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在线想到改革
——读《在线》
2018-12-27施克贵
文 施克贵
《在线》
作 者:王坚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简 介:作者在互联网企业观察与实践的同时以在线思维重新审视互联网,另辟蹊径,从根源上为我们解读了互联网、数据和云计算。
“当好‘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排头兵”,杭州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掷地有声。杭州是一座不断深化改革的城市,也是靠改革不断发展的城市。改革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对于改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最近在读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博士写的《在线》一书,书中描述了王坚博士对互联网、数据与计算的理解,让人感受到了王坚博士的情怀,领略了互联网、数据与计算的无穷魅力,更让人深刻体会到在线给生活带来的巨大转变及重大意义。何谓在线,书中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每个人的理解也不同,我理解的在线就是要时刻保持“在状态”,改革也要时刻在线。
改革要在线,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永远在路上。王坚博士一直在强调,实现在线,首先要转变用户的思维方式,不能用传统思路来理解互联网,理解计算机。省委书记车俊在县委书记工作交流会上六问“思想够不够解放”,市委书记周江勇把解放思想作为打造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窗口必须把握的六条原则之一,提出要进一步打开思想解放的“总开关”,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把思想从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工作惯性中解放出来。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改革的本质是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解放思想是首要的。如果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可以说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了改革的力度深度精度强度。思想不解放,改革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将竹篮打水一场空。
改革要在线,就是要通过改革实现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王坚博士认为系统是否能够根据用户体验不断自我完善是在线和离线的本质区别,不能实现自我完善的系统最终将被用户淘汰。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方面要通过改革不断破除阻碍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从这个意义上讲,改革是破;另一方面要通过改革建立起适应社会发展的新体制机制,从这个意义上讲,改革是立。改革的破和立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有序进行,必须要以法律规定和法律手段打破现有的固化“平衡”,用法律固化改革成果,使之制度化、法律化和长久化。在线的改革,就是要让改革与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改革要在线,就是改革者要敢于背着“黑锅”负重前行。王坚博士曾对媒体说过,在推出云操作系统的这一年,他遭到的骂比之前的总和都要多。阿里云从写下第一行代码到正式对外提供服务整整用了32个月的时间。当前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要触动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既不可能皆大欢喜,也不可能一簇而就、轻而易举,不能有1月出方案、1季出成绩、1年出经验的想当然,必须要有背着“黑锅”前行的豁达,越挫越勇的拼劲,持之以恒的韧劲,一抓到底的狠劲,一步一个脚印地将改革进行到底。
改革要在线,就是要为改革者撑起一片蓝天。阿里能把一个心理学博士变成出色的首席技术执行官,离不开马云的支持。正如现任上海市委书记、时任浙江省省长李强同志在序言中指出的,王坚博士是最早洞察到互联网会成为基础设施、数据会成为生产资料、计算会成为公共服务的人之一,更巧的是他恰好遇到了马云。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任务重、难度大,风险也随之加大,作为改革者本身要不惧怕“背黑锅”,敢于负重前行,但大环境上要树立“允许改革有失误、但不允许不改革”的鲜明导向,完善容错免责机制,为改革者撑起一片蓝天,让一心为公的改革者能够卸下达摩克利斯之剑,轻装上阵、有所作为。