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黄河河务局 打造工程管理升级版工作纪实
2018-12-27李燕
李燕
漫步于邹平黄河大堤上,整洁的堤防道路,平坦的硬化路面,富有黄河文化内涵的险工、控导景点,雄伟平顺的工程坝岸,具有观赏绿化效果的堤肩花卉与行道林,完整平顺的草皮护坡,整齐划一的备防石垛……这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不断彰显着现代治黄的新成就。
“先忧后乐,追求卓越”的邹平黄河人按照“规范管理、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秉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念,突出重点,夯实基础,规范管理,积极作为,以保障工程运行安全为中心,以提升工程管理水平为目标,以丰富工程文化内涵为动力,以工程管理智能化平台建设为抓手,以水行政体制改革为契机,全面促进邹平黄河工程管理提档升级。
规范管理是根本
做好工程管理工作,规范管理是根本,日常管理是关键。
一辆电动车、一个人、一把铁锨,管理段职工踏着晨曦沿堤而上,奔赴各自管辖的责任段,开启了一天紧张而忙碌的工程巡查工作。从仲春到深秋,工程普查、植树绿化、草皮管理……一项项平凡琐碎的工作接踵而至,而徒步拉网式工程普查作为重头戏,直接影响工程管理成果,关乎黄河防洪安全。该局两管理段一共9名职工,不管是工作多年的治黄老兵,还是初出茅庐的新生小将,都对22公里管辖区内的防洪工程情况了如指掌,哪里容易出水沟浪窝、动物洞穴,哪里容易出现灰缝脱落、坝坡土方缺失……这些看似细小却可能会危及防洪工程安全的隐患,都逃不过管理段职工的“火眼金睛”。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别看这每处都不太起眼,一旦有所疏忽,后果便不堪设想。”管理段职工王大勇对笔者说完,便俯身与同事一起用尺子对眼前的水沟浪窝进行测量统计。勤查勤检,不放过一处隐患;查缺补漏,不忽视一个细节。寒冬酷暑里,管理段职工身居野外却甘之如饴,整日奔波却不言苦累,他们或驻足堤顶堤坡,或徒步淤背区,或丈量备防石,随时发现隐藏在角落的问题。然后,他们及时把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县局工管科,工管科建立养护任务清单,每月对养护公司下达养护任务书,及时把影响工程安全的隐患逐一消灭,把功夫下在平时,推动工程管理日常化、经常化。
部署一分力,落实九分功。该局组织由工管科牵头的督导领导小组,按照任务清单,实行台账管理,将春季植树、工程普查、移民迁占、工程划界等工作,实行“一项任务、一名负责人、一名责任人、一抓到底”的责任制,进一步细化分工,明确具体责任人、具体措施和完成节点,严格考核,做到责任明晰、任务具体、奖惩分明。确保工程整修一处成型一处,成型一处达标一处,达标一处靓一处,促进全局工程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现场管理是推动。自2016年开始严格落实领导班子成员到管理段带班制度,切实做到加大关注、支持基层基础工作,由带班领导指导协调管理段处理日常工作事务,帮助管理段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和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融洽干群关系,促进基层工作平稳和谐开展,进一步推进基层管理段规范管理,实现夯基础、强基层、增后劲,推动邹平黄河工程管理和谐发展。
创新管理促提高。以解决工程管理问题最好的、最有效的办法来自于基层为基础,建立由工管科组织,局长、分管局长、管理段、养护公司人员参加的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实行问题清单销号制度,对工程管理巡查及维修养护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群策群力,共同探讨解决办法,解决实际问题务求实效。与此同时,该局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充分发挥官道控导、梯子坝险工、码头管护基地黄委示范工程的典型带动和辐射效应,在精细化上下真功,在规范化上用真力,在标准化上使真劲,制定了《邹平黄河工程管理升级版实施方案》,力争把工程打造成亮点工程、特色工程,以创新驱动加快治黄事业发展。
文化建设添活力
共建共享、融合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加快治黄事业发展、实现流域人水和谐的根本要求。近年来,邹平黄河河务局积极发挥黄河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积极主动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各级政府对治黄事业的高度肯定和大力支持。
2017年,邹平黄河河务局充分发挥邹平黄河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资源优势和黄河文化辐射带动功能,将防洪工程赋予黄河文化元素,打造工程管理升级版,培植新的经济生态效益增长区域,依托邹平黄河水利风景区核心景区——梯子坝险工、官道控導、胡楼广场,打造邹平黄河文化主题园。该主题园分为三部分:由邹平黄河文化展厅、邹平县历史名人长廊、“治河三策”碑、治河名人园、新时代坝头广场等部分组成的“历史人文展示区”;由以石质牛雕塑、防凌防汛抢险技术浮雕、《河工四汛诗》石刻、模型坝等方式演绎,以及将黄河防洪工程技术与现场工程相结合打造的黄河石方工程示范教学区组成的“工程防汛文化展示区”;以展现现代治水法律法规、精神文明建设、廉政文化建设等内容为主题,彰显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河管河的决心和信念的“法治廉政文化展示区”。
邹平生态保护和黄河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引起了沿黄群众和社会各界对黄河的关注,强化了防洪工程、河流保护意识,带来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得到了邹平县委、县政府的高度肯定。目前,邹平黄河文化主题园已被列入邹平县 “南山北水”旅游规划“北水”核心。
“邹平黄河文化主题园”内景观建设诉说着工程深厚的文化底蕴;蓝天白云下,平整宽敞的柏油路,青青的行道林,平整的堤坡和青草地毯,河面宽阔,白鹭在河边或飞或信步觅食,层层波浪自河中向岸边涌来,拍打在整齐划一的坝坡上发出哗哗的声响,犹如河水在弹奏自己的快乐乐章,为邹平黄河增添无尽的活力。
通过生态保护和黄河文化建设,邹平黄河河务局将全面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进一步提升河务部门在地方的形象和地位,为治黄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智能管理是“耳目”
2016年,邹平黄河河务局为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化与治黄工作的深度融合,依托市局信息中心,全面建成邹平黄河数字化管理系统,在全河率先实现工程监控全覆盖。将远程视频监控、防汛抗旱、工程管理、水政水资源等信息纳入信息综合管理平台,确保工程管理业务和管理信息“一体化”“一站式”,做到邹平黄河“一张图”展示,实现了部门间的信息互通共享、数据校验核对、服务相互衔接,打破信息孤岛,从源头上避免工程管理数据不统一、信息不同步等现象,实现了部门业务协同,推进了工程管理现代化。
为满足新时期信息化治黄需求,下一步,我们重点突出工程管理的智能化、现代化。以原黄河数字管理系统为基础,以邹平县数字电视传输线路为载体,整合资源,通过软件平台开发、硬件施工、传输保障,实现工程管理范围监控全覆盖,做到巡查视频全记录,养护过程有记录,日志智能录入、查询,视频会议, OA办公,气象信息等多端口智能查询,打造邹平黄河的“千里眼”“顺风耳”,全面提升邹平治黄事业的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水平。
利剑出鞘佑大河
自2017年9月份完成水利综合执法改革以来,邹平黄河河务局专职水政监察大队力量得到壮大,把辖区管理区域划分成若干网格化的单元,把大队相关人员定位于网格中,全面负责水资源、水利工程及河道监管等工作,实行水利综合执法网格化管理,权利责任清晰,做到了水事违法案件的有效预防、及时发现和查处。与地方政府的沟通渠道更加顺畅,通过整合执法力量联手行动,大大增强了执法效力,联合执法开始显现出强大威力。
截至2018年7月底,邹平黄河水政监察大队共开展河道巡查66次,现场制止、查处水事违法行为14次,案件查处力度进一步加大,案件查处率达到90%以上,水利综合执法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执法巡查中,该局还利用邹平黄河智能化管理系统,加强对险工、险点等防汛重点部位的巡查力度。通过智能管理系统,摸清了违法车辆上堤时间,集中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共查处各类违法车辆2车次,堵截、劝离违规车辆6车次。通过执法信息化建设,实现了执法巡查实时监控、同步查看、发现问题、及时查处,为“横到边、纵到底”的执法巡查提供保障,也为“巡查信息化、执法透明化、追责常态化”奠定基础,切实提高了执法快速反应能力。
依法治河,任重道遠。面对新形势,邹平黄河依然在探索中前行,在创新中发展,为邹平黄河的治理开发与管理事业高擎利剑、尽责护航。
改革发展永远在路上。在黄委、山东黄河河务局“规范管理、加快发展”的指导下,邹平黄河河务局将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在实践的路上不断深入探索,以规范管理促发展,在加快发展中不断深化规范管理,全力打造“工程管理升级版”,推进邹平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保护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迈向新高度。
壮美的大河风景、巍峨的防洪工程、深厚的文化底蕴,交相辉映,错落纷呈,使邹平黄河工程更加靓丽,更加动人。继2017年山东黄河年终工程管理大检查获得第一名的成绩后,在2018年上半年工程管理检查中,邹平黄河河务局再获第一名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