐学科本身的特质使得其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方位的发展以及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上都发挥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新形势下,高等院校应当将音乐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很好的融合和拓展以期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备高素质和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基于此,笔者通过丰富的教学实践和扎实的理论基础给出了以下促进大学音乐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和拓展的相关对策以供读者参考。
3.1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大学音乐教育要实现改革的顺利过渡以及促进其与各种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和拓展就必须以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一方面,大学音乐教育在与专业教育实现融合与拓展的过程中,应当将音乐类专业教育与此时的音乐教育进行区分,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等方面都应当有别于音乐专业教育,在这个基础上还必须充分了解每个具体的专业类别的基本特质,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进行针对式的教学;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当转变以往的、以提高学生专业水准、培养其在音乐基础知识上的各项能力的教学理念,而应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为基本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大学音乐欣赏课歌曲《男儿第一志气高》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这首歌曲较为简短,如果是面向音乐类专业的学生,教师可能更多地会以该首歌曲的曲式、定调、音区所在等专业知识点进行教学,但是在面向其他专业类的学生时教师应当转变这种教学理念和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进行针对式的教育,例如在面對教育类专业学生时,教师就可以以该首歌曲的创作者——沈心工的生平以及创作背景进行更加详细的介绍,对于歌曲本身而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到由于这首歌的简短性和音区集中在中音区的基本特质,更适合儿童歌唱,给予这些学生在今后的教育领域内一些教学启发,这既迎合了不同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需要又使得音乐教学在专业教学中变得更加简单而又生动。
3.2创新教学方法,发挥体态律动教学的积极作用
所谓“体态律动”,主要是指由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并且通过身体律动来表达学生的感受,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音乐当中,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它是由达尔克洛兹提出来的。在大学音乐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过程中,教师应当灵活地运用这一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基础乐理知识、音乐节奏感和创造力为基本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授《快乐的泼水节》这首歌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泼水节的视频,学习一些舞蹈动作,在学习这首歌曲的时候自由舞动,提升音乐的创造性,同时教师可以扩展一些风格类似的音乐,提升学生学习的乐趣;在讲授《我们的田野》这首歌中,对于第二小节和第四小节的“5”唱成二拍半这一知识点时,就可以利用体态律动的方式,利用拍手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合理的运用体态律动去教授4/4拍、3/4拍、2/4拍的节奏,利用手脚的动作,来让学生从多方面去感受音调,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在教授《少先队植树造林歌》,教师可以运用体态律动,带领学生通过拍手或者手向上扬、放平、下降等方式来体会歌曲中的高、中、低音,进而体会其中的节奏,让学生形成用肢体去表达和感受歌曲节奏和情感的习惯。针对非音乐类专业的学习特质、运用体态律动的基础音乐教学方法可以迎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其基本的音乐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宏观背景下,运用各种教学改革措施实现大学音乐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和拓展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长期工程,需要来自国家、社会、学校、教师、家长以及学生等多方主体的积极配合和参与,尤其是对于大学教师而言,更应当要敢于突破、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潘轶.大学音乐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和拓展[J].学园,2017(19):62-63.
[2]陈琛.试论大学音乐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和拓展[J].音乐时空,2015(06):147.
[3]赵静.大学音乐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和拓展[J].戏剧之家,2015(0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