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

2018-12-27董勇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董勇

摘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认真审视与反思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使命、功能、规律和创新逻辑,從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逻辑的回归,是因势而新的思政教育理念升华,是因事而化的思政内涵转型,是因时而进的思政体系重构。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

DOI:10.15938/j.cnki.iper.2018.05.019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8)05-0090-03

党的十九大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专业课等其他课程一直存在“两张皮”的现象。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到课程思政,将教育实践中的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智育与德育、认知与行为统合起来,从“思政教育”的“内核”出发,用价值引领的“魂”贯穿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课和专业课各类课程,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通过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融通,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并重。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体现,是对“满足人的需要”这一现代思想政治教育逻辑起点的回归。

一、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因势而新”的思政教育理念升华

“课程思政”基于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与本质的揭示与把握,从“育人”本质要求出发,进一步强化对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坚持和运用,是对“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进一步升华。课程思政是时代和实践发展的选择,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与发展,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构。

课程思政突出体现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的。人的全面发展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核心和灵魂。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其中也包括思维的能力”。[1]课程思政改变了高校思政教育“以学科知识系统”为中心的传统做法,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根本指向,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心从重在思政课程建设向重在思政教学体系转变,培养大学生的判断力、选择力和创造力,引导大学生求真、向善、求美,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有效提升,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大学生成为智慧的人,德性的人。

课程思政更加强化以“人”为根本出发点,正视人的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与终点归结于人。课程思政坚持德育在高等教育及学校各项工作中的首要地位,在各类课程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通过课程导入,做到关心人、理解人、开导人、帮助人,利用课堂主渠道不断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利益观、消费观等,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需要和集体需要的关系、当前需要和长远需要的关系、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关系,坚持“以知识教育为依托,实现能力教育,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教育与知识教育、能力教育的统一。

课程思政有利于进一步发挥人的主体性。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培养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个性的过程,在于教育者在关系人的每一个方面特征的完善的同时,在任何时候也不要忽略这样一种情况,即人的所有方面和特征的和谐,都是有某种主导的、首要的东西决定的。”[2]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不仅能够能动反映外部世界和人自身,而且能够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所传递的信息加以识别、选择和接受,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认识,从而在不同程度上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课程思政尊重人的思想差异、尊重人的人格、尊重人的个性和创造,更有利于遵循大学生的思想规律、行为规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启发大学生的自觉性,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

二、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因事而化”的思政内涵转型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意识形态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不仅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展开,而且要在服务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中推进创新。课程思政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从路径到方法的转型。

由单一化向多学科融入的路径转型。长期以来,思政课程以外的其他学科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深化、拓展的思政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高校的一些学科领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主流思想和主导价值在教学中“失语”、教材中“失踪”、交流中“失声”的现象,甚至在教学实践中,还出现了思政课的教育成果被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学中的某些观点所削弱的现象。[3]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进行专业研究之外,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在帮助大学生养成科学思维的同时,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促进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课程思政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价值目标取向,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为教育人、感化人、激励人、鼓舞人的根本出发点,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它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提供了相互支持、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的结合点,只有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康的人格、心理教育等方面形成思想理论观点一致、理论层次衔接递进、内容配合补充的局面,才能使各门课程之间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从而提高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育人功能。

由灌输说教向隐性渗透的方法转型。“课程即思政”,隐性教育是中西方文明的共同范畴。“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我国古人很早就重视“潜移默化”式的教育,如 “孟母三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历史典故,就是从环境熏陶的角度肯定了隐性教育的合理价值。西方道德教育历来重视渗透性,古希腊时期的苏格拉底主张通过讨论与问答引发受教育者的自我认知,成为美德的实践者;亚里士多德认为德育不是刻板的说教与规约灌输,而是带给人们快乐与幸福体验的愉悦互动。美国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杜威认为,“生活即教育”,建议教学活动要多与实际相联系,强调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课程思政通过对大学生学习与实践全过程把握,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政课程体系,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格局和育人合力,浸润并渗透大学生的精神世界。课程思政通过引导大学生由知而行,将教育内容和要求与大学生的学习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的各个方面结合起来,鼓励大学生从外界之事、物中去学,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从而坚定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不断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三、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因时而进”的思政体系重构

我国经济社会的發展和大学生精神物质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向高校思政教育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思政为实现话语体系、内容体系、传播体系、队伍体系的协调统一提供了探索的方向。

话语体系的重构。只有切实提高话语体系的亲和力、感染力,思想教育才会引人入胜,务实有效。课程思政在历史文化范畴话语体系与当代社会文化范畴话语体系间提供了转换的通道,一方面筛选显示生活中既已为人们普遍接受,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广大人民群众心理思维的语言并提升这些语言的学术内涵,赋予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核;另一方面,吸纳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新的直接反映社会发展变化实际的话语概念,使其与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实现某种程度的对接。用大学生易于接受的话语体系,建立具有中国民族特色、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的理论教育形式,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

内容体系的重构。加强高校思政教育的顶层设计,进一步明晰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课及专业课在思政教育中的功能定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纵向上要加强与中小学政治课、研究生思政理论课衔接,横向上要贯通四门本科生思政必修课程和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引领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识课重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在文化与历史传承、自然科学与科技、管理与经济、艺术欣赏、文学分析等课程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让大学生在学习中感悟,深化并巩固思政理论课的教育成果;专业课重在知识传授中强化价值观的同频共振,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属性强的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充分发挥其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功能,自然科学的课程重在加强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教育,做到知识目标与价值目标并进,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功能。2015年开始,上海各大高校推出一批“中国系列”品牌通识课程,注重思想引领,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导向,紧扣时代发展回应大学生关切,把政治、思想、道德内容融入到各门学科课程教育中,打造出一批广受欢迎的“热门课”。[4]

传播体系的重构。载体的生活化,核心和重点在于优化社会文化生活,通过与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紧密相关的工作场所、家庭、网络、传媒、社区活动等载体来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目前的大学生是在互联网中长大的一代,成长环境、学习和生活的方式、接受信息的形式、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课程思政动员学校各种力量、各类课程、各项活动都要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只有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关注大学生的价值、尊严、情感和成长需要,关照并服务学生,围绕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人性化的思政教育,才能真正引导大学生把对现实的思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使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意识形态真正内化为学生的共识,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达到认知和行为的统一。

队伍体系的重构。对教育工作者来说,立德树人是神圣职责和使命,育人不仅应纳入高校各级党组织的主体责任,而且应成为高校每一位教职员工责无旁贷的岗位责任。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被认为是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的专责,甚至一部分思政教师也认为思政工作就是通过意识形态的教育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然而仅仅依靠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仅仅关注思想问题是远远不够的,不仅容易陷入空泛的说教,而且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信度和效度。课程思政要求思政教育要从“专人转向人人”,教师不能“只教书不育德”。一方面要构建起班主任、辅导员、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为主导,社区导师、成长导师、心理健康导师、体质训练导师为辅助,管理、服务部门为保障的全员育人体系;另一方面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引导广大教师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成为具有“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的“四有”老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30.

[2]苏霍姆林斯基.论德育和全面发展[J].国外教育资料,1980(1):16.

[3]吴倬.构建思政课与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相互配合的德育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06:32.

[4]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上海探索构建全员、全课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N].光明日报,2016-12-12(8).

[责任编辑:张学玲]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