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服务企业新思考
2018-12-27宗振华
宗振华
摘 要:利用高校丰富的教育资源开展校企合作之高校企业教育培训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与企业加强全方面的合作,强化校企双方优势,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更大发挥高校实施培训教育的社会效益。本文结合新时代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自身需要,发挥高校成熟的培训教育资源优势,针对中小企业共性特征与个性需求,探索以中小企业为中心的新型教学培训模式,初步实现校企合作之企业人才培养的长效运行机制,使高校教学更好服务企业。
关键词:高校教学 服务企业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6(b)-0184-02
在现代企业和经济发展中,人才是一种无法估量的资本,一种能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益的资本。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将高校教学服务于企业培训的实质中,使企业的培训需求与高校的教学资源有效融合,建立一套适应企业自身发展的有效人才培养机制,不仅充分发挥了高校智库作用,也体现了高校教育社会效益的核心价值。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培训教育,尤其是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新问题,迫切需要建立一套适应企业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的有效教育培训机制。中小企业是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载体,在增加就业、科技创新和促进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 企业自身需要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人才是企业创新的动力源。企业在创新发展的进程中会面临各种困难和问题,不可能也不会随时去招聘各类人才来解决各种难题,这就需要企业挖掘自身潜力,不断培养适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教育培训就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内在需要,成为一种常态,与高校合作开展企业教育培训工作,是企业参与竞争、合作、创新以及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1.1 共性需求
企业对教育培训的需求有共同之处,如安全教育培训、市场经济新理论、国家政策法规、集体意识、奉献精神、基本管理模型如戴明管理模型、海因里希法则等等,这些都是企业正常运行中需要对职工不断强化的教育内容。除了自己组织必要的理论业务学习,企业更希望获得社会力量的支持,地方高校自然就成了企业提升能力、创新发展和智力支撑的强大后盾,这不仅适合企业对各类人才的教育培训的选择需求,更符合企业“经济实用” 的长远利益。
1.2 个性需求
在满足企业共性需求的同时,不同企业会对教育培训有着不同的个性要求,会形成“菜单式”内容,特别是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需要,强调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特的原则,更希望能在高校丰富的教育资源中“汲取营养”,壮大自身,领先他人。面对当下经济飞速发展,网络信息共享的新时代,企业往往会不满足于现状,超前意识、科技创新早已渗透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寻找突破、追求个性的理念是企业发展的新策略。
2 高校服务企业的资源
高校拥有多学科多领域的教育资源,教师也在不断更新知识,每年深入企业调研活动,既丰富了教师自身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知识运用,又拓展了教学思想等,这都为服务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实用型”智库资源。尽管目前社会上有许多专门服务企业的教育培训机构,但高校亦可发挥自身优势:教学有的放矢,实现教学目标;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拓展思路,引导教学。
2.1 教育经验资源
高校在服务企业教学中要针对学员具体情况实施教学,这就是我们经常提倡的“经验资源”。首先,选派具备服务企业能力的优秀教师队伍,包括连续三年深入企业调研并担任过企业学术讲座的教师,多次承担企业教育培训任务且受学员欢迎的教师,以及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并长期担任实践教学环节指导的工科教师。其次,发挥高校跨学科教学优势,要运用好教学法;主动帮助企业建立一套简单、可操作、能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
2.2 校企合作资源
目前,各高校都在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探索校企合作的新型教学模式,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校企合作做到了为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同企业合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新理念,为高校教育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一是要求教师带着科研成果授课,给企业学员带来新的理论知识,为企业创新注入活力。二是要求教师带着企业问题授课,使教学更贴近实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三是带着为企业谋划授课,消除“短期行为”的负面影响,本着提高员工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教学思想,探索为企业建立长效的学习机制
3 服务企业新策略
在以往的高校教学服务于企业的实践中,大多是企业为了解决部分重要岗位的员工的学历而实施的在职学历教育培训,或为了适应新形势要求而开展的旨在提高员工整体素质的短期教育培训。这种教育培训,一方面没有针对企业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和创新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没有充分发挥高校教育资源优势。教学往往是理论脱离实际,教师备课准备了大量资料,课堂上滔滔不绝,甚至是声情并茂,学员普遍感觉听得津津有味,但课后卻收效甚微。笔者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探索积累受到以下几点启发。
3.1 创新发展传统教学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注重以德为先,因材施教,高等教育更应传承和弘扬,要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包括师德和师行,这里讲的师行即教师的讲课。过去有种错误的认识和理解,以为服务企业教学活动就是简单地讲讲课,准备一个标准化教案和讲稿,给参加学习的学员们“上演”一场“生动”的“优质课”。当然这种标准化无可厚非,但针对性不强,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很多员工带着“期待”去听课、去学习,他们花了一两天时间学习,感觉好听有味,可是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其实,作为服务企业的教师讲课的压力更大,教学中更能彰显传统教育方法之精华:备学生、备教材、备课堂。
首先,要了解听课对象,清楚他们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想要解决的问题;其次,细化教学内容,除了重点难点还要关键点的讲解;然后就是课堂效应,这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强调互动又不能失控,教师的“定海针”和“压舱石” 的作用尤为重要。为了做到这一点,引导教学至关重要。
3.2 建立跟踪服务信息
新形势下为了实现高校教学更好地服务企业,积极探索、创新校企合作新模式,重新思考学校与企业资源共享的新理念,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促进高校教学改革,建立跟踪服务企业信息势在必行。
(1)利用互联网以高校为主要工作基地,以企业为主体,主动帮助企业建立教学信息反馈制度,实现教学相长,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服务。
(2)结合新时代下企业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需要,选择一两家中小企业试点建立长期跟踪服务信息,做到每年深入企业调研一到两次。然后,将成功的经验成果在高校教育服务企业教学中进行推广。
(3)彰显高校“明师”个性,倡导“德”、“勤”、“实” 的评价制度,即为企业服务的思想、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所采取的的有效教学方式、企业通过教育培训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等评估方法,不断优化高校服务企业教学,实现校企合作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沐智.校企合作的现实意义以及模式初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1):258.
[2] 陈泽民.美国大学的理工科教育改革[J].物理与工程,2001,11(5):1-3.
[3] 孙亚玲.关注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10(20):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